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蘇州一輛保時捷taycan碰撞護欄後引發大火,路過羣眾想營救卻沒辦法打開車門,車內人員無法脱困導致被燒身亡。無獨有偶的是,就在7月28日,一輛雷克薩斯LM同樣發生了“碰撞後車門無法打開”,造成人員傷亡事件。
無論保時捷還是雷克薩斯,都是享譽世界的大品牌,汽車品質都是有口皆碑,但這兩起慘劇卻讓兩者蒙羞,讓車輛安全大打折扣。縱觀兩起事故,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就是發生事故後,車門本應該自動落鎖,以備乘客逃生,卻反而打不開,一直處於鎖死狀態,延誤了救援逃生的時間,從而導致慘劇發生。
隨着消費者對汽車安全的重視提高,無論是汽車製造還是C-NCAP 測試,都對安全測試提高了要求。甚至碰撞起火,都是一票否決五星,對於車輛碰撞自動落鎖也是重要的考量項目。車輛碰撞發生事故後,如果車門無法打開,有很大安全隱患。出現問題時,不少人會説這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事關生命安全,不能以概率大小評判。
作為專業測試來説,車輛碰撞後車門打不開概率確實不大。近兩年,在中汽協的C-NCAP 測試,讓人關注的也僅有“哈弗H6事件”和“BEIJING X7碰撞測試車門打不開”。“哈弗H6事件”,最後還是進行了澄清,所以説在碰撞測試中,車門打不開都是極小的概率。
但是,隨着汽車電動化和新技術的運用,原先概率極小的起火、車輛鎖死現象,已經不是小概率事件。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火災事故數量為640起,同比上升32%。8月12日,一輛保時捷Panamera混動車型在行駛中冒煙自燃,170多萬車輛被燒成空殼。今年短短不到2個月時間裏,已有兩個品牌出現碰撞後車門無法打開現象。
更讓人擔心的是,對於造成事故的原因,車企並未公佈真相,給消費者造成更大困擾。在中汽協的C-NCAP 測試查詢中,並未查詢到保時捷和雷克薩斯車型的測試成績,進口車型為何不接受安全測試呢?
進口車商回應稱,進口車進口時獲得了國家的3C認證(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所以沒有必要在國內再進行一次碰撞實驗,這些實驗的數據海外生產廠家都是有的,而且整車進口到國內沒有進行過絲毫的變化。更多還是考慮成本因素在裏面。
對此,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在2006年時回應,目前還沒有一款進口車表示要進行碰撞測試。這也給一些車企製造了可乘之機,一些車型在歐美碰撞得到五星、四星的評價後,到中國就會減掉一些跟安全相關而外表上看不出的設備,也就是進口減配行為。
斯巴魯XV在2016年度C-NCAP第三批車型評價中只獲得了四星,在2012年的歐洲NCAP測試中,斯巴魯XV得到5星級評價,甚至在以試驗嚴苛著稱的美國IIHS測試中,斯巴魯XV同樣獲得了最高安全評級。在澳大利亞NCAP測試中,斯巴魯XV同樣得到了5星級評價。要知道,斯巴魯和雷克薩斯可是有頗多淵源。
所以,對於進口車型的安全測試不能疏於管理,更應該加大測試力度和監管措施,不能悲劇再次發生。從保時捷“減配門”到“碰撞後車門無法打開”事件,對於這樣品牌不能任性“免檢”,加強監管措施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