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的雨水使枯木逢春,讓萬物復甦。今日我們迎來雨水節氣,這也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
雨水。長江日報城市攝影隊李梓固 攝
雨水節氣天氣的主要特徵,一是天氣回暖,降水量逐漸增多;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漸少,雨漸多。
此時南方大部分地區呈現出早春景象,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氣候總的趨勢是由寒冷向温暖過渡。不過,因此時大氣環流處於調整階段,天氣乍暖還寒,這期間也是全年寒潮出現最多的節氣之一。
古人將雨水的15天分為三候:
水獺開始捕魚,將魚擺在岸邊如同先祭後食的樣子。
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
在春雨的灌溉中,草木紛紛抽芽,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水獺曾廣泛分佈於中國南方地區,因為環境變化和人類活動增多,如今野生水獺數量下降,棲息地變得碎片化。
水獺。武漢海昌極地海洋公園供圖
研究人員曾在四川廣元的青竹江一帶做過野生水獺的觀察,發現確實有“獺祭魚”的行為。
一年之中,水獺常會在農曆正月和十月“祭魚”,因春、秋季節是河流魚汛時期,水獺捕魚相對較多,它們習慣性地把魚集中堆放在岸邊儲備起來,看起來就像是在祭祀一樣。因此古人把“獺祭魚”看作時令變化的象徵。
水獺。武漢海昌極地海洋公園供圖
在武漢海昌極地海洋公園也生活着一羣水獺,生物保育部領班 高峯介紹,因公園食物供應充足,水獺沒有囤食需要,不會出現“祭魚”行為,但我們依舊能看到水獺捕食的矯健身姿。“水獺是游泳健將,它的聽覺、視覺和嗅覺都十分靈敏,6到12只即可組成一個家族,在捕食等活動中相互協作。”
今年2月上中旬氣温較往年同期偏低,武漢的候鳥尚未開始大規模北返。
沉湖大雁翩翩飛。長江日報城市攝影隊王玉明 攝
“‘南風起’是重要的北歸信號和助力因素。”武漢市觀鳥協會會長顏軍説,南風與北歸同向,候鳥可謂“乘風而飛”。屆時南風帶來暖濕氣流,武漢的氣温逐漸上升,我們將迎來真正的春暖花開。
武漢磨山植物園梨花開。長江日報城市攝影隊安娜 攝
雨水時節的武漢,雖然春寒料峭,但春雨的滋潤讓春意躍動起來,此時梅花盛開,百花將至。
薺菜。長江日報記者李永剛 攝
若要尋找江城鮮香的春之風味,首在唇齒之間。在湖畔路邊,薺菜抽出花薹,開出星星點點的白花。這種時令野蔬合着肉餡做成餃子、春捲,是許多人的最愛。
白菜薹開出黃花。長江日報記者李永剛 攝
在田間地頭,白菜薹已經開花,結出細長的角果。它黃色的花朵有花瓣4枚,不少人容易把它與油菜花混淆。因近期武漢天氣持續濕冷低迷,油菜花開還需待到3月。
貓爪草。長江日報記者李永剛 攝
春雨如酥,在郊外濕地已是一片新綠,充滿生機。貓爪草這種小野花已開出明黃色的花朵。
春雨滋潤,而且珍貴,古代文人為此留下不少頗負盛名的詩詞。
武漢植物園春雨。長江日報城市攝影隊宋麗萍 攝
韓愈寫下“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描繪的是一種淡素的、似有卻無的早春色彩。
杜甫筆下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稱讚着春雨給農人送去豐收的預示和希望。
杜牧的“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把江南明麗而迷濛的雨景寫得情味雋永。
古人以“酥”“油”形容春雨,萬物在雨中更富有生機。
朱自清先生的《春》這樣描寫春雨:
《春》
蔡甸沉湖覓春。長江日報城市攝影隊藍江橋 攝
雨是最尋常的
一下就是三兩天
可別惱
看,像牛毛
像花針,像細絲
密密地斜織着
人家屋頂上
全籠着一層薄煙
春雨如煙似霧,貯滿詩意。
“肝與脾是一對歡喜冤家,春季肝旺,脾就相對弱。”湖北省中醫院脾胃病科主任、博導胡運蓮教授表示,隨着降水增多,外濕之氣漸升,飲食調養首先要疏肝氣,食物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要保持相應的比例。同時保持五味不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鮮蔬菜,可以適當用點疏肝氣的合歡花、玫瑰花茶等。其次還要注意健脾利濕,比如芡實蓮子苡仁粥是不錯的選擇。
此外春寒料峭,濕氣一般夾“寒”而來,因此雨水前後保暖就是養脾,要注意切勿受涼。
春風送暖雖好,但是致病細菌、病毒也開始活躍起來,它們易隨風傳播。胡運蓮提醒大家這段時間要警惕流行感冒等疾病,外出戴好口罩。
胡運蓮教授還介紹了一套養護陽氣的保健操。每晚睡前可以按摩腹部,具體方法是:仰卧位,以肚臍為中心,用手掌在腹部按順時針方向旋轉按摩200次左右。外加提肛,可固精益腎、提振陽氣。
武漢植物園鬱金香。長江日報城市攝影隊宋麗萍 攝
湖北上涉湖濕地。長江日報城市攝影隊陳漢軍 攝
柳樹發芽了。長江日報城市攝影隊王維焱 攝
南湖幸福灣公園。長江日報城市攝影隊安娜 攝
武漢植物園三葉草。長江日報城市攝影隊鄧波 攝
東湖梅園伯勞。長江日報城市攝影隊韓昶光 攝
長江槐山磯石駁岸太極拳。長江日報城市攝影隊胡大鳴 攝
東西湖知青大道油菜花黃。長江日報城市攝影隊吳民 攝
翡翠珍珠。長江日報城市攝影隊胡金華 攝
解放公園雨中鬱金香。長江日報城市攝影隊韓昶光 攝
九峯森林動物園的老虎。長江日報城市攝影隊胡大鳴 攝
(文稿統籌:鐘磬如 文案:記者鐘磬如 羅嵐 通訊員趙巍巍 胡夢 信息收集:記者鐘磬如 朱文秀 統籌:陳昌 圖片整理:甘娟 設計:張莉 繪圖:趙健 攝影:記者李永剛 長江日報城市攝影隊 視頻:主創範芃 徐佳 製作:王戎飛 校對:楊梅 蔡揚)
【實習編輯:鄭曉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