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不敢為中國説真話,結果這些西方媒體把自己後路“堵死”了

由 郎文芬 發佈於 綜合

近日,隨着奧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在多國被發現,不少西方媒體開始重新評價起中國的防疫政策。只不過,由於他們曾大肆抹黑過中國的防疫政策,以至於現在想改口卻不知道怎麼圓回來,把自己的路“走窄了”。

最典型的例子,是上圖這篇美國媒體彭博社的報道。12月1日,彭博社在文章提到,隨着不少國家實施出入境和出行限制來應對新型變異毒株,“這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中國的清零策略是對的”。為了回應不少西方國家曾經對中國防疫的指責,報道也援引一名採訪對象的話稱:“如果西方國家也關閉了邊境,那他們就沒有理由指責中國。”

縱觀全文,彭博社列舉了一些中國防疫的具體措施,擺出了中國新增的確診數,都是一些很實實在在、不帶任何觀點的客觀事實,雖然肯定了中國防疫的成效,但也按照“慣例”指責了中國此舉“限制了居民的自由”。再加上彭博社以往對中國疫情以及時政問題的負面報道,彭博社充其量只能算是説了幾句沒那麼污名化中國的“公道話”。

然而,就是這樣程度的“公道話”,在反華成為“鐵律”的西方輿論界也顯得太過刺眼。在這條推送的評論區,彭博社遭到了各路網民的瘋狂抨擊,大多數留言的粗鄙程度甚至到了我們沒法截圖的地步,以至於下面這些説彭博社“通共”、“為中國唱讚歌”的指責,都已經成了評論區的“素質高地”。


彭博社的遭遇,其實是最近不少西方媒體“艱難改口”的一個縮影。因為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裏,出於政治立場,這些媒體對中國疫情的報道口徑一直遵循這樣的原則:中國最初面臨大規模新增病例,他們則渲染“中國的患者遭遇悽慘”;當中國切實控制了疫情傳播,他們則強調中國的抗疫成就“侵犯了人權”。

這些媒體寫“嘲諷中國”命題作文時,又是搞灰色濾鏡,又是明着玩雙標,滿世界嚷嚷 “西方民主對中國專制,優勢在我”的政治口號,那種熱火朝天、興高采烈的場景還猶在眼前。

誰知道,短短几個月後,當自己準備撿起了曾經批判的各種防疫措施,想提前為自家政府的轉進做點輿論鋪墊時,這下自家的讀者們不答應了:跟着你們罵了這麼久中國、説了這多“反對專制”,結果一轉身“搞專制”的竟是我自己?

因此,就在這些西方宣傳喉舌無從下筆時,他們近日的不少報道都充滿了一種“想轉彎,但又怕被罵誇中國”的彆扭感。

11月30日,美國《紐約時報》結合近日新增的疫情暴發,罕見地對中國的防疫有了正面的描述:“迄今為止,中國的防疫政策取得了成效,自疫情暴發以來,中國通報的累計死亡病例不到5000例,並通過嚴格的防疫措施,迅速控制住了零星的疫情暴發。”

圖源:《紐約時報》

可就在3月24日,這家媒體還説中國這些政策“致使不能入境中國的美國人家庭離散,還顛覆了成千上萬留學生的生活。給不少家庭帶來了巨大的心靈創傷”。如果不説這是疫情防控的報道,單看“家庭離散”、“心靈創傷”這些表述,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這是在寫美軍侵略中東呢。

當然,在新聞的結尾,《紐約時報》還是加了幾句對中國的批評,總算挽回了一點面子,沒有跟彭博社一樣被揪出來掛在網上“遊街”。而同樣是對華報道的“改口”,下圖BBC中文版的這篇文章要顯得比《紐約時報》更狡猾一些。

這位作者承認,各國應當根據自己的國情制定防控政策,同樣是關於“代價”的討論,作者表示疫情防控的寬嚴都各有利弊,不應在評價其他國家的防疫政策時陷入非黑即白的誤區。

不過,儘管我們都知道BBC説的“其他國家”其實主要指的是中國,但BBC在文中卻極力避免了直接提到“中國”這個關鍵詞,轉而更多地用數據、圖表支撐自己的觀點,整個“轉進”過程四平八穩,雲淡風輕。

圖源:BBC中文網

相比上面兩家,《德國之聲》就因為之前對中國衝得太狠、現在拐彎太急,被知乎網友把他們的涉華報道挨個找出來,做成了一個笑話的“合訂本”。其翻車程度之猛烈,單是從標題就可見一斑:

圖源:《德國之聲》中文網,整理自知乎網友@李建秋

類似上面這樣“新聞不能看合訂本”的笑話,已經不止一次出現在很多西方媒體身上了,如果一定要對這個話題進行反思,那恐怕這些一貫針對中國的媒體人要建立這樣一個基本的認識:相比他們以往常用的“民主、人權、自由”這些宣傳概念,疫情是一個很純粹、不以意識形態為轉移,而且可量化、藏不住的東西。

誰不講科學、誰拿他搞政治操作,不僅會在宣傳上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當場翻車,也會給自己推行有效的防疫措施帶來不必要的巨大阻力。

來源:環球時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