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人在網上發佈了一篇“天津爬樓攻略”,所謂“爬樓”,就是到高層建築的天台等地拍攝風景照片的辦法。一方面,該“攻略”因為法律、安全的等問題引來揚子晚報、北京青年報、燕趙晚報(人民網有轉載)的批評;另一方面,廣州日報今天發佈的視頻對爬樓持正面態度,絲毫未提違法的問題。
無獨有偶,一個月前,討閑也跟拍了一個廣州的爬樓團隊,但是到了採訪階段,這個團隊卻拒絕了採訪,終止了這個計劃。所以,“爬樓”到底有多敏感,讓這個團隊不願曝光?
你看過在高處俯瞰城市的漂亮照片,卻未必想過這些照片是怎麼拍攝出來的。其實對於風光攝影師來説,爬樓不是秘密,甚至是必修課,有專門的爬樓網站,各個城市有哪些高樓(包括在建的),有多少層、多少米高,都有收錄。
因為照片要在城市的高樓裏拍攝,而高樓通常是不對外開放的寫字樓或住宅,所以有了“爬樓”這個行為:為了混進高樓,無所不用其極,這正是“爬樓”受爭議之處。
比如要與大樓的保安大叔鬥智鬥勇,就是爬樓第一課,有人跟保安玩躲貓貓,有人直接帶上一條煙。
討閑跟拍的爬樓團隊,幾個人都是95後,他們試過在下班時間後,留在寫字樓的樓頂熬通宵,不然你以為那些城市日出的照片是哪裏來的?
他們也有自己的原則:不做違法的、危險的事。
但難免會有人做過違法、危險的事(比如撬鎖、翻窗户、跨越護欄)。不難想象,這些“極端派”正是爬樓分子最高調的一羣,他們故意站在危險的地方自拍,然後發上網(比如“天津爬樓攻略”),對於一些違法、危險的行為,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不要拿社會的安全,作為你裝×的工具。”討閒跟拍一位爬樓成員如是説,説的就是寫“天津爬樓攻略”的那一類人吧。
幾年前,廣州可以爬的樓要多一些,現在很多高樓加強了安保,“極端派”算是一個原因。這個“温和派”爬樓團隊,會覺得自己被誤傷了。
所以他們從不公佈拍照的高樓,也不能露出高樓的任何角落(比如發自拍),不然此樓可能會被物業發現,加強安保,不讓再爬,俗稱“毀機位”;爬樓小隊之間也不會告訴對方自己爬的樓在哪裏(不過行家應該可以根據照片自己判斷吧);包括在幾番討論後,他們最終決定不接受採訪,仍是出於“不想曝光”的考慮。
但即便如此,“温和派”爬樓還是有法律上的風險,進入不開放的地方,或者在關閉時間逗留,算不算非法闖入?
爬樓拍來的照片,可以通過商業授權獲利,或者為攝影師建立個人品牌,所以爬樓相對於一個小小的創業項目了。正因為有利益驅動,爬樓屢禁不止;但是,如果沒有爬樓,一個城市的風景就會少了很多記錄。
也許可以出台相關政策,讓爬樓規範化。類似無人機登記、街頭藝人證那樣,頒發許可證,由專門的單位管理。這樣,危險裝×的行為就會得到遏制,那些善良的爬樓團隊也不用那麼遮遮掩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