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本傑明·巴頓奇事》中,父親在寫給女兒的信上説:
“希望你能看見讓你大吃一驚的東西,希望你會有前所未有的感受,希望你能結交有着不同觀點的他人,希望你的生活令你驕傲。如果你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希望你有勇氣,一切從頭再來。”
這種人生態度值得嘉獎,然而,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在某些時候,我們並沒有從頭再來的機會。那些被輕易蹉跎了的時光,那些漫長人生中無法抹去的遺憾,往往讓我們感到無所適從。
石黑一雄的小説《長日將盡》就探討了如何面對人生的蹉跎與遺憾這個問題。
小説以英國管家史蒂文斯的視角,講述了時代大背景下個人生活的浪費,平靜剋制的敍述中,隱含了巨大的悲劇意味,但史蒂文斯積極的人生態度,又使得小説有了一種樂觀主義情懷,為無可慰藉之人提供了慰藉。
作者石黑一雄是日裔英國作家,與V.S.奈保爾,薩爾曼·拉什迪三人並稱為後殖民時代“英國移民文學三傑”,2017年,因“其巨大的情感力量,發掘了隱藏在我們與世界聯繫的幻覺之下的深淵”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長日將盡》是他的第三部長篇小説,榮獲1989年度的布克獎。這部小説問世之後,石黑一雄才真正引起了國際文壇的關注。1993年,小説被改編成電影《告別有情天》,獲得了多項奧斯卡獎提名,成為影史經典。
本文將從《長日將盡》書寫人類普遍性困境的主題、不可靠敍事手法中隱含的悲劇意味以及“向生而生”的人生態度三個方面,探討如何面對人生的蹉跎與遺憾。
一、 小説主題:書寫人類普遍性的蹉跎困境
《長日將盡》以主人公史蒂文斯的視角,講述了他駕車在英國西南部地區進行六天的長途旅行中的回憶與思考。
小説改編的電影《告別有情天》劇照
史蒂文斯曾經是英國貴族達林頓家族的管家,在一戰到二戰期間,他見證了達林頓府成為影響大英帝國大政方針的權力中樞,也為各國的權貴名流提供了高水準的服務。
史蒂文斯認為,達林頓勳爵是個具有高尚品德、關心人類命運的紳士,為他工作,充分實現了自己的職業理想。
達林頓勳爵關心公平正義,他認為一戰後簽訂的《凡爾賽和約》嚴重損害了德國的權益,此後十幾年間,他多方奔走,力圖減輕對德國的制裁。一開始,他得到了不少政要的支持,德國的處境也有了相應的改善。然而,20世紀30年代,德國納粹政權上了台,達林頓勳爵沒能認清它的實質,依舊為德國説話。
二戰後,公眾認為支持德國的達林頓勳爵是法西斯政權的幫兇,對他提起了訴訟,他聲名狼藉,最終自殺而死。達林頓府被賣給了美國人法拉戴先生,史蒂文斯也有了新的僱主,他這次旅行,就是在法拉戴先生的支持下才成行的。
在旅途中,史蒂文斯經常聽人們提起達林頓勳爵,儘管史蒂文斯一再宣稱,他認同勳爵的功績,人們誤解了他。然而,當人們批評勳爵時,史蒂文斯不僅沒站出來為他説話,反而多次否認自己為他工作過。
這種下意識的行為,讓史蒂文斯開始反思,在一次次拷問內心之後,史蒂文斯終於承認,達林頓勳爵確實犯了錯誤,而自己引以為傲的職業生涯,也因此變得毫無價值。
這個認知,對史蒂文斯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他的人生信念崩塌了。
為了恪守管家的職責,為了成就偉大的事業,他犧牲了很多東西:沒能為父親養老送終,親手推開了喜歡的女子,日復一日地困在大宅院裏,謝絕了尋常生活的幸福。在此之前,成功的事業還可以給他安慰,而一旦認識到,自己不過是納粹邪惡政權的幫兇,他的人生,彷彿成為了一片虛空。
《告別有情天》劇照
作者石黑一雄曾説,他寫《長日將盡》的出發點是想書寫:
“你是如何為了成就事業而荒廢了你的人生,又是如何在個人的層面上蹉跎了一輩子的。”
在石黑一雄早期的創作中,“蹉跎”是他經常書寫的主題,小説裏的主人公,往往都是有堅定信念和遠大目標的人,他們在自己的領域內兢兢業業地工作,但到了人生的暮年,才猛然發現自己走錯了方向,虛度了光陰。
有學者將其稱之為“積極的蹉跎”:個體的人生態度是積極的,因為一些不可避免的原因,最終走向了不那麼悲慘的結局。
在石黑一雄看來,這是一種普遍性的人類困境:理想和希望總是給人以鼓舞,但由於狹窄的視野、錯誤的選擇、盲目的輕信等原因,最終造成了人生的浪費。
史蒂文斯有理想,有情懷,意志也足夠堅強。他一生為了成為偉大的管家而努力,但他堅持了一個錯誤的信仰,也就使得他幾十年的追求,顯得極為可笑,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失去的東西,遠比他得到的多。
到了暮年,史蒂文斯頻頻回顧過往,尋找“失去”的人生,最終發現了那些蹉跎與遺憾,這種悵惘而無可奈何的情緒,常常引起人們深刻的共鳴。
二、獨特的敍事手法:不可靠敍述中隱含的悲劇意味
史蒂文斯是個信念堅定的人,對於其一生奉行的準則,有着極為牢固的信心。因此,要承認自己蹉跎了一生,對他來説並不容易。
絕望的達林頓勳爵
《長日將盡》採用的,是石黑一雄一貫的創作手法:以“回憶”作為敍述策略,以主人公第一人稱的角度講述人生經歷。這種敍述顯得很真實,也讓我們對故事的真實性抱有信心。
然而,恰恰是我們給敍述者的這種信任,使得他有機會玩弄文字遊戲,有意迴避,掩蓋真相。
不可靠敍事是這部小説在敍述上最大的特點。石黑一雄安排他的主人公史蒂文斯當了個不可靠的敍述者,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他模稜兩可,遮遮掩掩,讓讀者無法把握事情的真相。
當我們跟隨史蒂文斯一步步走過他的人生道路,走進他的內心深處以後,終於發現,在他這種自欺欺人的行為之下,潛藏着的,是巨大的悲劇意藴。
1、史蒂文斯對父親的過世,一直意難平
父親摔倒
史蒂文斯談起過世的父親時,總是極力渲染他作為一名管家的偉大成就,並宣稱,父親樂意看到自己在工作中盡職盡責,恪守管家的職業道德。
然而,從史蒂文斯零散的言語中,我們可以看到,父親一生忙於工作,忽略了兒子,兩人見面的機會很少,也幾乎沒有話説。
父親中風後,意識到自己的日子不多了,試圖跟史蒂文斯談心,希望獲得他的諒解。可是,當時達林頓府正在舉行一個至關重要的會議,史蒂文斯敷衍了幾句,就趕緊去工作了。
就在那天晚上,父親過世了,史蒂文斯沒能見他最後一面,那些沒有説完的話,也沒有機會再説了。
在史蒂文斯看來,這天晚上是他人生的轉折點,是他真正成長為一名成熟的管家的重大時刻。因為,作為一名管家,他全身心化入了他的職業角色,絕不為外部事件所動搖,真正嚴守了這個職業的“尊嚴”。
然而,即便史蒂文斯以此來安慰自己,他心裏是非常遺憾的。他對父親最深刻的記憶,是父親年老體弱、無法勝任工作之後,獨自在大草坪上躑躅的身影。那時,史蒂文斯沒有去寬慰父親的失落,就在那之後不久,父親為了逞強,很快就摔倒在地,中風過世了。
史蒂文斯足夠冷靜剋制,把親情排在了工作之後,永遠失去了彌補的機會。他以工作上的成就來掩飾自己的遺憾,但不經意間流露出的情緒,卻暴露了他內心的悲傷。
2、史蒂文斯愛着肯頓小姐,卻親手把她推離了自己身邊
1956年,史蒂文斯收到了肯頓小姐的來信,這時,距離肯頓小姐嫁人離開,已經過去了20年。肯頓小姐在信中説,她和丈夫吵架,已經分居了。
史蒂文斯當即決定,要去見肯頓小姐。其實,這麼多年裏,史蒂文斯一直對肯頓小姐念念不忘,他不願承認她已經嫁人的事實,堅持不稱她為“本恩太太”;在肯頓小姐搬到康沃爾郡定居後,史蒂文斯還將一本描寫康沃爾郡的書讀了一遍又一遍,幾乎到了滾瓜爛熟的地步。
肯頓小姐這次的來信是一個契機,喚醒了史蒂文斯深藏於心的情愫。
然而,史蒂文斯並不承認自己的感情,還為這次見面,找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他在肯頓小姐的信中讀出了重返達林頓府工作的意願,去見她,是為了確認這件事,從而解決府上人手不足的難題。
肯頓小姐在20世紀20年代來到達林頓府工作,她個性熱情洋溢,做事聰敏勤勉,和史蒂文斯相處也很融洽。
關係親近些之後,兩人形成了一個習慣:每天工作結束後,在肯頓小姐的起坐間見面,喝一杯熱可可,聊聊天。
在那個時候,兩人之間已經情愫暗生,但史蒂文斯認為,感情和家庭會影響他實現自己的職業抱負,因此,面對肯頓小姐的熱情關懷,他總是避之不及,試圖和她保持距離。
當肯頓小姐試探性地問史蒂文斯,他的人生目標是什麼時,史蒂文斯趁機告訴她,只有當自己協助達林頓勳爵完成了他的偉大任務後,人生才會心滿意足。
聽到這話,肯頓小姐的心涼了半截:在史蒂文斯的未來中只有工作,完全不考慮個人生活。她擔心自己的愛情,只是一廂情願。
肯頓小姐的目光
在那之後,發生了一系列的事,最終導致了肯頓小姐的離開。
因為一次爭執,史蒂文斯堅決結束了每天工作結束後的例行會面,達到了他想要保持距離的目的;
肯頓小姐唯一的親人姨媽過世後,史蒂文斯原本想要表示慰問之情,卻不知怎麼挑起了肯頓小姐工作上的失誤;
肯頓小姐告訴他,她的舊識本恩先生正在追求她並求婚了之後,史蒂文斯表示了祝賀......
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之後,肯頓小姐終於不得不承認,史蒂文斯對自己,除了工作上的合作關係之外,沒有任何個人情感。她答應了本恩先生的求婚,很快離開了達林頓府。
到了1956年,史蒂文斯結束了為達林頓勳爵的服務,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心滿意足,又剛好收到肯頓小姐的來信,這勾起了他對過往的懷念之情,決定去見肯頓小姐,這時,他的內心,其實是懷有期待的。
在史蒂文斯眼裏,肯頓小姐老了不少,但依舊非常有魅力。即便闊別了20年,兩人的相處還是自然而親密。在談話中,史蒂文斯得知,肯頓小姐已經和丈夫重修舊好,搬回了家。
史蒂文斯臉上的笑容未變,但心裏已經翻江倒海,他知道,一切都已經太遲了。但是,他還是忍不住問肯頓小姐,她這些年是不是過得不幸福。因為他得知,在婚姻生活中,她已經離家出走三次了。
肯頓小姐沉默了好久,終於告訴史蒂文斯,當年她並不愛本恩先生,離開達林頓府,只是出於對史蒂文斯的憤怒。因此,在婚後的很長時間裏,她都不幸福。但是,她的丈夫是個善良、可靠的好人,過了這些年之後,她已經習慣跟他在一起。
可是,肯頓小姐又説:
“這也並不意味着偶爾就不會有這種的時候——在極其孤獨的時刻——你會想要對自己説:‘我的人生中犯了個多麼可怕的錯誤。’而且你會開始想象一種不同的生活,一種你原本可能擁有的更好的生活。比方説吧,我開始想象一種本來可以跟你在一起的生活,史蒂文斯先生。”
史蒂文斯看着窗外的大雨,一直沒回頭,肯頓小姐也自顧自地説下去,
“而正是在這樣的時候,我會為一些瑣事而怒不可遏,而離家出走。不過要不了多久我就會明白過來——我的本分就是跟我的丈夫在一起。畢竟,時光是不能倒流的。一個人是不能永遠沉溺在可能的狀況中無法自拔的。你應該明白你所擁有的並不比大多數人更差,或許還更好些,應該要心存感激才是。”
聽到肯頓小姐這些話,史蒂文斯感到悲傷極了,在過去的這些日子裏,他不斷回想自己和肯頓小姐的關係,意識到,很多年前那一件件陰差陽錯的事,最終造成了他們現在的結局。
當時他覺得,自己還有足夠的年月,去慢慢理清與肯頓小姐的關係,還有無數的機會,可以彌補對她犯下的錯誤,可是,命運向來無常,正是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致使所有的夢想最終都無法兑現。
習慣於隱藏自己的史蒂文斯,終於第一次在敍述中袒露了自己的痛苦:
“的確——我又何必再遮遮掩掩?——在那一刻,我的心都碎了。”
可是,他依舊微笑着,勸説肯頓小姐珍惜現在的幸福。他藏在心底幾十年的感情,最終也沒有説出口。
史蒂文斯從來沒有回應過肯頓小姐的目光
史蒂文斯隱忍剋制到了極點,在那些年裏,他騙過了肯頓小姐,甚至連自己也騙過了。正因為如此,這不留痕跡的心碎,才那樣令人動容。正如作者石黑一雄所言:
“在某個時刻,在故事臨近尾聲時,我必須讓他的盔甲裂開一道縫。我必須讓他流露出一種巨大的、悲劇性的渴望——渴望有人能夠窺見那盔甲之下的真容。”
三、 如何面對蹉跎與遺憾:“向生而生”的人生哲學
作為一種普遍的生存困境,“蹉跎”代表的,實質上是“如何生”的問題。因為時間是無法追回的,走過的路是無法倒退的,個體一旦意識到自己賴以生存的信念崩塌之後,又該如何自處呢?
石黑一雄曾説,在創作《長日將盡》期間,他感興趣的是人們“面對自己可能浪費了生命的想法時,他們是如何保持尊嚴的。”
史蒂文斯是個聰明又謹慎的人,他對待人生的態度一直是嚴肅而認真的,因此,當他意識到自己人生的蹉跎,經過短暫的痛苦之後,他就開始了自我開解、尋找人生全新意義的過程。
史蒂文斯告別了肯頓小姐
在當管家的這些年,史蒂文斯一直自願困在大宅院裏,對外面的世界沒有好奇心,對快樂和享受也沒有追求,他力求行事嚴謹,滴水不漏,情緒管理也十分到位。但在告別了肯頓小姐之後,他沒有按照計劃立刻回達林頓府,而是去了一個海濱小鎮。
那是個熱熱鬧鬧的地方,人們嬉笑玩鬧,為海濱亮起的彩燈而歡呼雀躍。史蒂文斯在這樣充滿生活氣息的氛圍中,看到了人生另外的可能。他忍不住和偶遇的陌生人袒露了心跡,言談之中甚至情緒崩潰,流下了眼淚。
講述完所有蹉跎與遺憾之後,史蒂文斯感到如釋重負,他意識到,職業並不是人生的全部,自己也不能這樣頻繁地回顧往事,而應該採取一種更為積極的人生態度,把握餘下的人生。
石黑一雄的父親在上海出生成長,他形容父親“不是典型的日本性格,因為他在上海長大。他有中式性格:當壞事發生,微笑以對。”
受到家庭環境和少數族裔身份的影響,石黑一雄深諳東方哲學中“未知生焉知死”的人生哲學,其小説的主人公,也具有一種“向生而生”的人生態度。認識到人生的錯誤之後,他們不會長時間沉淪墮落,而是會積極反思,併為自己接下來的人生尋找新的目標。
或許,對我們的生命歷程來説,有些問題真的是無解的,有些錯過確實是無法挽回的,有人註定是要離開的。面對這些已成定局的蹉跎與遺憾,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與過往和解,把最好的時光都留給現在。
四、為無可慰藉之人提供慰藉
或許,如同肯頓小姐一樣,我們會在無數的人生節點上,忍不住想象,自己能夠過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從事不一樣的職業,住在不一樣的地方,和另一個人長久相伴。
也或許,如同斯蒂文斯一樣,我們在走過山河歲月,嚐遍人生百味之後,才會領悟到,當初那些看似重要的東西,未必真的那樣不可或缺,而那些被輕易丟開了、拋棄了的東西,也未必真的不值一提;
我們也可能忽然發現,那些我們為之痴迷、為之輾轉的信仰,那些我們願意付出一生去追求的夢想,最終不過一場笑話。
史蒂文斯的一生,滿是蹉跎和遺憾,當他意識到這個真相之後,人生已經走過了大半,他隨意忽略的親情、輕易放手的愛情,都已經成為了漫長歲月裏的沙礫,破碎而遙不可及。然而,儘管小説講述了一個充滿了悲劇內核的故事,敍事的語言和基調卻依舊是冷靜而剋制的。
石黑一雄曾説過,對他而言:
“創作從來都不是宣泄憤怒或狂躁的手段,而是用來抒發某種遺憾,紓解憂愁。”
他也堅信:
“現實世界並不完美,但作家能夠通過創作心目中的理想世界與現實抗衡,或者找到與之妥協的辦法。“
長日將盡,願你往後的人生不再蹉跎
讀這本《長日將盡》,就好像下着鵝毛大雪的冬天裏,我們坐在暖融融的爐火旁,聽着木柴聲噼裏啪啦,不小心打了一個盹,想起了生命中那些遺憾的往事,感到一陣淡淡的憂愁,而後,愛人推開門,喚我們去吃晚飯。
這種哀而不傷的情調,淡淡的懷舊情緒,失落當中藴含的希望,能夠為我們提供一種“緩慢前行的勇氣和信心”,為那些無可慰藉之人提供心靈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