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京玉情”灑滿玉樹大地
青海日報
北京第四批援青醫療團隊到玉樹州治多縣養老院看望老人。 青海日報記者 朱雨薇 陸廣濤 攝
累計投入對口支援資金26.6億元,不斷為玉樹的城市建設添磚加瓦;助力全州12.97萬貧困人口脱貧,玉樹一市五縣順利完成摘帽任務……
一組組令人驚歎的數字背後,是北京援助青海省10年間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及時轉變思維模式,用“造血”代替“輸血”,從而不斷激發出玉樹發展的內生動力,引領玉樹向着更好的明天闊步前行的生動實踐。
10年來,北京玉樹兩地的“京玉情”隨着一批又一批“北京親人”的到來而愈加濃厚; 10年來,北京青海玉樹指揮部從走進玉樹到帶領玉樹“走出去”,將玉樹帶上了一個更廣闊的舞台;
10年來,北京的援玉之手,不僅深刻改變着當地的民生、醫療、教育等領域,還連接起兩地深厚的“京玉情”……
產業援玉:走出玉樹的特色脱貧之路
説起剛到玉樹時的印象,玉樹州治多縣縣委常委、副縣長謝智剛頗有感觸地説道:“玉樹有着美好的風光,也有着康巴藏族特色的文化產業,但沒能很好地走出雪域高原,是一種遺憾。”為此,一批又一批援青幹部運用自身的資源優勢,引進現代化理念,用“產業 科技”的新模式,不斷對接“京玉”雙贏新項目,更好地與當地羣眾合力攻堅、攜手奔小康。
在治多縣,援青幹部以畜牧業這一當地支柱型產業為依託,形成了“政府 企業 金融 合作社 牧户”的產業發展模式以及“企業 產業、電商、創業、就業、入股、合作社”的“企業 ”的扶貧模式,在帶領當地犛牛“走出去”的同時,也給予了當地牧民更多的就業機會,走出了一條具有當地特色的脱貧之路。與此同時,北京還投入了8396萬元支持玉樹市巴塘犛牛奶酪加工基地、稱多縣稱文鎮飼草料加工廠等90家農牧企業擴大規模,從源頭上帶動玉樹農牧業產業化、多元化發展。
此外,治多縣充分挖掘當地的藏區特色,發揮駐青幹部優勢,協調北京市豐台區區委宣傳部出資150萬元, 排演豐台區與治多縣攜手奔小康的舞台劇《幸福交響》,講述了豐台區與治多縣兩地攜手奔小康的動人故事,以此不斷提升當地文化輸出的軟實力。
北京市政府還引導首農集團、首旅集團兩家優質企業與玉樹州政府聯合組建青海首農玉樹供應鏈發展有限公司和玉樹州京玉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為玉樹的旅遊文化產業開了“小灶”、支起了“京玉”雙贏的“大鍋”。
如今,在北京支援玉樹的“產業幫扶”模式下,全州12.97萬貧困人口脱貧,玉樹一市五縣順利完成摘帽任務,越來越多的牧民臉上洋溢起幸福的笑容。
醫療援玉:“1 1 5”模式下的“健康玉樹”
北京援助玉樹醫療的歷史由來已久——從1971年北京鼓樓醫院響應國家支援邊遠地區的號召,搬遷至玉樹開展醫療幫扶工作;到2011年推進“京玉”兩地醫療幫扶向縱深發展、加快“大美青海,健康玉樹”建設步伐而再次派遣援青幹部到玉樹州醫院開展對口幫扶工作,至今已有四批援青幹部人才先後來到玉樹。特別是從2016年8月第三批援青團隊開始,北京專門派出了由1名州人民醫院掛職院長、1名州衞健委掛職副主任和5名醫生組成的“1 1 5”援青醫療隊,正式拉開了組團醫療幫扶的序幕。
在“1 1 5”的組團醫療幫扶模式下,玉樹州人民醫院先後成立了感染性疾病科、骨關節診療中心、包蟲病診療基地、危重兒童新生兒救治中心、眼科中心等14個新學科,開設了6個新病區,開展了168項新技術、新業務。地震後醫院接受捐贈的2200萬元醫療設備也得到了充分利用,原先在玉樹無法治療的疾病,現在不出玉樹就能得到有效診治,節省了百姓外出就醫的人力、物力和經費壓力。 同時,“1 1 5”組團醫療幫扶模式充分利用北京專家的專業技術特長,實施“手拉手”“結對子”“傳幫帶”計劃,努力打造了一支梯隊合理、技術精湛、人員穩定的醫療人才隊伍,累計培養各類業務骨幹132人,為玉樹打造了一支帶不走的高原醫療隊。
醫者,不僅治病,更在醫心。北京第四批援青醫療團隊領隊、玉樹州衞生健康委副主任、州人民醫院院長郭勇談到在玉樹的點點滴滴時,動情地説道:“自玉樹地震後,十年過去了,我們就跟親人一樣,已經融入進了玉樹的生活,會主動學習一些藏語、生活方式、唱藏歌、跳藏舞,從生活上和藏族同胞拉近。玉樹人民對北京人民的尊敬、友善讓我感受到愛是相互反饋的!”
教育援玉:開辦具有高原特色的高職教育
教育援玉是地震發生十年來北京對口幫扶玉樹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北京教育援玉具體從“智力援玉”“教育機會援玉”“項目援玉”三方面展開。10年間,北京向玉樹連續選派近30名教育幹部人才,為玉樹教育發展直接提供智力支持。
這些幹部人才長年投身於玉樹的教育事業,努力提升玉樹教育教學水平。
“教育機會援玉”則主要通過“異地辦班”和開展師生交流交往等形式為玉樹師生提供接觸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10年來北京先後投入1.9億元幫助玉樹在內地學校舉辦玉樹班,截至2019年底,在校的各類異地辦班學生總人數為6200餘人,玉樹州內有1萬餘名學生直接受惠此項政策,接受優質教育。
“項目援玉”主要以項目化的形式,幫助完善教育基礎設施和改善育人環境。震後10年來,北京共安排26個項目總資金達2.7億元對玉樹教育領域予以支持,項目覆蓋了從學前教育、中小學教育到職業教育、技能培訓等州上所有的教育形態,並主要向邊遠鄉村、邊遠農牧區傾斜,全方位幫扶玉樹地區持續改善育人條件。
北京第四批援青教育團隊領隊、玉樹州教育局副局長兼八一職校校長劉建新在談到下一步幫扶計劃時説,“要深入系統加強學校內涵建設,緊緊圍繞職業教育所承擔的社會職能和學校的發展服務來辦學,將八一職校的專業建設與玉樹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緊密結合起來,更好地服務區域建設人才需要,更好地保護和傳承當地的康巴文化,下一步還將設置康巴藏族文化特色專業羣,並在此基礎上不斷集聚辦學的人、財、物資源,不斷積累八一職校的辦學實力,為玉樹州辦更高層次的教育不斷夯實基礎積蓄力量!”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隨着玉樹全面脱貧摘帽,北京對口支援玉樹的旅程又開啓了新的征程。無論兩地相隔多遠,10年“京玉情”早已灑滿玉樹大地的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