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美遭遇“羞辱性冷遇”!美提議恢復制裁伊朗, 英法德聯名對美説“不”

由 寸建宇 發佈於 綜合

  美國政府總是試圖將它的外交政策,變成世界的政策,但這次它在聯合國遭到“羞辱性冷遇”。當地時間8月20日,法國、德國、英國集體宣佈,反對美國尋求在聯合國框架內重啓對伊朗的全部制裁,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隨後痛批這3個盟友“選擇與伊朗的阿亞圖拉(伊斯蘭教什葉派的一種高級教士)站在一起,而非與美國保持一致”。“美國企圖快速恢復對伊朗制裁卻陷入外交僵局,或許是迄今為止美國將自己與世界秩序隔離開來的最生動例子”,《紐約時報》21日稱,美國此舉不但未能孤立伊朗,反而令自己陷於“局外人”的地位。與此同時,伊朗20日公佈了兩款新型導彈,一款名為蘇萊曼尼,一款名為穆漢迪斯,正是2020年1月在美軍對巴格達空襲中身亡的兩位伊朗和伊拉克指揮官的名字。中國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對《環球時報》記者説,需要警惕的是,隨着美國大選的逼近,特朗普很可能採取出其不意軍事打擊伊朗甚至轟炸伊朗核設施等激烈手段。

  歐洲“站在阿亞圖拉一邊”

  “華盛頓在國際舞台陷入孤立”,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1日報道,美國試圖恢復對伊制裁,盟友和敵手都表示拒絕。蓬佩奧20日前往紐約聯合國總部,通知安理會美方將啓動恢復聯合國對伊制裁程序。他説,伊朗違反了伊核協議,根據聯合國2231號決議,美國完全有權啓動對伊朗的“快速恢復制裁”機制。

  英法德外長20日晚發表聯合聲明稱,美國自2018年5月退出伊核協議後,“不再是協議的參與方”,三國已向安理會表達了立場,反對美國根據安理會第2231號決議發出的通知。蓬佩奧隨後表示,“除美國外,沒有任何國家有勇氣和信念提出一個解決方案。他們選擇站在阿亞圖拉一邊”。

  中國和俄羅斯也對美國提出批評。20日,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表示,美方的要求於法無據,於理不通,純屬一場自我設計的政治表演。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表示,絕大多數安理會成員國認為美國沒有資格恢復制裁,而且美國“註定要失敗”。

  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20日表示,美國此舉是“荒謬的”。俄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斯盧茨基稱,美恢復對伊朗制裁的聲明超出了國際法的所有規範,伊核協議的所有參與者都必須聯合起來反對美國這種“恬不知恥的霸權行為”。據俄新社21日報道,俄羅斯請求聯合國安理會21日召開會議討論美國試圖恢復對伊朗制裁問題,但美國反對召開本次會議。

  蓬佩奧20日在接受美國福克斯新聞台採訪時被問:如果中俄拒絕重新實施聯合國對伊朗的制裁措施,美國會否制裁這兩國?他回答説,將對違反國際制裁的“所有國家”實施制裁。

  伊朗新導彈命名“蘇萊曼尼”

  《華爾街日報》21日稱,隨着美國啓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由15個成員國組成的安理會其他成員國有10天時間來提出並通過一項否定美國此舉的決議。在上週五安理會對美國提出的關於伊朗武器禁運決議草案的投票中,法英投了棄權票,中俄投了反對票,非常任理事國德國也投了棄權票。法廣新聞網20日稱,“遭到羞辱性冷遇的美國,又選擇開啓另一項爭議性程序”。20日,伊朗常駐聯合國代表拉萬奇表示非常有信心“美國將再次在安理會遭受失敗”。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也就此“敦促美方不要再一意孤行,冒天下之大不韙,否則必然再次碰壁”。英國《金融時報》21日稱,一名歐洲外交官表示,這有可能開創一個“先例”,即多數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通過拒絕恢復制裁伊朗而“無視美國”。

  伊朗外長扎裏夫20日與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通了電話。他警告美國這種行為將破壞國際機制、損害安理會的信譽,“伊朗希望秘書長和安理會成員國完成他們的合法義務,對抗美國這種流氓行徑”。

  8月20日是伊朗“國防工業日”,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伊朗的國防能力已經從全球第23位上升到第14位,但伊朗從不侵犯其他國家,不會改變基於“防禦和威懾”原則的軍事策略。當天魯哈尼通過視頻為伊朗新研製的兩款導彈舉行了揭幕儀式,這兩款導彈分別以今年1月被美軍暗殺的伊朗高級將領蘇萊曼尼和伊拉克高級將領穆罕迪斯的名字命名。其中,代號為“烈士卡西姆·蘇萊曼尼”的彈道導彈射程接近1400公里,代號為“烈士阿布·邁赫迪·穆漢迪斯”的巡航導彈射程為1000公里。當天魯哈尼還正式啓動了伊朗國內第一條渦輪噴氣發動機生產線,將為伊朗首款自主研發的四代戰機“科薩爾”生產發動機。

  美國CNBC網站21日評論稱,正值德黑蘭與美國及其中東盟友的關係處於新一輪緊張中,伊朗展示新型導彈,表明伊朗已開發出能力和射程能夠威脅和震懾整個中東地區的武器,“此舉可能使華盛頓感到不安”。

  阿拉伯國家保持沉默

  在伊核問題上,英法德其實一直與美國不同調,但歐洲盟友在安理會公開地不給美國國務卿面子還是比較少見的。“這説明歐美矛盾的加深”,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孫恪勤2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説,最近特朗普政府一些做法讓歐洲很反感,比如不商量一聲就從德國撤軍,還有逼歐洲在對華問題上選邊站等。美歐雖然同屬西方陣營,但在涉及自己獨立的利益時,歐洲國家也不會事事都順着美國。不僅是在伊核問題上,最近“北溪-2”項目,20多個歐洲國家聯合起來對美國説“不”,其實就是個信號。而在防疫問題上,歐洲至今都沒有向美國開放邊界。

  美媒顯然不滿意政府在伊核問題上的表現。美國《國會山報》20日稱,特朗普在4年前的競選活動中聲稱,他將利用自己的談判技巧,提出一項“更好的協議”,防止伊朗擁有核武器。但是他把我們帶到了這樣一條道路上:破壞現有的協議,然後什麼都不做。事實上,情況比這更糟。特朗普政府還計劃在伊朗問題上拋棄聯合國。密歇根大學歷史學教授科爾20日表示,美國的盟友英法德加入中俄,強力拒絕美國恢復制裁伊朗的企圖,讓特朗普“煢煢孑立”。英法德的聯合聲明是對美國的一種更強硬的立場,也是一種更有力的指責。他説,蓬佩奧羞辱英法德“與阿亞圖拉並肩作戰”,勢必進一步激怒美國的盟友。科爾説,狂野而古怪的特朗普政府完全有能力宣稱已恢復對伊朗的國際制裁,即使沒有人贊同華盛頓的説法,“但這只是一種政治表演”。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地緣戰略與安全專家奧特曼21日對《紐約時報》説,“特朗普正在推着我們的盟友制衡我們自己。我無法想象,為什麼他會在聯合國故意輸掉這樣一場戰鬥。”

  美國彭博新聞社21日稱,在特朗普政府即將在聯合國就快速恢復制裁伊朗再次攤牌之際,面臨伊朗最大風險的阿拉伯國家卻不見蹤影。考慮到伊朗對其鄰國“明確而現實的危險”,人們可能認為這些國家的領導人會積極遊説安理會成員國,幫助美國確保德黑蘭不會得到更先進的武器。但是,除了海灣合作委員會發表了一份呼籲延長對伊朗武器禁運的聲明外,沒有任何阿拉伯國家對美國的努力給予公開支持。“在很大程度上,阿拉伯的緘默代表着蓬佩奧在動員盟友支持美國事業方面的外交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