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西北部的大西洋海面上位於北緯50°30′~55°30′、西經5°30′~10°30′的區位上是一座被蒼翠碧綠的林木所籠罩的島嶼,人們習慣性地稱其為“綠寶石島”,而這座島的正式名稱則是愛爾蘭島。愛爾蘭島南北長475公里、東西寬275公里,全島總面積約6.4萬平方公里。就是在這麼一座並不太大的島嶼上分佈着兩個國家的領土:一個是愛爾蘭共和國,另一個是英國治下的北愛爾蘭。
愛爾蘭島東面的不列顛島大約相當於3.27個愛爾蘭島那麼大。在不列顛島和愛爾蘭島之間還有一個面積只有572平方公里的馬恩島。這三個島由於歷史上千絲萬縷的聯繫而合稱“英倫三島”。大約在公元前7000年左右一批獵户從大不列顛島來到愛爾蘭島,成為這裏最早的定居者。公元前6世紀凱爾特人陸續從中歐入侵愛爾蘭,逐漸形成統一的文字和語言,建立起至少五個小王國。
這些凱爾特人成為了現代愛爾蘭人的祖先,但他們未能形成統一的國家。同一時期凱爾特人也從歐洲大陸湧入不列顛島,他們逐漸分佈到整個島嶼上,所以這一時期的英倫三島都是凱爾特人的地盤。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迪烏斯率四萬大軍入侵不列顛。羅馬人用三年時間征服了不列顛島中部和南部地區(也就是今天的英格蘭),而在不列顛島北部今天蘇格蘭人的祖先頑強地抵抗了羅馬的入侵併維持了自己的獨立地位。
羅馬不得不在不列顛修築了哈德良長城以抵禦北方凱爾特人對不列顛中部和南部地區的侵襲。此後以哈德良長城為界形成了不列顛島的南北兩種不同文明。公元407年已處於分崩離析的狀態的羅馬帝國不得不撤出不列顛的駐軍。生活在如今蘇格蘭地區的凱爾特人開始趁機南下進入今天的英格蘭地區。然而這些南下的凱爾特人並未能在英格蘭站穩腳跟。
沒多久來自歐洲大陸的盎格魯、撒克遜和朱特三支日耳曼部族進入不列顛,後來盎格魯人和撒克遜人逐漸融合形成英格蘭人,他們所統治的地區就被稱之為英格蘭。在英格蘭人的壓迫下凱爾特人被迫返回北方——也就是今天的蘇格蘭地區,另外還有一部分凱爾特人退到了如今的威爾士地區。1536年英格蘭和威爾士通過《聯合法案》統一起來,相比之下英格蘭與蘇格蘭的關係則一直糾結到如今。
當英格蘭人在不列顛島上與威爾士人、蘇格蘭人縱橫博弈時鄰近的愛爾蘭島仍是原住民凱爾特人的地盤。公元432年聖帕特里克來到愛爾蘭島傳播基督教及羅馬文化。愛爾蘭四分五裂的政治格局引來了周邊勢力的覬覦之心:丹麥人、諾曼人、挪威人相繼入侵愛爾蘭。1171年第一批英格蘭人登陸愛爾蘭並在都柏林戰役中取得決定性勝利,儘管他們只佔據了都柏林附近一小塊區域,卻堅持聲稱對整個愛爾蘭擁有宗主權。
1542年英王亨利八世成為愛爾蘭國王,不過這並不意味着英格蘭和愛爾蘭的合併,事實上雙方依然是兩個國家,只是共同擁戴一位君主。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加大了對愛爾蘭的征服力度,到1801年愛爾蘭王國正式和大不列顛王國組成聯合王國,至此英國完成了兼併愛爾蘭的全過程。在此之前蘇格蘭已於1707年通過《聯合法案》同英格蘭組成聯合王國。
隨着愛爾蘭加入聯合國王國後英倫三島就實現了統一。其實我們通常所説的“英國”只是一種通俗的説法,事實上這個國家的正式國名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是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四部分共同組成的。如果用我們中國人傳統的“大一統”觀念來理解英國政治,那麼就只能得出隔岸觀火霧裏看花的結論。實際上在英國的傳統文化之中從來就沒有“大英”的認同。
蘇格蘭人、威爾士人、北愛爾蘭人都有各自的民族心理認同。如今在構成聯合王國的四部分中英格蘭由於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所以客觀上處於相對強勢的地位,然而這不代表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等地只是英格蘭的附庸。事實上構成聯合王國的四大主體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並不存在誰附屬於誰的問題。愛爾蘭、蘇格蘭、威爾士並不是加入了英格蘭,而是作為平等主體與英格蘭組成聯合王國。
秦始皇橫掃六國後通過採取書同文車同軌等一系列措施才得以鞏固大一統帝國,然而這樣的情況在英國是不存在的:喜歡看足球賽的人可能都留意到在世界盃的舞台上從來沒有一支統一的英國隊,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一直都是以單獨身份參加世界盃足球賽的。如果你到威爾士、蘇格蘭、北愛爾蘭等地旅遊千萬不要稱呼他們“ English”(英格蘭人),也不要稱呼他們為UK(聯合王國)人或British(大英)人。
因為他們只會認同自己是蘇格蘭人、威爾士人、北愛爾蘭人。他們相當在意自己的民族獨立性。即使是在作為主體民族的英格蘭聚居區也只會以英格蘭人自居,而不會以聯合王國人或大英人自居,也就是就連英格蘭人自己都沒“大英”身份認同。威爾士人、蘇格蘭人、愛爾蘭人都是凱爾特人的後裔,然而英格蘭人卻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後裔。愛爾蘭人和蘇格蘭人主要信奉天主教,英格蘭和威爾士則是新教的地盤。
由此可見英格蘭人、威爾士人、蘇格蘭人、愛爾蘭人之間在人種、語言、宗教、文化等各方面都是存在差異的,愛爾蘭、蘇格蘭、威爾士等地與英格蘭有着完全不同的歷史源頭。時至今日即使是與英格蘭同樣位於不列顛島上的蘇格蘭也尚未被英格蘭完全同化,相比之下與英格蘭隔海相望的愛爾蘭似乎由始至終就從來也沒在心理上認可過英格蘭人的統治。
事實上愛爾蘭和英格蘭之間的矛盾並不是從1801年英國正式兼併愛爾蘭開始的,早在第一批英格蘭人登陸愛爾蘭之後雙方就一直摩擦不斷。尤其是在英國宗教改革之後試圖在愛爾蘭推行英國國教聖公會,而愛爾蘭人則堅持自己的天主教信仰,愛爾蘭為維持自己的天主教信仰甚至同歐洲大陸的法國、西班牙合作以牽制英國。最終英國戰勝了愛爾蘭、法國、西班牙組成的天主教聯軍。
然而英國政府面對愛爾蘭各地風起雲湧的反抗浪潮還是最終放棄了讓愛爾蘭改變宗教信仰的嘗試。除了宗教問題之外愛爾蘭和英格蘭的矛盾還集中表現在土地問題上:湧入愛爾蘭的英格蘭地主用種種手段霸佔了愛爾蘭的土地,到十八世紀初愛爾蘭人自己擁有的土地只佔愛爾全部土地的5%。 失去土地的愛爾蘭人苦苦掙扎以求得温飽,然而在1845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還是令愛爾蘭人猝不及防。
這一年愛爾蘭的主要糧食作物馬鈴薯出現真菌災害,而作為地主的英國人卻只關心穀物和牲畜的出口,與此同時大不列顛本土仍從美洲進口大量糧產,其中一部分甚至經過愛爾蘭的港口轉運,但飢餓的愛爾蘭人卻買不起這些糧食,最終釀成了一場持續五年的大饑荒。在這場災難中一百餘萬愛爾蘭人死於飢餓,這令愛爾蘭人認為是英國政府有意識地對愛爾蘭民族進行種族清洗。
與此同時一些愛爾蘭人為生計所迫漂洋過海前往歐洲大陸和美國,這些愛爾蘭移民很快接觸到北美獨立革命和法國大革命的成功經驗,受到啓蒙主義思想的薰陶,而他們也將自己接觸到的新思維傳播回愛爾蘭。在悲慘的現實處境和啓蒙主義思想的雙重影響下愛爾蘭人的民族獨立意識日漸高漲,越來越多的愛爾蘭人投身民族獨立運動。1848年愛爾蘭爆發起義,但隨即就被英國當局鎮壓。
起義失敗後參與起義的領導者有的被英國當局處死,有的逃到法國和美國繼續展開反英鬥爭,此後愛爾蘭就不斷髮生各種起義。激進的新芬黨逐漸成為了爭取愛爾蘭獨立的先鋒。北美殖民地的獨立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對愛爾蘭是一種鼓勵:一則北美獨立運動給愛爾蘭提供了一個可以借鑑的先例;另一方面愛爾蘭人對外移民的主要方向其實就是北美,很多愛爾蘭人和自己遠渡重洋的北美愛爾蘭裔親戚依然有聯繫。
當愛爾蘭獨立運動風起雲湧之際大英帝國已不可逆轉地走上下坡路:19世紀70年代英國工業產值在全世界的佔比被新興的美、德兩國相繼超過。1914年英國又被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到1918年一戰結束時英國已損失了1/3的國民財富和300萬青壯年勞動力,與此同時還欠下美國大量債務。為償還這些債務英國開始徵收苛捐雜税和濫發紙幣。這一時期各英屬殖民地都掀起了獨立運動的高潮。
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白人自治領要求英國政府給予更多的自治權限,印度則在聖雄甘地領導下展開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這時的愛爾蘭人同樣沒閒着:事實上早在一戰尚未結束的1916年都柏林就爆發了反英的“復活節起義”,愛爾蘭獨立運動的領導人甚至試圖同德國合作,這令英國政府驚恐不已。1919年1月21日拒絕在英國下議院任職的愛爾蘭共和派議員在都柏林通過了國家獨立宣言、組建了愛爾蘭議會。
愛爾蘭議會隨即以獨立的“愛爾蘭共和國”的名義要求英軍立即撤出愛爾蘭。受此鼓舞的愛爾蘭民眾通過城市游擊戰不斷襲擊英國政府官員、軍人、警察,與此同時愛爾蘭各地爆發了各種罷工運動。英國政府本想像以前一樣鎮壓當地人的反抗,然而卻發現在如此洶湧的反抗浪潮下根本沒法把軍需物資運到當地。愛爾蘭人儘可能避免與英國正規部隊正面對抗,而是以游擊戰的形式不斷襲擾英國在愛爾蘭的官員和軍警。
整個1919年愛爾蘭發生了1700次針對英國政府的襲擊事件。英國方面作為報復對正在看球的愛爾蘭民眾開槍,結果當場打死十幾人、打傷幾十人。愛爾蘭人把這一事件稱為“血腥星期天”。剛經歷完一戰的英國國力大不如前,儘管英國政府仍對愛爾蘭獨立運動進行了鎮壓,但很快陷入愛爾蘭軍民的游擊戰之中。1921年12月6日英國政府被迫簽訂《英愛條約》:愛爾蘭南部26郡脱離英國的直接統治,成立愛爾蘭自由邦。
愛爾蘭就此成為和加拿大、澳大利亞一樣享有高度自治權的自治領。不過英國在決定放手時還是使出了一招分而治之的策略。事實上分而治之是英國一以貫之的殖民策略:後來的印巴分治、巴以分治都是英國一手導演的。英國在從殖民地退出時一定會千方百計削弱其實力,從而得以儘可能保留自己在當地的利益。在愛爾蘭問題上英國同樣秉承的是這樣一種原則。
英國入侵愛爾蘭以後英國本土人民不斷向愛爾蘭移民。愛爾蘭東北部在地緣上距離英國較近,氣候環境也與英國頗為相似,所以這些從不列顛島移居愛爾蘭島的人往往選擇定居在愛爾蘭北部。到1921年時愛爾蘭東北部的6個郡土地大多已落入移民而來的英國人手中,在這6個郡移民而來的英國移民在數量上也遠遠超過了愛爾蘭的土著凱爾特人,已皈依了英國國教的這6個郡也和信奉天主教的愛爾蘭島其他地區截然不同。
愛爾蘭島因此在英國與愛爾蘭的條約中被分為兩部分:南方26個郡主要生活的是信奉天主教的愛爾蘭本土居民;東北部的6個郡主要生活的是信奉英國國教的英國移民。南部26郡成立愛爾蘭自由邦,而東北部的6個郡則仍舊留在英國版圖內,英國的正式國名由“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更名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任何條約都是建立在國家實力基礎上的。
1921年《英愛條約》簽訂時英國早已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正在進行第二次工業革命,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都是當時的世界主要列強之一;愛爾蘭當時還是一個以農、牧業經濟為主的國家,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實現由農牧經濟向現代知識經濟的轉型。當《英愛條約》的內容傳到愛爾蘭時大多數人歡欣鼓舞:愛爾蘭人在經歷長達七百多年的獨立運動後終於迫使英國這個老大帝國讓步。
不過也有一部分愛爾蘭人對北愛爾蘭留在英國深感不滿,於是他們選擇拿起武器不斷在北愛爾蘭地區給英國製造麻煩。這些人就是後來的愛爾蘭共和軍。1937年12月29日愛爾蘭採用了新的愛爾蘭憲法宣佈愛爾蘭為主權、獨立、民主的國家,但仍留在英聯邦內。民選的愛爾蘭總統成為愛爾蘭的實際領導人,但英國國王在法理上仍被視為愛爾蘭的國家元首和象徵。
1949年4月1日通過的愛爾蘭共和國法案最終廢除君主制,愛爾蘭成為完全脱離英國的獨立自主的共和國,與此同時愛爾蘭也就此退出了英聯邦。1949年4月18日英國也承認了這一既成事實。20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愛爾蘭大力發展軟件和生物工程等高科技產業,以良好投資環境吸引大量海外高新技術投資,經濟結構迅速完成了由農牧型轉向知識型的跨越。
愛爾蘭的經濟增長率一度高居歐盟榜首,愛爾蘭也因為經濟發達而贏得了“歐洲小虎”的美譽。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愛爾蘭成為了最早出現經濟衰退的歐洲國家之一:陷入主權債務危機的愛爾蘭與希臘、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並稱為“笨豬五國”。2010年愛爾蘭被迫接受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850億歐元的援款,同時厲行財政緊縮政策。2011年愛爾蘭在歐盟重債國中率先恢復經濟增長。
愛爾蘭共和國由歐洲最貧窮的地區華麗轉身成為“歐洲小虎”之時北愛爾蘭地區卻正在經歷持續不斷的動亂衝突——自1920年代愛爾蘭共和國與英國治下的北愛爾蘭分治以來北愛爾蘭就不時會有愛爾蘭共和軍主導的動亂事件發生:1940年代共和軍有一場簡短而成果有限的戰役,在1950年代另有一場流產的戰役,但在1960年代以前北愛爾蘭仍相對比較平靜。
北愛爾蘭問題真正開始廣為人知的是在1968年:北愛爾蘭民權協會借用了美國馬丁·路德·金博士的民權運動的語言和標誌發動了一場和平民權運動,該運動旨在為北愛爾蘭信奉天主教的愛爾蘭民主派爭取權益。相比愛爾蘭共和軍的武力對抗而言:看起來相對温和的北愛爾蘭民權運動在一開始受到北愛爾蘭總理特倫斯·奧尼爾的支持,但這引起了已皈依英國國教的人士的不滿,隨即兩派人馬爆發了暴力衝突。
1968年10月5日北愛爾蘭民眾發動了一場遊行,英國警察用警棍當場打傷77人。事件隨即激化為當地的天主教徒和國教徒之間堆街壘、互扔燃燒瓶、持槍互射。這時本已日漸平息的愛爾蘭共和軍也開始出面支持北愛爾蘭民權協會並計劃展開新一輪攻勢。1969年局勢進一步惡化:當年一月在一場“人民民主”組織從貝爾法斯特到德里的遊行遭到擁護英國王室的”保皇派“的襲擊,該事件迅速發酵並引發了多地的騷動事件。
從1969年8月14日開始貝爾法斯特、牛裏、斯特拉貝恩等地陸續爆發教派衝突。此後在1970年至1972年間北愛爾蘭經歷了政治暴力活動的大爆發並在1972年到達頂峯——近500人喪生。1969年下半年成立的臨時派共和軍因為對保皇派和警察襲擊天主教社區後的反擊行動中更富攻擊性和戰鬥性而站穩腳跟。1972年1月30日北愛爾蘭的天主教徒上街抗議,結果英軍當場開槍打死13人。
同年7月的血腥星期五事件中22枚炸彈被安放在貝爾法斯特市中心。1972年6月原先的正統派愛爾蘭共和軍停止了他們的戰鬥活動,而1972年6月共和軍則決心繼續戰鬥到愛爾蘭統一的目標實現。整個1972年臨時派共和軍打死了100名士兵、打傷500名、進行爆炸1300多次,在這一過程中也導致了大量平民喪生。針對臨時派共和軍的襲擊主張同英國聯合的保皇派人士也成立了阿爾斯特志願軍、阿爾斯特防衞協會等準軍事組織。
在對臨時派共和軍的反擊中保皇派準軍事組織直接將天主教堂等同於臨時派共和軍而進行無差別的屠殺,而臨時派共和軍也進行了針鋒相對的報復行為:1976年1月臨時派共和軍為報復六名天主教平民被保皇派殺害而在1976年進行了金斯米爾大屠殺,在這次屠殺行動中10名新教徒平民被機槍掃射致死。在一次次民族教派衝突中臨時派共和軍和北愛爾蘭保皇派準軍事組織都因對平民的屠殺之舉而臭名昭著。
早已獨立的愛爾蘭共和國也聲稱對北愛爾蘭擁有主權,這讓北愛爾蘭的天主教分離勢力實際上擁有一個外部靠山。1998年4月10日英國與北愛爾蘭衝突各派終於達成《貝爾法斯特協議》:北愛爾蘭地方政府擁有了更大的自主立法權,同時與愛爾蘭共和國的經濟與文化往來也得到加強。該協議實際上是英國政府對北愛爾蘭當地的民族派的妥協之舉,事實上加強了北愛爾蘭的相對獨立性。
北愛爾蘭同愛爾蘭共和國的聯繫得到加強勢必會對北愛爾蘭的局勢構成一定影響。如今北愛爾蘭地區儘管主要生活的是信奉英國國教的英國移民,然而當地也依然生活有相當一部分信奉天主教的愛爾蘭凱爾特人的後裔。這些人和愛爾蘭本就是同宗同源,而英國為緩和北愛爾蘭地區的獨立意識就試圖刻意弱化兩國之間的民族矛盾:英國在愛爾蘭和北愛爾蘭之間的邊境是開放的,並沒建設鋼筋水凝土式的硬邊界。
這種刻意弱化兩國之間民族矛盾的做法受到了當地人的歡迎。但英國脱歐後意味着英國與其他歐盟經濟體交易都要經過嚴格的出入境檢查。愛爾蘭是歐盟成員國,而北愛爾蘭目前是英國領土,因此從愛爾蘭進入北愛爾蘭的商品必須經過出入境檢查。如果不在兩國之間設立硬邊界又怎麼對來自北愛爾蘭的商品進行出入境檢查呢?而設立硬邊境勢必會遭到北愛爾蘭人的反對,這會激化北愛爾蘭人的民族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