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口成馬路“孤島”、建成後多年不開放……這三處地鐵口為何“門難進”?

如今,四通八達的地鐵成為眾多市民出行首選,但仍有個別地鐵站,供乘客出入的地鐵口卻設置得有些不太方便。有的站口夾在機動車道主輔路之間,乘客進車站先得過馬路;有的出入口紮在路口一個角,換乘公交的乘客要在地面過兩次馬路;有的車站入口常年不開放,門口堆滿了電動車。這些“門難進”的地鐵站,不僅讓乘客出行不便利,還增添了道路交通安全的隱患。

1號線大望路站:

地鐵出口成馬路“孤島”

出入口成馬路“孤島”、建成後多年不開放……這三處地鐵口為何“門難進”?

早上8點半,1號線大望路站C口迎來早高峯出站的人流。不過,想要從這個出口出站可不是一件簡單事兒。這座出入口彷彿孤島一般懸在建國路輔路正中,乘客出站,先要過一條馬路才能走到步道上,十分危險。

記者注意到,位於地鐵站口的人行橫道沒有設置紅綠燈。為了避讓乘客,途經這裏的車輛往往會放慢車速。有的車主停下來讓乘客先過,但也有的車主耐不住性子,按起喇叭催促乘客過馬路。早8點20分,一分鐘內就有19輛車從C口經過,其中包括了4輛公交車。

對於C口的乘客來説,最危險的時間段還不是早高峯。“通勤族”小譚告訴記者,到了晚高峯,建國路上的車流更密,那時候想要進地鐵站,真得拿出見縫插針的本領來。

橫在道路中央的地鐵口,也成為路過司機避之不及的障礙物。一位地鐵工作人員透露,由於出入口的頂棚屋檐向外延伸出一段距離,屋檐上的壁磚就曾經多次被大車剮蹭造成脱落破損,現在面朝來車方向的兩個角已是“傷痕累累”。

S1線、6號線金安橋站:

地鐵換公交要過兩次馬路

出入口成馬路“孤島”、建成後多年不開放……這三處地鐵口為何“門難進”?

在金安橋站,車站四個出入口全都建在了路口的東南角,乘客出站後,往往需要步行通過阜石路和金頂西街,到達公交車站和小區。

下午6點,金安橋站迎來一天的出站高峯。記者注意到,大部分乘客從金安橋站C口出站後,沿着人行步道一直向西走,走到路口後停下腳步,等待着南北方向的紅綠燈放行。高峯時,等紅綠燈的行人幾乎站滿了整個人行道,很是擁擠。

在路口四角,有多名身着黃色外套的公共文明引導員站崗,負責指揮交通秩序。不過,仍有不少心急的乘客加快腳步,穿插在車流間跑過馬路。

“沒辦法,拿大喇叭挨個勸也不聽,你説説看着多危險!”章大爺在金安橋路口當了5年的文明引導員。他説,從地鐵站出來的乘客,大部分都要換乘公交,但地面公交站在路口西北角,地鐵站的三個出口都東南角,一路換乘下來,要過兩次馬路。“現在乘客全都走到地面上了,如果修地鐵的時候能在路口北邊多修一兩個出入口,乘客能從地下直接過馬路,就方便了。”

章大爺觀察,自從地鐵開通之後,這個路口的行人一年比一年多。尤其去年蘋果園站封站改造之後,換乘公交去門頭溝的乘客,都從金安橋站換乘,人數又出現了增加。“路口西北角還有一片小區馬上就要入住了,如果再不改善下,這個路口今後更得亂。”

6號線常營站:

建成的地鐵口一直沒開放

一些建成的車站受制於地面環境難以增加出入口,然而在常營站,地面上的7座出入口中,西北角的A口、東南角的D口和西南角的G口明明已經建起,卻在開通之後接近十年的時間裏沒有開啓。

在常營站G口,出入口的外立面已經修好,卻被圍擋把大門堵得嚴嚴實實。由於站口沒有啓用,門口已被擺放着數量自行車和電動車。距離G口僅有30米遠,便是已經開放的F口。

常營站服務於本市東部最大的居住區常營居住區,該站共設7個出入口,數量在開通當時“史無前例”。此外,車站站廳還與周邊長楹天街、華聯購物中心連通,許多乘客不用出地面,就可以進入到商場內購物餐飲。儘管這三個出入口一直沒有開通,這些未開通的出入口不遠處都有已經開放的出入口供乘客進出站,市民的出行並未受到太大影響。

專家建議:合力打通地鐵進站“最後一步路”

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城市仿真”大數據平台發佈的一份數據顯示,目前北京地鐵300多座地鐵站,平均每車站的出入口僅有4個。而深圳站均出入口為4.5個,香港則為6個。在車站一體化上,僅有23座車站的出入口與周邊建築連接,佔比僅為6.8%。

市政協委員、北京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實常年關注交通領域話題。他注意到,目前地鐵站口的遺留問題大多屬於“先天不足”。

“一座地鐵站的規劃和設計需要大量地調研工作來支撐,在設計上儘量滿足乘客的出行需求。但在建設當中,由於佔地、資金等種種問題,一些規劃當中的出入口無法實現。”鄭實説,有些線路受到工期制約,往往會緩建難以建設的出入口,其中有的車站對緩建出入口進行了預留。但由於種種原因,這些緩建出入口的建設一拖再拖,最後仍然很難得到解決。

鄭實也注意到,相比地鐵老線,近十年來建設的地鐵線已有更多方法解決出入口建設難題。“像是在地鐵1、2號線建設之初,大部分車站只在路口的四個角設置出入口。而近年來開通的新線當中,有的車站設置了更多的出入口,滿足乘客的出行需求。”鄭實建議,在未來新線路的建設過程中,各部門之間更應該加強協調與溝通,合力打通地鐵進站“最後一步路”。有條件的車站應該儘量與周邊設施的連通,通過一體化建設的方式,解決車站出入口建設難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97 字。

轉載請註明: 出入口成馬路“孤島”、建成後多年不開放……這三處地鐵口為何“門難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