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以來,原本藉藉無名的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BCI)因被曝抵制中國新疆棉花而火爆全網。很快就有媒體曝出,BCI實際同美國棉商及品牌商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該組織罔顧事實,對新疆棉花“喊打喊殺”,隱約暴露出背後美國商業利益的考慮。
“黑手”隱約可見
BCI自詡為世界上最大的棉花可持續發展非營利組織,目標是為棉花產業樹立“行業標杆”。會員如果希望使用BCI標誌,就必須使用其認為達到標準的棉花。但當BCI向中國新疆棉花“開火”後,人們反向深挖其“身世”,卻發現它所謂“自立”“獨立”“中立”標準實屬“真實的謊言”。
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BCI)因被曝抵制中國新疆棉花而火爆全網。來源:GJ
瑞士《新蘇黎世報》揭露,BCI本質上是美國聯邦政府機構的“養子”——成立之初飽受資金問題困擾,是美國國際開發署向其伸出援手。後者是直接服務美國外交政策的聯邦政府機構。該機構選擇支持BCI,自然有其部署和計劃——利用人為規則而非公平競爭來左右全球棉花生產和交易。值得注意的是,現任BCI理事會主席馬克·萊克維茲也是美國SUPIMA公司總裁兼CEO,對華態度強硬,經常對理事會內的中國會員進行排擠和打壓,明顯違反了BCI宣稱的客觀中立立場。
上述背景註定了BCI在處理棉花種植和交易問題上自然而然地“選邊站隊”——凡對美國棉花利益產生威脅的,均被其列為打壓對象。這就可以很好地解釋這家號稱中立的非營利、非政府組織為什麼那麼熱衷於配合美國政府對中國新疆棉花“往死裏整”。
2020年9月,特朗普團隊瘋狂炒作涉疆議題,揚言要發佈“新疆棉花禁令”。BCI隨即響應,於當年10月宣稱中國新疆棉花生產與種植不符合該組織的行為標準,最終於2021年3月暫停對中國新疆棉花發放“良好棉花”認證。BCI還在針對新疆棉花的調查報告中援引反華組織的大量不實信息,徹底淪為掌握在美國政府手裏的反華工具。
“良好棉花”此消彼長
作為世界最大的棉花消費國、第二大棉花生產國,中國的棉花種植產業欣欣向榮。與之相比,美國棉花生產卻陷入每況愈下的境地。
美國《選擇》雜誌報道,從2013年到2015年,美國棉花出口連續三年下降。與此同時,按照BCI所謂的認證,美國“良好棉花”的產量也大大落後於中國。據BCI發佈的數據,2019-2020年度,美國“良好棉花”產量雖然比上一年度有所增加,但也只有30.9萬噸,只佔全美棉花產量的7.7%。而同一時期中國的“良好棉花”量為89.6萬噸,佔全球“良好棉花”產量的15%。另外,據多家媒體披露,美國棉花產品還存在嚴重的不合格現象。
美國棉花生產卻陷入每況愈下的境地。來源:GJ
同等價錢下,質量更好的商品更受歡迎。《華爾街日報》報道稱,自2018年以來,美國對華棉花出口已經大跌。報道援引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7月,正常情況下應該已經賣掉當年收穫量一半的很多美國棉花種植商還沒有達成任何有實質意義的交易,因為棉花價格一直徘徊在每磅不到60美分的區間,低於生產成本。
畏懼“白色銀河”
為了保證自己的全球棉花霸主地主,美國某些人把歪腦筋動到詆譭中國棉花上,目的是提高美國棉花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數據顯示,新疆是中國最大的產棉區,國際上很多知名品牌都是新疆棉花的採購商。在其競爭下,美國棉花生產商近年來丟失了很大一部分市場份額。俄羅斯“自由媒體”網站援引一名美國某中部州的棉花經銷商的話説,“新疆棉花是橫亙在我們對華出口上的‘白色銀河’”。
新疆喀什地區巴楚縣農民用機械犁地。來源:GJ
阿塞拜疆農業專家尼扎米·加拉耶夫説,美國“碰瓷”其他棉花生產大國是有前科的。比如,美國與巴西之間持續長達12年的棉花補貼爭端、2009年指使BCI以“強迫當地人成為棉花奴隸”為名對阿塞拜疆棉花生產的抵制、2010年以同樣藉口對號稱“白金”的烏茲別克斯坦費爾干納長絨棉及其製品發動制裁、2018年對土庫曼斯坦棉花及棉紡織產品的污衊等。
美國上述動作背後的邏輯,無非是要控制更多的棉花產地,進而延伸至對產地所在國棉花產業、紡織業的打壓。“借棉生事正是他們的險惡用心所在,”加拉耶夫説。今日俄羅斯電視台在報道中表示,隨着中國棉花產量的穩步提升以及紡織產業的不斷壯大,一些見不得中國崛起的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如坐針氈,“針對新疆棉花的禁令只是所有打壓手段的一個部分而已”。
中棉美棉絕非“你死我活”
“從經濟角度説,中國棉花不應該變成美國擔心與打壓的對象,”《印度斯坦時報》援引德里大學經濟學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哈米德·安薩里的話報道稱。安薩里認為,中國棉花在國際貿易市場上不是美國棉花的敵人,因為中國雖是全球第二大棉花生產國,但因其國內服裝行業對棉花的需求量十分龐大,同時也是棉花主要進口國之一。中國棉花因而很少在國際市場上出售,兩者在多數時候是“井水不犯河水”。
採棉機在新疆阿克蘇地區沙雅縣的一處棉田進行採收作業。來源:GJ
從這個角度看,美國指使BCI對新疆棉花進行無端污衊,應是一起“蓄意的政治經濟雙重謀殺”。今日俄羅斯電視台評論稱,“新疆棉花風波”實際上是美國試圖主導行業規則,擠壓中國棉花企業的生存空間,為美國賺取超額利潤。
但其結果就跟美國之前打壓華為一樣,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華爾街日報》承認,美國的相關禁令已對依賴中國製造服裝和其他產品的美國公司造成重大影響,供應鏈遭受嚴重衝擊。該報文章同時認為,美國此舉必會引發中方反彈,美國棉花生產和出口將因此受到嚴重影響。反觀中國方面,棉花禁令並不會對其棉花生產及其他相關行業造成衝擊。因為中國國內對棉花的巨大需求,使得棉花出口基本不存在。
《華爾街日報》就此認為,在中國棉花問題上,美國應該秉持“合則兩利”的態度。該報援引美國棉農的看法稱,“如果中國決定開始購買棉花,就會有變化⋯⋯如果雙方達不成協議,美國很多人會活不下去”。
責任編輯:白曉斐_1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