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心理學:漂亮老婆總有人打主意怎麼辦?

由 夏侯依絲 發佈於 綜合

  人人皆有愛美之心。長得漂亮的女人,即便是結婚之後,也不乏有人會打主意。

  因此有人會困惑,如果自己妻子太漂亮,總有人想暗中挖牆腳怎麼辦?自己到底能不能守住這段婚姻?

  與其一味的為這個問題擔心,不如換一個角度想想,在一段親密關係中,怎樣才能維護和諧與穩固呢?

  自己老婆長得漂亮,本來是一件好事,如何繼續維持這種美好的局面呢?

  一、愛情的三元論

  正如俗語中所言“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只有當你們兩人之間的感情出了問題時,別人才會有機可乘。

  只要你們之間感情足夠牢固,就算別人總打歪主意,他也是沒什麼機會的。

  要想維護好這種婚姻關係,我們不妨看看,在一段良好的親密關係中需要有哪些成分?

  前人許多研究表明,斯滕伯格提出的“愛情三元論”是目前認可度較高、且對親密關係有良好預測指標的理論(Graham & Christiansen, 2009)。

  該理論指出,親密、激情、和承諾這三個元素構成了我們的愛情。如果有一個因素缺失,都可能會對感情造成負面影響。

  而最完美的愛情,便是這三者皆有。

  所以説,只要做好了這些,你們兩個人的感情自然是不會變質了,即便老婆始終不乏追求者,別人也不會有機可乘。

  還有一個關於愛情的有趣理論,便是“匹配假説”(Kalick & Hamilton, 1986)。該假説的核心觀點認為,在外貌吸引力上大致匹配的男女,更有可能互相選擇作為伴侶。

  雖然傳統意義觀點認為,那些身體吸引力較高的人,不論男女,都更可能發展愛情關係。

  而匹配假説告訴我們,成為伴侶的兩個人往往有着更多的相似性,也就是説你們在外貌的差別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大。

  即便妻子更漂亮,你們在其他方面,例如生活經歷、受教育水平、三觀和愛好等總有一些相似之處。這些也是最開始促使你們走在一起的原因。

  所以當你感到擔心和焦慮的時候,不要忘了最開始為什麼在一起,既然她選擇了你,就説明你有你的優點,只不過沒有體現在外貌上而已。

  二、進化學的觀點

  在進化心理學的觀點中認為,男女在擇偶的過程中是存在性別差異的。

  巴斯等人的研究發現,全世界的人們在擇偶過程中普遍比較重視相互的吸引力、親和力,還有聰明程度、情緒穩定性這些指標。

  但對於男性而言,他往往更重視外貌吸引力;而對於女性而言,則會更加重視對方的社會經濟地位、以及會給到自己和後代多少資源。

  這些進化學上的先天差異,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着我們的行為決策,但都是出於對生存和繁衍的優勢最大化而形成的。

  從這個角度來説,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有的很漂亮的女人和長相一般的男人結為了夫妻。

  畢竟男女雙方看重的點不一樣,也沒必要這樣直接去比較。

  當然這也側面解釋了為什麼女人長得漂亮,即使結婚了也不乏追求者。因為進化論的觀點認為,進化決定了人們的行為傾向於增加繁殖的成功率。

  也有證據表明,由於年輕漂亮的特質與優秀的生殖能力有着密切的關係,男性比女性對這些特質更感興趣。

  三、良好親密關係的維持

  不管出於什麼原因,當你開始顧慮這個問題的時候,説明你感受到了不安全感,對這段婚姻關係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在這個時候,及時向自己妻子溝通是最好的選擇。

  首先,你要知道自己產生這種心理是很正常的。

  畢竟老婆確實長得漂亮,有人打主意可以理解,但你現在是她的丈夫,有着更多的主動權。

  那麼,真誠的跟老婆溝通,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一起面對這些問題,相信老婆也能理解你的心情。

  相反,如果你總是偷偷的生悶氣,動不動就疑神疑鬼,反而會加劇你們之間的裂痕。

  舉個極端的例子,明明自己老婆沒動其他心思,丈夫卻不停懷疑、反覆質問,換做是誰都會受不了。

  可能妻子會想,他既然這麼不信任我,還總是責怪我,那麼我為什麼不去和喜歡我的追求者在一起?

  這樣一來,本來彼此之間沒有什麼隔閡,現在反倒越鬧越大,使得婚姻關係岌岌可危。

  總之,心平氣和的溝通是最好的解決途徑,這個時候只要你們相互信任,願意共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就不可能被其他追求者挖牆腳。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羣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Graham, J. M. , & Christiansen, K. . (2009). The reliability of romantic love: a reliability generalization meta゛nalysi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6(1), 49-66.

  Kalick, S. M. , & Hamilton, T. E. . (1986). The matching hypothesis revisite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1(4), 673-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