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當地時間13日,阿聯酋、以色列和美國發表聯合聲明,宣佈阿以同意實現關係全面正常化,與此同時,以色列暫停吞併約旦河西岸部分地區的計劃。阿聯酋將是第一個與以色列建立外交關係的海灣阿拉伯國家、第三個阿拉伯國家。埃及與約旦分別在1979年和1994年與以色列建交。在特朗普盛讚這是“真正的歷史性時刻”“巨大突破”時,有巴勒斯坦人形容,該國迎來了“最黑暗的一天”。美媒評論稱,阿以和解凸顯出中東地區政治動態的變化,相對於以色列,遜尼派阿拉伯國家越來越視伊朗為最大敵人,同時不再將解決與巴勒斯坦的衝突作為跟以方發展關係的前提。美以被視為此次事件中最大的受益方,不過,這份協議的內容能否得到全面落實還未知。三方聯合聲明發表後,微妙之處逐漸顯現出來:阿聯酋強調以色列停止吞併約旦河西岸部分地區的重要性,但以總理內塔尼亞胡表示,這是為了尊重特朗普而做出的決定,且只是“暫緩”相關行動。
重要外交努力VS背叛
13日,阿、以、美進行三方通話後達成“亞伯拉罕協議”。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對記者説:“這項協議將使中東朝着一個更加安全和繁榮的未來走去。既然兩國關係已經破冰,我希望今後有更多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追隨阿聯酋的步伐。”特朗普披露稱,以色列和阿聯酋領導人計劃在三週內訪問白宮並舉行簽字儀式,協議涉及互設使館、開通直航等。
為了慶祝兩國關係正常化,以色列特拉維夫市政廳的外牆在13日晚以阿聯酋國旗的顏色點亮。內塔尼亞胡當天發表電視講話,表示以色列與阿拉伯世界關係的“新時代”到來了。他説:“幾十年來,以色列一直被符號化,被當成敵人,而今天,許多國家都將以色列視為戰略盟友”。
法新社稱,在聯合聲明中,以色列承諾暫停吞併約旦河西岸部分地區的計劃,這贏得許多國家的讚賞。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13日通過發言人對此表示歡迎,稱希望協議能幫助實現中東和平進程。不過內塔尼亞胡當天強調,行使主權的相關計劃“沒有變”,有朝一日仍然可能採取吞併行動,但必須與華盛頓“充分協調”。
阿聯酋外交事務國務部長加爾賈什13日表示,承認以色列的地位是“非常大膽的一步”,不過它阻止了以色列吞併行動這一“定時炸彈”。他坦言,這項協議只是讓吞併“停止”,並非終止。
對於阿以關係正常化,巴勒斯坦領導人13日表示“強烈反對與譴責”,呼籲立即召開阿拉伯聯盟和伊斯蘭合作組織緊急會議,並決定召回駐阿聯酋大使。巴勒斯坦國家電視台13日播放了總統府發表的聲明。聲明強調,該協議破壞了阿拉伯和平倡議,“背叛了耶路撒冷和阿克薩清真寺”,“奪走了巴勒斯坦人民的權利”。
“這是巴勒斯坦歷史上黑暗的一天。”《紐約時報》13日援引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執行委員會成員馬吉達拉尼的話説,該國沒有授權任何人來以交換條件對以色列做出妥協。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將此事描述為“對以色列佔領罪行的獎勵”,“是在我們人民的背後捅了一刀”。“願你永遠不會被‘朋友’出賣。”巴解組織執委會成員阿什拉維對阿聯酋這樣説。
國際社會的反應比較分化。德國、法國、英國、埃及、巴林等對阿以達成協議表示“祝賀”,形容它是地區和平的“重要外交努力”。而伊朗外交部14日批評該協議“可恥”。土耳其則稱,“歷史和生活在本地區的人民的良知不會忘記、也不會原諒這種偽善的行為”。據法新社報道,土總統埃爾多安14日説,有可能中止與阿聯酋的外交關係或者召回大使。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4日表示,中方樂見有助於緩和中東地區國家緊張關係、促進地區和平穩定的舉措。他強調,中方將繼續堅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爭取恢復民族合法權利的正義事業和獨立建國事業。
達成協議的背後
柯爾斯滕·豐滕羅斯曾在特朗普政府的國家安全委員會擔任海灣事務高級主管。他14日對《華爾街日報》説,阿聯酋此次冒險經過了深思熟慮——他們認為,暫停以色列的吞併行動足以平息對改善與這個宿敵關係的批評,“若沒有此條件,阿聯酋會被整個伊斯蘭世界譴責為叛徒,此事亦會成為極端分子進行招募的有力説辭”。
英國《金融時報》14日稱,阿聯酋是美國的堅定盟友,近年來,它與以色列在反制伊朗地區影響力和打擊伊斯蘭極端主義方面有着共同目標。日益奉行強勢外交政策的阿聯酋,此前幾乎不掩飾與以色列迅速發展關係。
據《紐約時報》披露,近一年來,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的負責人科恩多次秘密前往阿聯酋。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雙方合作有了新機會。摩薩德從阿聯酋採購以色列缺乏的醫療設備,通過秘密航班運送這些物資;阿聯酋病毒實驗室建設團隊搭載直航班機前往以色列。
6月,阿聯酋駐美國大使在以色列暢銷報紙《新消息報》上用希伯來語刊登題為“要麼吞併,要麼正常化”的文章。特朗普女婿、白宮高級顧問庫什納稱,這是一個“轉折點”。據美媒報道,阿以通過美國“間接”協商了大約6周,華盛頓只有有限的幾名官員知道此事。13日,特朗普多次提及庫什納,稱讚其完成了“出色的工作”。除了他,參與談判的還有蓬佩奧、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奧布萊恩、美國駐以色列大使弗裏德曼等。
美以成最大贏家?
曾長期擔任美國中東和平談判代表的亞倫·米勒形容,這項協議是“三贏一輸”,美、阿、以三國獲得外交勝利,但巴勒斯坦人“看到阿拉伯世界越來越接近以色列”,看到內塔尼亞胡損害巴勒斯坦人利益的做法正在得到獎勵。《紐約時報》稱,巴勒斯坦人感到被阿拉伯國家拋棄了,這讓他們即便沒有面對被吞併的威脅,也只能繼續困在難以維持的現狀中。
“仍有問題未解決。”英國廣播公司(BBC)14日説,人們需要關注協議內容能否全面落實,而且這並非一份能解決巴以問題的全面和平協議。不過在短期內,這對美以是有利的。特朗普如今在謀求連任上有點吃力,此事似乎能在他的帽子上增添外交羽毛。奧巴馬政府時期的巴以談判特使馬丁·因迪克表示,現在,特朗普“有了可吹噓的東西”。他13日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開玩笑説,原本想將這份協議稱為“唐納德·特朗普協議”。奧布萊恩當天聲稱,特朗普應該成為諾貝爾和平獎的有力競爭者。
BBC稱,對於內塔尼亞胡來説,他正領導一個分裂的聯合政府,且面臨貪腐指控。現在,他獲得了一項政治加分。在地區局勢上,“中東在線”網站認為,該協議使得阿拉伯國家陣營進一步分化,今後圍繞巴勒斯坦問題將出現更多不同聲音,這是以色列希望看到的。
《紐約時報》分析稱,接下來效仿阿聯酋的海灣國家或許是阿曼和巴林——前者在2018年接待了進行國事訪問的內塔尼亞胡,後者是美國政府去年宣佈“世紀協議”經濟內容舉行記者會的地方。不過最重要的是沙特的態度,受國內保守勢力影響,沙特領導人無法輕易邁出這一步。俄聯邦新聞社援引學者的話説,阿以關係正常化並不意味着以色列與整個阿拉伯世界之間建立了和平。
【環球時報駐埃及、美國特派特約記者黃培昭 林日 任重 柳玉鵬】
閲讀更多內容請參見今日出版的《環球時報》或下載登錄新版“環球TIME”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