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全書唯一被休的正室”餘方氏:有一種妻子,留不得

文|公子逸

餘方氏,餘嫣紅之母,餘家的長房長媳。

她是《知否》原著全書裏,唯一被休的正室。

盛華蘭的婆婆何其不靠譜,但是因為其生養了兒女,即使她的公婆早就留下了要休棄她的文書,也僅僅是為了嚇唬她,而不會真的休掉她。

只有餘方氏,有兒有女,還是在門風極好的餘家,反而被休棄了。

這裏面,跟餘閣老的殺伐果斷有關,但是更重要的是,餘方氏這樣的女人,留不得。

其一,心思歹毒。

“這次親事,本不是我祖父母的意思。是我那後孃攀上了寧遠侯的一個不知什麼親戚,便促着父親應了媒人,好在我祖父説他要再考慮打聽些,這才未説定,可是那女人鬧得盡人皆知。”

這段話,是餘嫣然説的。

那女人,不是別人,正是餘嫣紅的後孃餘方氏。餘方氏攀上了顧家,因為顧廷燁聲名狼藉,不捨得自己的女兒嫁過去,於是把餘嫣然推了出去。

怎料,餘閣老疼愛餘嫣然,要先去打聽顧廷燁的為人。

可餘方氏怕這門親事不成,餘閣老還沒有同意,她就把消息都傳了出去。

餘方氏此番舉動,實屬惡毒。

古代女人最重名節,想盛明蘭和賀弘文雖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依舊沒有在外邊透露一絲一毫。而餘嫣然親事還沒説定,幾乎所有的人都知她要嫁給顧家二郎了。

餘方氏此舉,就是為了壞了餘嫣然的名聲,讓她不嫁也得嫁。

其二,貪婪愚蠢。

餘方氏,想要把餘嫣然嫁入高門,能攀附權貴。

無奈,餘嫣然的祖父母不同意,餘大人和餘方氏表示,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祖父母不該插手。

那時候的餘閣老第一次提出了,既然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麼他要求自己的兒子餘大人休了餘方氏。

餘方氏到了這個程度,才消停了會兒。餘閣老殺伐果斷地定了餘嫣然的婚事。

可誰能想到餘方氏為了攀附榮華,竟然把親生的女兒餘嫣紅嫁了出去。

毀了餘嫣然的名聲,可見餘方氏的心思歹毒,而把親生女兒餘嫣紅嫁到顧家,又可看出她的貪婪愚蠢。

她明知道顧府是個虎狼窩,她更知道顧廷燁的名聲不好,甚至於,朱曼娘到餘家去鬧這件事,她都是完全知曉的。

可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她依舊把親生女兒嫁了出去。

可以這樣説,餘嫣紅的死,跟餘方氏的惡毒和貪婪是脱不了干係的。

其三,自私斷然。

紅綃,本是餘方氏孃家的親戚。因為父親過世,族人不容,來到了餘府。

她特別喜歡餘府,餘府的男人大多品性端良,無不良嗜好,餘府的女眷從老太太到三太太、四太太均温厚寬容,不以她是孤女為嫌。

她跟餘家三房的一個庶子相愛。餘家三太太早就看出了他們的苗頭,三太太表示,只要餘方氏開口提第一句,她立刻成全了他們。

可是,餘方氏是那樣自私斷然,毫不考慮紅綃的感受,讓她隨着自己的女兒餘嫣紅嫁到顧府為妾。

紅綃再瞭解餘方氏不過:“在她的利益面前,什麼情義都是假的”。

因為這份怨懟,當餘嫣紅做出醜事的時候,當餘嫣紅讓她回餘府求救的時候,當小秦氏誆騙餘方氏的時候,紅綃都做了幫兇。

如果餘方氏對別人稍微有點仁慈之心,她的女兒,包括她也不會落到最後那樣的結局。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實在是所有的小善,都可能成為你日後的福氣,而所有的小惡都可能成為你以後的禍端。

其四,胡作妄為。

紅綃被小秦氏威逼利誘,再加上她對餘方氏的恨。她誆騙餘方氏盛明蘭並不知道餘嫣紅的死因。

而餘方氏得到這個消息後,竟然敢到侯府訛詐。她説自己的女兒死得悲慘,要求為女兒過繼了朱曼孃的昌哥。

她女兒做出瞭如此醜事,她竟能也竟敢拿着這樣的醜事去訛詐顧家。

饒是餘閣老如此歷經磨難,身經百戰之人,都不禁心驚身搖,不敢置信。

他餘某人居然會有愚蠢到這般令人髮指的兒子、兒媳婦。他深知長子縱有千般不好,卻沒有胡作妄為一條。他之所以放心長子外任,也是知道他膽小唯諾,再配個知書達理的兒媳婦,雖沒多大前途,但也不會闖大禍。可惜餘嫣然的母親福澤不長,而替補的兒媳婦卻是個殘次品,不僅心胸狹隘,腦筋蠢笨,還愛挑唆丈夫。

更需要説的是,直到顧家把紅綃送到餘家,把餘嫣紅的醜事攤牌,餘方氏絲毫沒有悔改之意,竟然説:“都是兒媳婦不孝,明知顧家是個豺狼窩,還逼着嫣紅出嫁,年紀輕輕,卻害了一條性命。也罷了,總算嫣然如今過得好,就算替她姐姐擋了災了。”

她絲毫不知悔改,竟然還覺得是餘閣老偏心餘嫣然才導致了餘嫣紅的慘死。

餘閣老,再也沒跟她費一句話,直接給兒子定了“休妻”。

餘閣老,為什麼一定要休了餘方氏?

只因這一句話:“千里江堤,毀於蟻穴,家門之治,重在子孫,根在家室”。

“千里江堤,毀於蟻穴”。

留着餘方氏,餘家就是一筐好果子裏,放了一個爛果子。她會把所有的好果子,都變壞。一旦長子在餘方氏的挑唆下犯了大錯,那麼餘家就可能是滅門之災。

如今,遇到的是顧廷燁,仁至義盡,又有餘嫣然與盛明蘭的情義,顧廷燁才放過了餘家。

可如果沒有這些前提呢?

餘家就會是滅門之災。只餘嫣紅的醜事一朝敗露,餘家女眷的名聲就徹底毀了。再加上餘方氏的訛詐,得罪了權臣,男人們的仕途也將毀於一旦。

餘閣老何等精明之人,他怎麼可能留着這樣的一個女人,讓餘家陷入危機。

休了餘方氏,既除了家族禍患,也算給了顧家一個交代。

“家門之治,重在子孫,根在家室”。

餘嫣然的祖母,餘老太太,雖然性格軟弱,讓餘閣老負重前行了很多年。但是,她卻有一樣好,那就是生了四個兒子。因為這四個兒子,餘家子孫繁盛,嫡子庶子嫡女庶女一大堆。

家門之治,重在子孫。

這也是忠勤伯府沒有休掉華蘭婆婆的原因。因為她生有兒女。可是餘家實在不缺餘方氏生的這幾個孩子。

況且,留着餘方氏,讓餘方氏教養孩子,都養成了餘嫣紅的樣子怎麼辦。

餘家不缺子孫,缺的是好子孫,這樣的話,餘方氏就更留不得了。因為她這樣的人,只會把孩子教壞。

當餘方氏被休時,餘方氏的子女也曾想要求情,餘閣老直接一句:“凡餘家子孫,再有不守家規、忤逆尊長的,一併逐出門去”。

寧缺毋濫,餘閣老寧願不要餘方氏的孩子,也不願再留着餘方氏這個禍害。

根在家室。

寫《知否原著的書評,我寫了太多遍這句話了:一個家族,是從裏面開始敗落的,也是從裏面開始興旺的。如果家族不睦,那麼一個家族很難興旺起來。

餘家已經開始敗落了,如果再留餘方氏這樣糊塗自私還惡毒的人挑唆餘閣老的兒子,那麼餘家從根上就壞了,又怎麼可能再結出好的果實。

餘閣老拿出了當初在朝堂上對付敵人的手段,直接讓人綁了餘方氏休出了餘家。

餘方氏本是小妾的女兒。她的孃家已經是她的哥嫂管家,而她的哥嫂都是嫡出。

她在餘家安逸了半輩子,最後竟然落了一個被休的下場。她如何肯甘心。

當她得知是小秦氏故意誆騙她的時候,她定下了一條毒計。她找了感染時疫之人的衣物,刮下毒汁,收買了顧廷煒府中的下人,害死了小秦氏的孫子和孫女。

小秦氏,死有餘辜。

可那一雙可愛的孩子,何其無辜。

小秦氏本是惡毒之人,卻招惹了同樣惡毒的餘方氏。餘方氏,因為小秦氏的誆騙被休。而小秦氏,因為餘方氏的報復,再無子孫。

有一種妻子,留不得。

在今天的婚姻理論裏,夫妻關係是家庭關係的第一位。作為父母沒有直接決定子女婚姻的權利,子女的婚姻,都應該由他們自己做主。

尤其是,結束婚姻這件事。

可如果自己的兒子,娶的是餘方氏這種妻子呢?

我曾經遇到過那種堅持讓兒子離婚的母親,對方是扶弟魔,把丈夫掙得錢都給了自己的孃家。兩個人結婚十年,兩個孩子,家裏一分錢沒攢下,還欠了很多錢。

女人這樣説:“你接受我,就要接受我的家庭。我弟不頂事,我就得管他”。

這個女人的婆婆堅持讓兒子離婚,她的理由是:“我不想讓我的孫子們長大了去倒插門。”

這樣的堅持,是對,是錯呢?

我始終認為,有一種妻子是留不得的。

什麼樣的妻子?

如果她的存在,不僅僅危害了你,也危害了你的家庭,甚至危害了你的孩子,如同餘方氏這樣。

那麼,這種妻子留不得。

當然,如果造成危害的那個人是男人,同樣如此。

及時止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54 字。

轉載請註明: 《知否》原著“全書唯一被休的正室”餘方氏:有一種妻子,留不得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