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當孩子偷了東西,這位爸爸的做法,值得所有家長學習

由 伯國平 發佈於 綜合

前不久,讀者小雨跟我分享了一件讓他感恩多年的事。

在五歲的時候,小雨的爸爸有一天帶他去一個叔叔家做客。小雨看到叔叔家有一個玩具飛機非常好玩,經不住誘惑,偷偷放口袋裏帶走了。

但在離開的路上,他害怕起來,忍不住跟爸爸坦白了自己的行為。這時爸爸沉默了一下,小雨很害怕爸爸會當場責備並懲罰他。

沒想到爸爸沉默了一會兒,然後温和的對他説:“走,一起回去把小飛機還給叔叔吧,等爸爸再給你買一個。”

等到了叔叔那裏,爸爸解釋道:“不好意思,孩子剛才忘記把玩具還好,現在送回來。”

事情過去之後,爸爸沒有再責備他,也沒有將這件事再告訴任何人。但奇怪的是,小雨從此以後沒有再有類似的行為,他永遠記得爸爸温和的話語和鼓勵的眼神。

在這件事情上,小雨的爸爸有哪些做法很棒呢? 

首先,沒有使用“偷”這個字眼。

從始至終,小雨的爸爸沒有使用“偷”這個字眼來定義兒子的行為。這點很重要,因為根據心理學,孩子很容易受到身上各種標籤的影響,而導致行為偏差。

許多父母在孩子有不良行為的時候,都會直接用上一些“偷、搶、騙”等字眼,結果孩子真的覺得自己行為惡劣,是天性使然,所以變得越來越糟糕了。

其次,保持理性的態度。

小雨的爸爸沒有勃然大怒,也沒有長篇大論的教育孩子,只是温和的讓他意識到行為的不妥,適可而止。

有教育專家説過:兒童的父母如果能停止説教,孩子的問題能減少一半。如果父母能再少點發脾氣,那個孩子身上的問題幾乎會消失不見。

可見,家長理性的態度對於孩子更深的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並改正具有重要的作用。

再次,用行動給孩子做示範。

小雨的爸爸接下來帶他一起改正了錯誤,這點也會起到教育示範作用。因為每個孩子都有犯錯的時候,家長有責任帶他們一起糾正,給他們示範如何改正。

在這個過程中,爸爸是跟他一起回去的,讓孩子感受到父愛的温暖,給予他改正的力量和勇氣。爸爸説會給他買一個,也在告訴他自己想要什麼東西,就要靠努力奮鬥得來。

可以説,這一次糾正錯誤的行為是完美的,對於孩子來説教育意義重大。

最後,既往不咎。

還有一點很重要,事情過去之後,小雨的爸爸沒有再揪住不放,沒有再告訴其他人。這給予了孩子很大的尊重,保護了孩子的顏面,讓他們有改正的餘地。

現實中有的孩子不小心犯了一點錯,卻被父母大肆宣揚,甚至在親朋好友面前大聲批評,讓孩子丟盡了臉,有的破罐子破摔,從此故意做壞,踏上不歸路。

看了小雨爸爸的做法,各位爸爸媽媽有什麼想説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