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濕地長” 體驗冬捕之後,更懂得保護濕地環境了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户端11月21日訊(記者郭可瀅 通訊員趙慧娟 趙銀斐)在武漢宣佈高質量打造濕地花城之後,《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也確定於2022年11月21日至29日在武漢舉辦。
“小濕地長行動”開課啦。
為了贏得“國際濕地城市”這一閃亮名片,武漢的中小學生也積極行動起來。20日,以“自然有我,長江有魚”為主題,桂建芳院士自然科普工作室策劃的第二屆武漢市“小濕地長行動”正式啓程,在江夏區小農夫生態農場,孩子們通過特別的“冬捕”活動,認識人工濕地中的生態鏈、學習濕地保護知識。
實景體驗“渾水摸魚”
孩子們成了快樂又好學的“小漁夫”
“小濕地長”大步跨向池塘。
這是一個人工生態池塘錯落有致的農場,不僅養殖了種類豐富的魚,塘底藏了蓮藕,塘邊還有成羣結隊的鴨子、鵝、雞,甚至還有一頭牛。原生態的漁牧農場景象,讓見慣了城市高樓大廈的“小濕地長”們一抵達就興奮不已。
“所有帶魚字的動物都是魚嗎?娃娃魚是不是魚呢?”湖北博得生態中心的老師、第二屆“小濕地長行動”的研學導師佩琪老師率先提問,一下就把孩子們問懵了。
小朋友學習認魚。
“其實判斷什麼是魚,要滿足三個條件:一輩子生活在水裏、用鰓呼吸和有魚骨。”佩琪解釋,娃娃魚並不是魚,而是兩棲動物,“當然,即使名字裏不帶魚,也有可能是魚。比如泥鰍就是正宗的魚類。我們分辨一個物種,需要看它的生理特徵和生長習性,而不單單是名字。”
一番理論講解之後,“小濕地長”們開啓了冬捕實踐。佩琪繼續跟孩子們科普,國家已經開始實施“長江十年禁漁”,這是指禁止在長江及相連湖泊等地捕魚,農場裏的人工池塘不在限制之內,這也是很多人關心“禁漁”之後還有沒有魚吃的問題,多吃養殖魚,保護且不吃野生魚。
小朋友全副武裝做“漁民”。
“大家看,這個池塘水雖然很渾濁,但池中的魚類很豐富。不同的魚兒和岸邊的雜草、腐爛的樹葉以及淤泥中的浮游生物,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鏈。那我們該如何捕魚呢?先是用漁網把魚兒們圍到岸邊,然後再下水來個‘渾水摸魚’。”在岩羊老師指揮下,孩子們迅速分成兩隊,分別站在池塘兩岸,拉住漁網兩邊的繩子,他們口中一起喊着“嘿咻,嘿咻”的勞動號子,以拔河的姿勢向後退。不一會兒,漁網覆蓋的池塘面積越來越小,魚兒們此起彼伏地跳出水面。
孩子們齊心協力拉網。
孩子們團結一致組成了捕魚小分隊,一部分孩子下水撈魚,一部分孩子在岸邊接魚再運送到池塘外的泥坑中,剩下的孩子用水桶把池塘裏的水舀進泥坑。
長春街小學二年級的李佳城個子小小但很有勇氣,和同學們一起在水裏圍住漁網併成功抓魚之後,她立馬陷入擔憂,“我不小心抓了很多小魚苗,會傷害它們嗎?”
把魚放進水桶中才算成功哦。
“這是一個好問題。其實到了冬天,我們會把池塘的水抽乾,拿走大魚,再放水繼續養殖小魚苗。”岩羊老師補充,現在人工養魚還需要遵循“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道理,因此,魚塘裏不僅養了以浮游生物為食的蝦和鯰魚,還有以草為生的草魚和鯽魚,翹嘴桂花魚則會吃這些小魚,它們形成一個生態鏈的動態平衡。
收穫滿滿。
武漢楓葉國際學校的王子軒説:“撈魚後,真切地感受到濕地環境和魚類離我這麼近。回到學校,我要告訴同學們,保護湖泊等濕地環境,讓魚兒健康成長。”
志願服務納入考核 課程牽手傳統文化
想當“小濕地長”可不容易
首屆“小濕地長”們正在進行自然探索。
據市園林和林業局工作人員介紹,“小濕地長”活動是為了更好地踐行“長江大保護”及擦亮武漢“濕地之城”名片,培養一批優秀的青少年濕地保護宣傳者、代言者、行動者。2020年開啓了第一屆,而今年的第二屆“小濕地長行動”,經過前期公開招募、專業自然研學導師考核等過程,最終有10所中小學校成為第二屆“小濕地長”學員單位,並有26名個人通過考核入選第二屆“小濕地長”學員。
第二屆“小濕地長”第一節課收穫滿滿。
從學員到正式取得“小濕地長”稱號,這些青少年可不只是參加活動即可。他們在系列研學課程結束後,還需以學校、社區、公園等公共空間為陣地,以講解、板報、海報等形式,提供相應的濕地科普志願服務。最終經桂建芳院士自然科普工作室專家團隊成員組成的“小濕地長”研學導師團隊考核通過,才可獲得第二屆“小濕地長”榮譽證書。
此外,濕地課程牽手中國傳統文化也是第二屆“小濕地長”活動的一大特色,在中國傳統農耕文明裏,有許多漁樵耕讀相關的典故。第二屆“小濕地長”活動的課程之中,將涉及諸如水清無魚、渾水摸魚、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等傳統文化故事。
在第二屆“小濕地長行動”開啓的同時,由桂建芳院士自然科普工作室策劃的2021年武漢青少年進森林研學教育活動最後一課,也於20日在東湖綠道完結。桂建芳院士自然科普工作室的專家團隊成員、植物學家劉從康,帶領17名研學的孩子們撿橡果,認識了栓皮櫟,槲櫟,小葉櫟,枹櫟等多種殼鬥科的物種。
【編輯:鄧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