記者 蔚曉賢
5月23日,山東省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創建工作現場推進會在昌邑市舉行。據瞭解,昌邑紅色文化濃郁、革命文物眾多,近年來,昌邑市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新時代文物工作總方針,探索形成了具有實踐和推廣意義的“保得住、用得好、活起來”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昌邑模式”。目前,昌邑市不可移動革命文物31處、居山東省縣區首位,先後入選全國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錄、山東省首批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創建名單,榮獲第五屆山東省文化創新獎。
確保革命文物“保得住”
昌邑市以確保文物安全為核心,加強革命文物保護管理,構建起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新格局。多元參與主體,實現由文旅部門單打獨鬥到多部門協同作戰的轉變,強化政策集成創新,先後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為新時代昌邑革命文化保護利用提供了制度遵循。成立文物保護委員會,與文物所在地鎮街區簽訂保護協議,明確包括革命文物在內的每處文物點的安全責任人,建立日常巡查制度,確保文物安全。
優化資金投入,實現由政府單一投入到政府、社會多元投入的轉變。近年來,該市不斷加強資金整合利用,先後爭取上級文物保護專項資金2000餘萬元、帶動社會資金投入6000餘萬元,高標準完成國保單位昌邑抗日殉國烈士祠等20餘處革命文物點的修繕保護。
創新工作推進,實現由被動守攤向主動作為的轉變。該市實施紅色歷史記憶搶救工程,奔赴5省8市及市內330多個村莊,走訪老戰士、老黨員和革命先輩後代600餘人次,徵集實物400多件(套)、資料1800餘份,保存文字記錄40多萬字、影像資料2000多小時、珍貴圖片近3萬張,總結提煉了100多個有深度、有温度、有激情的革命題材故事,保存和豐富了文物資料。
實現革命文物“用得好”
昌邑市突出系統集成的平台思維、改革辦法,堅持守正創新、合理利用,一體打造、協同推進,推動革命文物在新時代“有聲有色”。搭建紅色展館平台,讓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有載體”,該市秉持共建共享、羣眾參與理念,在紅色展館建設過程中,改變以政府為主的形式,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讓革命文物展館的建設成為羣眾“自己”的工程。展館硬件建設方面,在利用好已修繕的文物建築的同時,結合閒置舊居老屋改造做好展示,追求內在美,不在豪華程度上做文章。在展品徵集的過程中採取“眾籌”模式,由羣眾提供展品,所有權歸羣眾所有,展館擁有展示權,有效解決了革命文物展品徵集難問題,建成姜泊村史館、瓦東村史館等紅色村史館118個。
搭建集羣發展平台,讓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有品牌”,該市將工業集羣發展思維運用到革命文物保護利用中來,系統梳理革命文物資源,科學規劃、連片保護、統籌展示、叫響品牌。在龍池鎮構建起以昌邑市委黨校新校和中小學生實踐活動基地為核心,紅色馬渠、星火瓦城、英雄白塔三個片區為支撐,昌邑縣抗日殉國烈士祠等五個展館為特色的“一心、三區、五館”格局,叫響“紅色龍池”品牌。卜莊鎮建設修繕西海軍分區後方醫院、膠北特委舊址、峻青文學館等紅色革命陣,形成集羣保護、整體展示、品牌打造新格局。
搭建宣傳推廣平台,讓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有聲音”,該市將革命文物保護利用與常態化宣傳宣講相結合,建立專家學者、專業講解員和志願講解員等隊伍,開展革命文物宣講走基層活動;與全環境立德樹人相結合,發揮革命歷史類紀念設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場所作用,拓展全環境立德樹人場域環境,構建協同育人新模式;與文藝精品創作相結合,創作形成《渤海走廊紅色文化教育叢書》《徐邁的黨性人生》等20餘部圖書作品,先後製作完成《渤海英魂》《英烈的“兒子”》等50餘部微電影、微視頻。以“渤海走廊”黨政軍民革命事蹟為題材,編創的濰坊首部音樂劇《渤海走廊》,入選“百年征程,時代華章”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山東省百部優秀劇目。
促進革命文物“活起來”
昌邑市順應融合發展趨勢,實施“文物+”行動,讓紅色旅遊“火”起來、羣眾素質“提”起來,進一步挖掘放大革命文物價值,拓展革命文物利用途徑。把革命文物作為激發愛國熱情的生動教材、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有效載體,推動革命文物保護利用與常態化長效化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深度融合。87處紅色教育基地累計接待各類團體4000多批次,營造形成學習先烈、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
實施革命文物賦能工程,推動革命文物保護利用與發展紅色旅遊深度融合。該市規劃設計了東、西、南三條紅色旅遊研學路線,將34處紅色景點串點成線、串珠成鏈。鼓勵、扶持有實力的民營企業、社會培訓機構、旅行社等市場主體參與紅色文旅產業發展,通過形象推介、資源共享,與國內大型紅色文旅經營主體建立合作簽約關係,引進更多客源。近年來,紅色景點片區接
待省內外旅遊、研學等400餘萬人次,紅色文化旅遊收入達到10億餘元,逐步叫響昌邑全域紅色旅遊品牌。
推動革命文物保護利用融入民生福祉改善。該市在抓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的同時,統籌抓好村莊道路、環境等建設,極大改善了村莊面貌。以紅色展館為陣地,積極舉辦紅色詩詞朗誦會等活動,在增強革命文物生命力、革命文化影響力的同時,有效提升羣眾素質,昌邑先後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等國家級榮譽稱號。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