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8月3日電(王任遠、趙雪彤)凌晨三點的福州市倉山區上雁支路,街燈穿過榕樹的層層枝葉映在地上,光線幽黃。街面難見行人,很久才會有一輛車經過,大燈掃過街角。整座城市還在熟睡中,58歲的環衞工人趙珍的一天已經開始了。
換上工作服,趙珍從路邊走出來,開始清掃路上的大量樹葉。福州有“榕城”之譽,行道樹多為榕樹。“榕樹是常青樹,冬天不禿,但是每天都掉不少葉子。”趙珍來自四川達州,用一口四川味兒普通話告訴記者。
在趙珍負責片區的另一頭,趙珍的丈夫楊華銀也來幫忙。“老婆三點開工,我啷個能在家睡大覺呀!”楊華銀笑着説,“兩個人一起幹,她不會太辛苦。”幾年前,他們從四川達州一起來到福州打工,楊華銀做建築工人,趙珍曾在飯店做服務員。自打去年趙珍改做環衞工人後,每天凌晨,楊華銀都會陪着妻子把負責片區掃一輪,六點多再去工地工作。
楊華銀掃的這頭有家建材店,一堆廢料散落在店門口的花壇邊。楊華銀的竹掃帚從混雜着廢料的落葉上掃過,一時間自己被飛揚的塵土包圍。
不遠處,一黃一白兩隻小狗正在相互嬉鬧。“‘小胖’和‘小白’也不偷懶。” 趙珍告訴記者,這是她倆養的狗。在外打工,小狗的陪伴給疲憊的生活帶來了不少慰藉。
天色漸亮,遠處菜市場的攤販陸續到達。凌晨六點,夫妻倆一輪掃完,楊華銀把掃帚交給趙珍便匆匆離去,等待他的還有八小時的工地工作。
七點半,趙珍到菜市場買了個饅頭。菜市場就擺在馬路兩側,搭着簡易的長桌和遮雨棚,此時人羣熙熙攘攘。一些人在挑選的過程中掰下的菜幫子、果皮等被隨手扔在馬路邊。趙珍啃着饅頭,一邊走過去撿起地上的垃圾。垃圾從行人的手中滑落在哪裏、從車窗外飄到哪裏,她就跟到哪裏。
午時,烈日當空,影子縮短到了腳底。趙珍拿着飯盒,走到樹蔭下,這是她一天中最愜意的時光。飯盒裏,是她前一天晚飯做的帶魚和肉片。趙珍告訴記者,丈夫在工地有盒飯吃,所以自己一般都帶上前一晚的剩菜,省時省力,中午吃完可以早點回到崗位上。
十二點半,楊華銀又出現了。“今天工地上輕鬆,中午大家在休息,我就再過來幫着打掃打掃。”楊華銀拿着掃帚,金燦燦的陽光打在他黝黑的後背上。
午後的氣温不斷攀升,路上的行人和車輛又變得稀少,只有夏蟬與竹掃帚的二重奏。兩隻小狗坐在樹蔭下伸着舌頭,望着夫妻倆。
“辛苦是辛苦,但這項工作總要有人來做。”趙珍説。儘管勞累,但趙珍熱愛自己的工作,“把街道打掃乾淨了,大家的心情也就好了。”
累了,趙珍就在垃圾車上放下工具,到花壇旁的長椅上坐一會兒;渴了,她就從垃圾車上拿出家裏帶的大塑料瓶咕咚咚地喝上一大口水;倦了,就彎腰摸摸“小胖”和“小白”……
“趁着這幾年,好好攢點錢好養老,以後孩子也能少操點心。”趙珍告訴記者。下午六點,楊華銀從工地回來,額頭掛滿了汗珠。
“下班啦!”趙珍向記者擺擺手,“吃完晚飯、做做家務,八點就該睡覺了。”伴着落日餘暉,脱下工作服的趙珍和楊華銀走在回家的路上,兩隻小狗緊跟着他們。兩人的身影漸漸遠去,消失在晚高峯的人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