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在英法兩大列強夾擊之下,泰國為什麼沒有淪為殖民地?
泰國的獨立
世界歷史進入到18世紀中後期,歐洲列強對世界的瓜分進入了尾聲,美洲基本已被瓜分完畢,列強們的目光開始集中在更加富庶的亞洲地區。此時,英法兩國已基本上將其他國家排除在了爭奪殖民霸權的角鬥場之外。
當七年戰爭的硝煙散盡,英法在北美的爭奪以法國失去其全部殖民地為代價而結束後,這兩個世界性的殖民大國又將爭奪殖民霸權的戰場轉移到了亞洲。
▲1890年英(紅)法(藍)殖民地分佈
英國以印度為基地,逐漸向東吞併了緬甸和馬來亞,而法國人在爭奪印度失敗後選擇了“曲線救國”,以中南半島最東方的越南為橋頭堡向西擴張,逐漸控制了越南、老撾和柬埔寨。
向着相反方向擴張的兩國最終在泰國相遇,但即使在當時的亞洲也算不上強大的泰國,卻避免了最終淪為殖民地的命運。到了19世紀的最後十年,在南亞、東南亞的廣大區域內,泰國這個獨立的國家。泰國如此緊靠着英法兩國的殖民地,是如何在西方瓜分世界的浪潮中保全自身的呢?
▲現代中南半島
雖然現在看來泰國是一個完全的東南亞國家,但它的主體民族泰人遷徙到泰國地區的時間並不算久。公元10世紀開始,或是因漢民族擴張的壓迫,一些生活在中國西南的民族開始向外遷徙,其中的一支進入中南半島生活,這就是泰人的祖先。
▲ 泰人遷徙路線
泰人進入中南半島之時,半島上最強大的國家莫過於高棉人所建立的柬埔寨吳哥王朝,其控制着包括今泰國南部平原地區在內的廣大地區。而在泰國北部的山地地區,則居住着孟人(今緬甸的一個少數民族)。
但由於中南半島山地、雨林密佈的特點,各地間的交通不便,國家主要是許多較鬆散的城邦共同組成的,中央政府對地方的控制力很弱。因此泰人進入半島時沒有遇到什麼抵抗,而是與高棉人和孟人雜居,並吸收當地文化形成了自己的文化。
▲10世紀(公元900年)時吳哥王朝版圖
而到了13世紀,經過三百餘年的繁衍,泰人已成為中南半島上不可小覷的一支力量,吳哥王朝的衰弱也給了泰人可乘之機。公元1238年,南方的泰人部落佔領素可泰城,建立起泰人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素可泰王朝”。
幾乎與此同時,北方的泰人部落也以清邁為中心開始向外擴張,驅逐了當地的孟人並建立了“蘭納王國”,與素可泰王朝結成同盟,分別統治泰國的北部和南部。
▲ 素可泰王朝與蘭納王國
素可泰一名來自梵語,意為“幸福的黎明”,對於泰國而言素可泰王朝的建立確實是一個黎明,但也僅是一個黎明,這其中的一大問題就是蘭納王國。素可泰時期與蘭納是盟國關係,素可泰王朝的繼承者阿瑜陀耶王朝雖然想要征服蘭納,但蘭納多山的地形卻成了阿瑜陀耶最大的阻礙,而對於同樣是泰人建立也同樣多山的老撾瀾滄王國,更是無能為力了。
▲ 16世紀初的中南半島
直到18世紀末泰國吞武裏王朝的建立,除了緬甸的入侵曾短暫的“統一”過泰國外,泰國就一直維持着同一民族卻南北分治的狀態,還逐漸形成了北方的大泰人和南方的小泰人,相互間的認同感並不強。即使到了今天,泰國南北在習俗、飲食上依然有着較大的差異。
▲ 緬甸東籲王朝曾統一過泰國的南北地區
1774年,吞武裏王朝從緬甸人手中奪回北方蘭納地區的重鎮清邁,隨即又兵發老撾,統一了泰人所居住的地區。但經過了長時間的戰爭(泰緬間戰爭已持續百年),泰國國力也已耗盡,不顧一切繼續發動對外戰爭的吞武裏大帝最終在1782年的一場兵變中被殺,泰國就此進入了延續至今的曼谷王朝,也在完成統一後開始了自己的休養生息。
但恍惚間,海面上游弋着的西方殖民者的戰艦卻昭示着新勢力的登場。
▲ 吞武裏王朝疆域
在曼谷王朝建立的25年前,即1757年,英國人將孟加拉變為了在印度進行殖民擴張的第一個橋頭堡,而法國人同樣沒有閒着,一邊與英國在印度進行鬥爭,一邊把手伸向了中南半島的越南。
龐大且混亂的印度耗費了大英帝國不少的時間,而法國缺少在遠東的根據地,在侵略越南的時候也會受到當時越南宗主國—清朝的制約,所以法國人的殖民行動也並不順利。
但隨着1885年中法戰爭後法國佔領越南,1886年英國完全控制緬甸,短短時間內泰國就發現自己已經被兩大列強從東西兩個方向包圍了,此時的泰國,也已經是中南半島上唯一一個獨立的國家了。
▲ 1890年的中南半島
在英法殖民地與泰國接壤之前,1855年英國就用一紙《鮑林條約》攫取了許多利益,但此時英法的重點不在泰國,也便沒對泰國做出進一步的行動。不過泰國人清楚的認識到,殖民者的軍隊遲早有一天會開到泰國邊境。
面對如此危機,泰國國王拉瑪四世和拉瑪五世展現出了超凡的外交手段,他們利用了當時殖民國家幾乎是唯一的威脅——來自其他殖民國家的威脅。
▲ 《鮑林條約》泰文原件
在與英國簽訂《鮑林條約》後,拉瑪四世幾乎是立刻與法、美、普等國簽訂通商條約,給予他們與英國人相同的特權,並在政府中大量僱傭外國人任職或充當顧問,這使得利益相左的各國之間相互制約,任何一方想擴大在泰國的利益就會遭到別國的反對,因而泰國的利益便能得到保全。
此時英國已擁有廣大印度—緬甸殖民地,又已經打開了泰國的市場,直接佔領泰國並不能獲取多少更多的利益。而且英國奉行大陸均勢政策,希望藉由法國以制約歐陸上新興的俄國及德國,也不希望因殖民地問題而與法國再起衝突。
而其他列強又缺乏染指東南半島的能力,因而迫切希望將泰國納入自己殖民統治下的法國就成了泰國的頭號敵人,這也使得繼位的拉瑪五世採取了“聯英制法”的策略。
▲ 被譽為“現代泰國之父”的拉瑪五世
拉瑪五世在位期間,將大量礦山、森林的開採權授予英國商人,又聘請英國人擔任王室及政府部門的顧問。這一舉措直接將英國人的利益和泰國的獨立綁在了一起,使本就希望泰國成為英法間緩衝國的英國人,更加願意為了保全泰國的獨立而出力。
但拉瑪五世對英國人也不是完全放心,一方面,他通過主動割讓領土給英國以換取英國的獨立保障,同時多次出訪俄國和德國,加強泰國與兩國間的聯繫以遏制英國。
最終經過多次磋商後,面對崛起的德國對英法的共同威脅,英法兩國於1896年發表了《關於暹羅等地的宣言》以解決雙方在東南亞的矛盾,明確了泰國將作為緩衝國保持獨立。其後泰國又通過向英法割讓邊緣領土的方式,換取取消英法在泰國的各種特權,進一步維護了泰國的主權完整。
▲ 《關於暹羅等地的宣言》簽署後泰國割讓予英(紅)法(紫)的領土
其實到了二戰,面對日本侵略者的時候,泰國依然奉行着這種左右逢源的外交政策來保護自己。當1940年法國戰敗,日本接管了法屬印度支那後,泰國立刻向日本示好。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並開始向英屬印度和馬來亞發動攻擊後,泰國立刻給予日本軍隊過境的權力,並在1942年向盟國宣戰。
而1945年日本戰敗後,泰國又是幾乎立刻宣佈42年的宣戰是日本逼迫下的行為並無實際效力,並把在二戰中獲得的曾割讓給英國的領土又主動“吐了出去”,避免了戰後嚴厲的處罰。
或許泰國反覆無常的行為並不招人喜歡,但在英法日這種世界性大國的夾縫中,這也是泰國這樣的區域性國家幾乎唯一的生存之道了。
泰國在列強中周旋的故事或許很具有傳奇色彩,但獨立並非是通過外交手段就可以換來的,而且人類的歷史告訴我們,再高明的談判官也需要強大國力的支撐才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列強終究還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服務的,不會真的為了泰國盡心盡力。當1893年泰國和法國之間發生軍事衝突、法國向泰國政府下了最後通牒時,泰國人滿以為英國會出面制止法國,但當時不願與法國發生衝突的英國卻敦促泰國接受法國人的條件,最終泰國也被迫向法國割讓了大片的領土。而拉瑪五世在即位之初,也應就認識到了這一點。
1873年拉瑪五世親政後,重壓之下,在調整外交策略的同時也開展了現代化改革,其中最主要的在廢奴、軍制、税制三個方面。
▲ 用大象運輸火炮的泰國軍隊
廢奴在於解放了大量勞動力和消費者,使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成為可能;税制改革廢除了長久以來的包税制,而改為由政府直接收取税收並明確税率,將王室預算和國家預算分開,極大的增加了泰國政府的財政收入;軍制改革則放棄了募兵制,而改為用西方方法建立新式常備軍並配備西方先進的武器裝備。
值得注意的是,拉瑪五世的改革始於1874年,僅比日本的明治維新晚了6年,比清朝的戊戌變法和憲政改革分別早了24年和27年。而事實證明,拉瑪五世的改革確實取得了相當的成效。
截至拉瑪五世去世的1910年,泰國的財政收入已經達到480萬英鎊,約為當時清朝政府收入的十分之一,但泰國的人口僅有約900萬人。同時泰國也擁有了一支合格的近代化軍隊和海防體系,到一戰結束後的1920年,泰國陸軍人數已與法國在印度支那的部隊數量相當,並且裝備有坦克、飛機等最新式的武器裝備,後期泰國與維希法國發生軍事衝突之時,法國軍官也評價泰國的轟炸是“只有經驗豐富的飛行員也可以完成的轟炸動作”。
▲ 二戰前泰國陸軍配備的坦克
另一方面,拉瑪五世的改革也使得泰國融入了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之中。在當時,除了新興的普魯士和俄國還對新的領土保持有極大的興趣之外,已經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的英法更多的追求的則是市場。
而泰國的改革雖沒有改變原有君主專制的政治體制,但它發展了泰國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使其成為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中的一環。這樣,在英法眼中泰國就成了一塊雞肋——即使吞併了泰國也沒辦法攫取更多的利益,還可能會牽扯到其他列強的利益,既然如此,保持它的獨立,似乎是對大家都好的一個選擇。
▲ 泰國是中南半島經濟發展水平最好的國家
回看泰國保持獨立的歷史過程,確實充滿了無奈。雖然最後得以保全自身,但泰國依然失去了現在在緬甸、柬埔寨、老撾和馬來西亞的不少領土,這些領土或是被英法侵佔,或是被泰國主動割讓以求保全。但若泰國不願捨去這些地方,或許失去的會更多。
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來看,失去這些領土似乎也算是甩掉了一些包袱,泰國雖然“小”了但是也更“精”了。現在的泰國是中南半島上經濟發展最好的一個國家,而當初所割讓出去的領土,如現歸屬緬甸的禪邦、獨立的老撾和柬埔寨西部,都是較為落後和混亂的地區。
對於泰國而言,從現在來看,這至少是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保全了自身,守住了本家,儘量過好自己的好日子,倒也好不自在。
▲ 風景秀麗的泰國成了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
長安大學城鄉規劃專業在讀
責任編輯|Thomas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生|環球情報員主編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