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學者文章:馬克龍有缺陷的“歐洲自主”願景

由 弓四清 發佈於 綜合

參考消息網1月21日報道 美國《外交》雙月刊網站1月19日發表題為《馬克龍有缺陷的歐洲願景》的文章,作者是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國際問題高級研究學院基辛格全球事務中心主任弗朗西斯·加萬和歐洲政策分析中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阿林娜·波利亞科娃。全文摘編如下:

2021年12月9日,在一次罕見的記者會上,法國總統馬克龍效仿戴高樂,宣稱歐洲大陸的目標應該是創造“一個在世界上活躍、擁有完全主權、可以自由選擇並掌握自身命運的強大歐洲”。對馬克龍來説,“戰略自主”意味着歐洲在世界上有自己的地位以及自己擁有影響世界事務的能力。與其前任戴高樂類似,馬克龍不希望歐洲——或者説法國——淪為一個世界上的無力看客,日益受制於美國與崛起的中國之間的影響力競爭。

這種願景以為,一個有着悠久紛爭歷史的大陸現在將在防務和外交政策上團結一致。但是粗略地考察最近有關俄羅斯、中國甚至美國的討論,就會發現歐洲國家缺乏戰略連貫性。簡言之,馬克龍的願景可能會分裂歐洲,稀釋其能力和關注重點,與此同時,釋放美國從跨大西洋聯盟中脱身、以便把重點放在中國身上的最強烈本能。

歐洲和美國都會從歐洲人的挺身而出中得益。但馬克龍為歐洲充當代言人、同時要求在全世界的熱點地區扮演領導角色的主張,卻是對於他所指出問題的錯誤解決方案。歐洲人與其單打獨鬥,不如在少數關鍵優先事項上與美國合作。例如,他們應該認定可以在哪裏加大投入,以便強化周邊地區的防禦能力,並使美國能夠把重點放在應對東亞出現的共同的經濟和政治挑戰上,尤其是通過支持美國與中國競爭的努力。

即便是壞點子也能驅策出好的結果。20世紀60年代,蔑視美國主導的北約並尋求自主的戴高樂曾促使這個西方聯盟進行了嚴肅的自我審視,重新評估其使命、宗旨和政策,推動該組織對安全問題採取更具協作性的態度。它鞏固了北約,從而幫助西方在冷戰中勝出。如果馬克龍的自主呼籲以及北約當前的戰略檢討產生類似的結果,那麼歐洲和美國應該對他感恩戴德,就像上一代人本該感激戴高樂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