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情緒,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前段時間,網上熱傳一段視頻,深圳南山區一所中學的運動會上,孩子們打出了這樣的條幅"我愛學習,學習讓我媽快樂!"接下來喊出的兩句口號直達核心"我媽快樂,全家快樂!"

網友們紛紛發表評論,"這幫孩子求生欲太強!"

"孩子是媽媽的老師,孩子看到了問題的本質。"

台灣心理學博士,腦科專家洪蘭女士,從科學的角度闡明:

女性的情緒能量遠遠超過男性,媽媽是家庭的靈魂。

媽媽快樂,全家快樂,媽媽焦慮,全家焦慮。

01

孩子通過媽媽的情緒來感知世界。

媽媽的情緒,是孩子的世界觀。

英國的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比提出依戀理論:一個人在生命早期,與重要看護者的關係,對後來的人格發展有着深遠影響。

孩子一出生在心理上會去依賴身邊的一個最重要的人(媽媽),通過和媽媽的關係,發展出一套自我和外在互動的方式,用來探索這個世界。

如果媽媽情緒平和,用愉悦的表情回應孩子,用温柔的手撫摸孩子,孩子感受到被愛、接納、認可,孩子覺得整個世界都是快樂的,性格中就會多一些明媚的氣息。

如果媽媽情緒不穩定,總是暴躁或是抑鬱的,從眼神,表情,語氣,肢體接觸,粗暴或冰冷、僵硬,孩子就會缺乏安全感,缺少自信,覺得世界陰雲密佈,他的性格就會藏着暴風驟雨。

02

我住的小區屬於學區房,房租價格不菲,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許多家庭前仆後繼地搬進來,上演着"恨鐵不成鋼""相愛相殺"的親子篇。

我的樓上前段時間搬進來一户二寶家庭,女兒上小學二年級,兒子2歲左右的樣子,還沒有上幼兒園。那位年輕的媽媽,白白淨淨的,看起來很穩重的樣子。但不足2周的時間,整個單元的住户就領教了這個媽媽的暴躁。

· 中午1點左右,各家剛吃了午飯收拾完,想稍微休息一會,這時樓上傳來了一個歇斯底里的女聲,

· "是豬啊,教了你幾次了?還不會,怎麼那麼笨?"

· "你上課都幹什麼了,能不能用點心?"

· 隨後就是拖板凳、拍桌子,叮鈴咣噹的,開始打了......

· 這樣的噪音往往會持續40分鐘到一個小時,2點,快到上課的時間了,才消停。

在樓道里經常遇到那個小女孩,和其他的孩子似乎不同。 別的小女孩們在樓道里總是嘰嘰喳喳,又説又笑的,見了面總是禮貌的問聲阿姨好,可她從不,低着頭,不敢看你,趕緊溜走。

媽媽的暴躁和情緒不穩定,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因為孩子很難預料父母何時會責罵或拳打腳踢,孩子隨時隨地都會小心翼翼,生怕犯錯,他們覺得只有躲在自己的小世界裏才覺得安全,因此會變得沉默寡言。

媽媽的呵責和斥罵,其實是對孩子自信的無情摧殘,使孩子產生"我什麼都做不好,才會被責罵"的感覺,於是自責無限放大,自信漸漸丟失。

· 深夜,各家各户都已經睡了,樓上又開始拼了命般的吵架、打架聲,有時夫妻二人從三樓一直打到一樓。

· 聽到那個小男孩撕心裂肺地喊,"媽媽,不要!"

· 一個鄰居實在受不了這樣的騷擾,乾脆報了警,可只堅持了一段時間,就又開始了。

· 因為經常被她家噪音打擾,我上去找這位媽媽溝通過幾次,一來二去的就熟了。

一次,她出門忘拿鑰匙,進不去,到我家坐了會兒,聊天得知,她愛人在郊區工作,早上6點就走了,晚上通常8點多才能回到家。回到家,不幫着帶孩子,還經常出去喝酒。她一個人帶着2個孩子,全職太太,覺得太累了,每個月幾千塊的房租,可女兒還不爭氣,成績也不好,説着説着,淚在眼裏打轉......

· 我説,"帶2個孩子很不容易,是很累的,尤其孩子還都這麼小。"

· "在你小時候,誰輔導你作業?"

· "我媽,我小時候都是我媽媽輔導作業,我媽媽脾氣特別不好,每次輔導作業我都很害怕。她越吼,我越發懵......"

· "小時候,你爸爸媽媽關係好嗎?"

· "不好,媽媽看不起爸爸,説他沒能力,爸爸經常在外面喝酒,他們兩人經常吵架甚至打架。現在年齡都大了,才好了一些。"

其實,學區房不是孩子的起跑線,父母幸福的婚姻和温馨的家庭氛圍才是孩子最靠譜的起跑線。

從這個事件可以看出,這位年輕的寶媽在重複她童年的經歷。

教育的鏈條是一代一代相傳的,健康的家庭惠及三代。

一個暴躁的媽媽,她的女兒會將媽媽的行為照單全收,然後再傳給下一代。而對於兒子,當他長至7、8歲的時候,就會自動迴避媽媽的所有訊息,躲進自己的小世界。

當你教育一個男童的時候,你教育的只是一個男童,但當你教育一個女童的時候,你教育的就是整個家庭以及下一代。

03

這幾天,陸陸續續,看到這些的留言:

· "我是一名大二女生,現在還在承受媽媽對我的亂髮脾氣,感覺自己就是她情緒的垃圾桶。但是這種負面情緒接受多了自己真的很抑鬱。不管説什麼事,媽媽説完都會轉移都我身上發泄,我稍一頂撞,她就説大人説你幾句就怎麼了?!我就像一個靶子,真的,越來越受不了了。希望大家能幫我想想辦法"

· "我高一,現在學習壓力特別大,睡眠不足,我很困,媽媽卻説我活該,常常晚上有跳樓的衝動,覺得世界都與我隔絕,我和媽媽説我是不是抑鬱了,媽媽説抑鬱啥,就是學習不用功閒的,想跳你就跳,我白養你這麼多年了。"

· "從小到大,我就是在家暴中長大,我家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家暴,我媽打了我之後,覺得心情舒坦多了。她每次都是以打罵來緩解她憤怒的情緒,還説出一些傷人的話,比如,信不信,我弄死你!小時候,就想把你掐死!......我真的很累,我覺得自己沒有家也沒有媽媽"

這些孩子提出的問題,都是和媽媽情緒不穩定有關。

媽媽,對一個家庭的精神和文化影響很大。

"對於一個家庭來説,媽媽是根,孩子是花朵,想要花朵開得豔麗,首先得保證根沒有爛掉,能持續提供養料,而媽媽的情緒穩定,就是孩子成長最有利的養分。"

04

媽媽,最辛苦的職業。

"一旦上崗,不能跳槽,24小時待命,365天操心,一輩子無休。"

同時,媽媽也是出力不討好的角色。

朋友們在一起聊天,總會吐槽"老媽總是發火,整天叨叨,真是煩"。

就連動畫片裏出現的都是暴躁的媽媽形象:蠟筆小新的媽媽,大頭兒子的媽媽......

媽媽們也手足無措:

· "結婚前我沒有這麼大的脾氣,婚後也是真心愛這個家,愛老公,愛孩子,可怎麼越來越控制不住火氣,越來越挑剔了呢?"

· "我為這個家付出這麼多,卻不落好,愛發脾氣愛嘮叨,老公不滿意孩子不理我。我為什麼總是按捺不住情緒,我該怎麼辦?"

05

為什麼媽媽容易情緒不穩定?

1、情緒起伏是一種正常的生理過程,與女性體內的雌激素分泌水平有關。

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水平是週期性變化,有最高點也有最低點。這一過程本身是外力無法改變的,不會完全受一個人的掌控。

2、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這類媽媽成長的原生家庭不夠幸福,她的父母脾氣暴躁,影響到她性格和認知,進入到她的潛意識,出現問題時,不由自主地將脾氣發泄到現在家庭成員身上。

3、爸爸不夠愛媽媽。在一個情緒不穩定媽媽的背後,通常是缺少丈夫的寵愛。尤其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愛的缺席,讓媽媽更焦慮更煩躁。這樣的媽媽更容易將脾氣發泄在孩子身上,孩子是最大的受害者。

4、媽媽自己在情緒方面的認知和管理能力弱。比如,如果媽媽在單位是女強人,非常強勢,她容易把工作上的強勢做法帶回家,把家庭成員錯誤地當成了職工。

06

媽媽情緒穩定,決定家庭的快樂和孩子的未來。

那麼,怎樣才能做一個情緒穩定的,快樂的媽媽?

1、接納、提升自己。

如果媽媽情緒不穩定是因為原生家庭的影響,那現在已經是成年人,完全有能力擺脱原生家庭的影響。

可以多多肯定自己,欣賞自己。一個總是看到別人缺點的人,媽媽們儘管工作、家務都很忙,不要忘記學習和提升。因為學習可以讓你開闊視野,找到更多的快樂源泉,不依賴他人,積極和時代接軌,讓自己更快樂。

2、處理好與伴侶的關係。

夫妻之愛大於親自之愛。在一個家庭中,夫妻關係是第一位的。

媽媽們要學會尊重、鼓勵伴侶,在做家務和孩子教育方面主動尋求伴侶的幫助和支持,不必給一個人全部扛起來。

贏得伴侶的寵愛和關注,生活在愛的氛圍中,心情就會非常愉悦,暴躁會不翼而飛。

同時,夫妻關係處理好了,可以齊心協力對待婆媳等各種家庭問題,夫妻關係處理好了,可以步調一致教育孩子。

3、放下高期待,改善親子關係。

作為媽媽,最關心的是孩子的健康和快樂,不是孩子的學習成績。

先和孩子搞好關係,才能讓孩子聽我們的話。孩子是讓我們愛的,不是活在媽媽的期待裏的 。

因為當我們滿懷期待,想讓自己的孩子在哪方面都比別人家的孩子出色,孩子反而會離我們越來越遠......

媽媽們總是要求自己的孩子成為"別人家的孩子",那孩子心目中"別人家的媽媽"是個什麼樣子,自己的差距有多大?

4、尋找恰當發泄渠道,學會管理情緒。

"閉住嘴、邁開腿"是媽媽們管理情緒的法寶。

當壞情緒來臨的時候,先按下"暫停鍵",閉住嘴,因為這時候説出的話可能像個炸彈,傷人傷己。離開讓你生氣的現場,到一個安靜的地方,做幾個深呼吸,壞情緒光顧也就是十幾秒的時間,過去你就會覺得風平浪靜了。

當情緒不好的時候,可以邁開腿,約朋友一起出去散步天,通過傾訴來發泄心中的不滿。

拓寬自己的興趣愛好,不必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老公和孩子身上。比如瑜伽、運動、唱歌等,讓自己更開心更健康,這些都是非常好的方法。

5、把職場與家庭分開。

職場追尋的是利益,而家庭是存情感的地方。職場分上下級,講究服從。家裏每位成員都需要被接納和被尊重的。家不是講道理爭對錯的地方,家是談感受的。

媽媽情緒平和,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媽媽情緒平和,是全家人最幸福的事;

媽媽情緒平和,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791 字。

轉載請註明: 媽媽的情緒,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