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撤退的並不是莫迪,而是國會不想與華開戰,多位專家指出問題
在雙方發生衝突以後,印度各地爆發了幾場抗議活動。抗議者呼籲對中國發動“經濟戰”。之後局勢一度陷入緊張,今天也正是雙方第四次會晤的日子。
在這樣的局勢下,印度專家稱: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咄咄逼人的做法符合印度公眾的情緒,但還不至於讓印度與其擁有核武器、經濟實力強大的鄰國爆發全面戰爭。
據(EurAsian Times)早些時候報道,雙方在邊境發生了過去45年來最嚴重的對峙。這兩個鄰國的軍隊在加爾萬山谷的實線發生衝突,造成20名印度士兵死亡。在印度國家安全顧問阿吉特·多瓦爾(Ajit Doval)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進行了電話交談,並通過其他外交渠道後,邊境緊張局勢才有所緩解。
莫迪想戰誰知印度總理莫迪出人意料地訪問了實控線附近的軍隊,並對中國發表了含蓄的評論,稱“擴張主義時代結束了”。“歷史見證了擴張主義軍隊要麼失敗,要麼被迫回頭,”莫迪在拉達克對士兵們説。“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秘書長劉宗義表示:“莫迪不會讓民族主義狂熱把印度帶入與中國的戰爭。他想利用這種民族主義情緒,但他也擔心這可能造成的後果。”
尼赫魯大學研究中國問題的教授孔達帕裏(S. Kondapalli)
分析人士還認為,印度人民黨(BJP)自2014年上台以來,就使莫迪獲得更多的軍隊管理權,並給予軍隊更大的自由度。尼赫魯大學研究中國問題的教授孔達帕裏(S. Kondapalli)表示,在1962年末短暫的邊境戰爭之後,印度國大黨尋求改善與中國的關係,這意味着要對軍方進行嚴格控制。
孔達帕裏還説:“國會總是很有説服力,會要求軍方不要在邊界上這樣或那樣做,因為這會激怒中國。”
印第安納大學的政治學教授甘古利(Sumit Ganguly)
他説,莫迪和印度人民黨代表了一種以印度教為中心的意識形態,遠離了半個多世紀以來定義印度的世俗和多元民族主義。
去年8月,印度取消了克什米爾的特殊地位,該地位給予北部穆斯林佔多數的邦很大的自治權。甘古利説,印度人民黨以印度教為中心的民族主義影響了印度處理與中國問題的方式,因為有爭議的邊界在克什米爾。
那時候,莫迪和印度人民黨指出,鄰國巴基斯坦支持該地區的分離主義穆斯林叛亂分子,從而證明取消克什米爾的特殊地位是合理的。這肯定是不可能的,取消了克什米爾地區的特殊地位,就相當把克什米爾歸為實際的聯邦土地,歸印度所有。巴方不可能認為這件事是合理的!
甘古利認為,由於印度有大量的穆斯林少數民族,而巴基斯坦是穆斯林的家園,把穆斯林描繪成巴基斯坦很容易激起一定程度的民族主義熱情。
“而在中國,激起類似的民族主義要困難得多,因為印度的華人社區非常小,但這並不意味着莫迪沒有嘗試,”他説。
“中國的軍事實力幾乎是印度的四倍。孔達帕裏表示,即使在6月15日之後,印度人民黨也從未想過將爭端納入到與中國邊境幾公里外的領土防衞範圍。
總的來説,就是老仙想搞事情,國會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