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張弘:西方伺機“插足”俄白關係

由 終廷花 發佈於 綜合

一切正如選前許多媒體預料的那樣,8月10日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以超過80%的選票順利連任。幾位年輕的候選人仍然無法真正撼動盧卡申科在白俄羅斯社會長期積累的政治威信。透過這場大選的前前後後,可以看到白俄羅斯與俄羅斯及西方之間關係的微妙變化。

首先,西方國家相對温和的表態和理性的反應讓人驚訝。

大選正式結果公佈以後,白俄羅斯國內反對派的支持者就質疑大選的公正性,紛紛走上街頭髮動大規模的抗議遊行。據白俄羅斯政府11日公佈的信息,選舉結果公佈後,約3000名示威者被捕。從媒體的報道看,這些抗議者大部分是親西方人士。

可以説,西方過去一直不滿盧卡申科的執政,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甚至將其稱作歐洲最後一個“獨裁者”,美國和歐盟因此對其實施經濟制裁和外交孤立。但是,美國和歐盟對於此次選舉結果的表態不同以往,目前的反應可以稱得上較為温和與理性,還為盧卡申科留有一定的餘地。例如,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敦促明斯克“確保準確計算和公佈選舉中的選票。”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則一方面聲稱,白俄羅斯的總統選舉不自由和不公平;另一方面則強調,鎮壓抗議不可接受,在堅持美國傳統的價值觀立場之餘,不忘呼籲白政府保持理性,避免街頭局勢失控。

其次,西方媒體選前不斷突出報道白俄羅斯與俄羅斯之間的矛盾。

在當地時間8月10日選舉結果揭曉不久,俄羅斯總統普京就向盧卡申科致賀電,祝賀他再次當選總統。但是西方強大的媒體輿論機器,卻在過去一段時間接連突出報道“昔日堅定的兄弟盟國”——俄羅斯對此次選舉的態度發生轉變。例如,在選舉前,白俄羅斯強力部門抓捕了30餘名“意外滯留明斯克”的俄羅斯僱傭軍。西方媒體追蹤報道稱盧卡申科直指這些俄羅斯僱傭軍進入白俄羅斯就是為了破壞8月9日舉行的大選。但克里姆林宮方面予以否認,並公開要求白俄羅斯釋放過境的俄羅斯僱傭軍。另外,白俄羅斯此次大選前一位候選人選擇了流亡莫斯科,西方媒體評論稱“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再次,選後的俄羅斯表態微妙,給了外界一些遐想的空間。

自盧卡申科執政以來,莫斯科是其堅定的盟友,不僅提供經濟援助和安全合作,還堅定地肯定白俄羅斯的選舉政治,支持盧卡申科穩定政局的舉措。俄羅斯一直反對西方對白俄羅斯的政治干涉和批評。盧卡申科也投桃報李,在外交上奉行親俄立場。

但客觀説,從盧卡申科選前在涉俄問題上的一些表態能看出對莫斯科的抱怨和不滿。而此次選舉結束後,普京除了一方面在第一時間向盧卡申科表示祝賀,另一方面也表達了對街頭抗議可能失控的擔憂,呼籲保持政治穩定。莫斯科對抗議者少有的未加點評,顯然也在為局勢發展留有餘地。

外部地緣政治環境變化,令選後的白俄羅斯對外關係發展有着至少三個“觀察點”。

第一,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白俄羅斯經濟面臨較大不確定性。白俄羅斯是一個出口導向型國家,其經濟極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眼下,疫情使白俄羅斯經濟陷入嚴重停擺,截至7月1日白俄羅斯有 526億盧布(約合人民幣1495億元)的外債,比年初增加78億。只有對經濟機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才能引領國家新一輪發展,白俄羅斯會引入美歐的幫助嗎?

第二,在這次大選前,俄白關係出現“裂痕”,白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卻出現新變化。今年初,新冠疫情在全球暴發前夕,蓬佩奧快速訪問了幾個前蘇聯國家,其中就有白俄羅斯,之後立馬派遣美國駐白俄羅斯大使,恢復了與白俄羅斯的外交關係。此外,盧卡申科去年底訪問奧地利時指出,“歐盟成為白俄羅斯的政治夥伴和重要的投資者”,以此拉近與西方的關係。

第三,白俄羅斯與美國及西方關係恢復正常化,必然會引起傳統盟友俄羅斯對白外交政策的不滿。盧卡申科此前拒絕了俄白聯盟實質性一體化的建議,這對莫斯科的耐心也是考驗。(作者是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