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軍民魚水情 共建雙擁城

由 勞新忠 發佈於 綜合

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歷來都是清鎮市的光榮傳統。

過去的五年,清鎮市緊扣創建省級雙擁模範城“六連冠”目標,堅定不移把雙擁工作作為構建和諧清鎮、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增強城市軟實力的重大舉措和政治任務,高起點謀劃、高標準要求、高效率推進,積極探索軍民融合式發展之路,加強軍政軍民團結,續寫軍民共建新篇章。

擁軍優屬聚人心 共譜雙擁同心曲

多年來,一批批清鎮兒女“萬里赴戎機”“執干戈以衞社稷”楊順清式的“勇挑重擔、一往無前”的“挑夫”精神,成為清鎮獨有的精神食糧,激勵全市從歷史中汲取智慧,獲得開創未來的精神力量。

時代變遷,變不了拳拳擁軍愛民之心;歲月更迭,掩不住濃濃魚水深情。

如今,擁軍優屬在清鎮已成常態,“兩項必慰問”是擁軍愛軍的慣例。每年“八一”和“春節”期間必定慰問駐市部隊,軍地互動結下深情厚誼。

為更加密切軍地關係,在頂層設計上,清鎮市以“勤政”為先、以“情感”為線、以“服務”為本、以“制度”為綱,一盤棋統籌推進雙擁共建工作。

實踐中,清鎮市不斷完善雙擁工作市委常委會議軍、黨政聯席會議議軍、雙擁領導小組例會、市領導迎老兵送新兵等制度,實行“市委書記市長半年一調度、分管副書記季調度、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月調度”機制,通過領導帶動示範、保障支持優先、落實機構設置、建立服務體系、樹立規矩意識,建立雙擁工作的長效機制,有序推動該項工作。

與此同時,清鎮市先後成立市擁軍愛軍服務中心、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形成覆蓋市、鄉、村三級服務保障機構,夯實了陣地基礎。

始終把駐軍官兵當親人,急部隊之所急、幫部隊之所需,清鎮正不斷提升擁軍優屬的質量和水平——

把部隊基礎建設項目列入城市建設規劃,立項優先審批,土地優先劃撥,資金優先安排,費用優先減免,先後支持部隊實施武警消防中隊營區改造、駐市部隊新營區配套設施建設、雨水污水分離管道改造、電網改造等工程。

把雙擁工作與經濟發展、社會穩定、部隊建設等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做到納入規劃、納入考核、納入述職、納入評定的“四個納入”,推動工作有效深入開展;

全市完成8000餘塊光榮牌懸掛,實現“應掛盡掛,不落一户”。高調為立功受獎現役軍人家庭送喜報,不讓光榮“靜悄悄”,5年來共組織20餘次軍地送喜報,將黨和政府的温暖、榮譽傳達到社會中去,營造全市“尊崇軍人”的良好氛圍。

為做好部隊後勤保障,先後安排資金1200多萬元用於支持部隊基礎設施建設,首創退役士兵安置事業單位“有編可選”的安置辦法,全面落實有關優惠政策,優先解決現役軍人、退役軍人子女入托入學,主動為駐軍辦實事、解難事。

每一個數字、每一項政策,都是清鎮市有力支援部隊的具體體現,更是當地對駐地官兵的濃濃深情,這種“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新型軍政軍民關係,正不斷提升軍人職業吸引力和軍人家屬的榮譽感,鼓勵着廣大官兵苦練打贏本領積極投身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大業。

擁政愛民匯合力 魚水情深暖湖城

當危險出現時,總有一羣熟悉的身影衝在最前方。當羣眾需要時,總有一抹軍綠色奔赴第一線。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神州大地,清鎮市900餘名基層民兵臨危受命、勇挑重擔、迎難而上,他們或通宵達旦在各個值守點輪班堅守,或日復一日深入基層進行宣傳防控,更有“最美逆行人”奔赴前線支援湖北醫療隊……他們因在危難時刻負重前行而變得偉大與不凡。

作為雙擁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駐市部隊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主動參與地方經濟建設,在搶險救災、扶貧濟困、國防教育、促進民族團結、重大活動安保、地方民生項目建設等方面隨處可見他們的身影。

為推動國防教育深入人心,清鎮市把國防宣傳教育納入宣傳學習教育規劃、幹部教育培訓計劃、中小學教育課程和全市軍民精神文明建設內容,多層次、全方位開展國防教育工作。同時,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不斷增強全市軍民的國防觀念和雙擁意識,掀起全民國防教育的熱潮。

正是得益於良好的教育基礎,在徵兵史上,清鎮市28年27次實現徵兵無責任退兵。今年,清鎮市正按照早部署、早宣傳、早體檢、早實施的“四早”工作原則開展徵兵工作。

今年是脱貧攻堅收官之年,脱貧攻堅路上,同樣少不了駐地官兵的腳印。

暗流鎮朝陽村是市人武部的幫扶村。為改變朝陽村貧困落後舊貌,市人武部不僅通過發放幫扶資金的方式解決建檔立卡貧困户的窘境,還從源頭着手,邀請技術人員為他們進行種養殖技術和廚師技能培訓,村裏80餘人通過培訓掌握了一技之長;協調扶貧資金幫助羣眾發展肉牛、生豬養殖,進行危房改造和基礎設施建設等,該村貧困羣眾人均增收約2900元,順利實現脱貧。

數據顯示,去年以來,駐市部隊出動民兵300餘人次撲滅山體火災4次,出動民兵2200餘人次參與轄區常態化治安巡邏,出動民兵900餘人參與疫情防控,全力保障羣眾安全;走訪慰問清鎮二中、時光實驗、北大培文學校等多所學校,贈送經費物資16餘萬元;協調職能部門和多家企業建立脱貧“資金池”開展產業扶貧等工作,助力決勝脱貧攻堅。

退役軍人勇創業 軍民攜手促發展

從白手起家自主創業到帶動300餘名退役人員實現就業,退役軍人羅吉明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以創業帶動就業、以就業促進穩定”。

上世紀八十年代,從部隊退役後,羅吉明去過雲南,到過四川,當過保安司機,打過小工,辦過紅磚廠,做過預製板……幾經折騰,終究因經驗不足和資金短缺等原因創業失敗。

“當時,也有人建議我去找政府申請優撫政策,但我作為一名軍人,尤其是打過仗的老兵,就應該自食其力。”羅吉明最終還是選擇堅守初心、艱苦創業。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2015年,時逢清鎮市甄選退役軍人創業典型,羅吉明在清鎮市委政法委、民政局等部門幫助下創辦貴州恆威保安公司。

“當時,政府和人武部在場地、貨款、政策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公司才得以順利建立。但公司成立後,很快就面臨着開業的第一個挑戰,沒有業務。”回憶起當年的創業辛苦,羅吉明仍感慨萬千。

公司成立一個月後,終於接到第一單業務——需要一名保安,可公司當時並沒有資質開出保安證。為此,羅吉明只能再次向當地政府請求支援。第二天,市公安局就上門安排培訓併發出保安證,公司這才真正完成“第一單”業務。

從這“第一單”出發,保安公司業務蒸蒸日上,現已發展成為600餘人的規模,其中退役軍人佔了兩成。羅吉明説:“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把退役戰友和就業困難羣眾帶入公司,這樣既能為政府分憂,也為退役軍人解難。”

經過多年發展,羅吉明先後開辦起駕校、保安公司、汽修公司、物業公司和勞務派遣公司,他的兩個兒子在其影響下也相繼參軍,退伍後成為他創業路上的“左膀右臂”。“今年,公司打算在原有業務上繼續做大勞務派遣業務,相信隨着公司規模不斷擴大,帶動更多的退役人員實現就近就業。”羅吉明説,他也因帶動退役軍人就業榮獲貴陽市首屆“最美退役軍人”稱號。

在清鎮,像羅吉明這樣熱衷於創業拼搏的退役軍人不在少數。他們齊聚清鎮市退役軍人創業示範基地,開啓了清鎮退役軍人“創業增崗、就業增收”的良好態勢。

在大美清鎮這塊軍民魚水情深的熱土上,廣大軍民發揮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優良傳統,團結一致、勠力同心,匯聚起奮勇向前的磅礴力量。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李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