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機客串救護車?
新浪網友“藍天下的紅星”問:前一段聽説北歐有個國家的戰鬥機往副油箱裏塞了些醫療物資,當了回“救護車”,這是真的麼?戰鬥機能不能真當救護車運人呢?
對於這位網友的問題,本刊編輯郭瀚鵬的解答如下:
首先,這位網友提到的新聞事件是真的。戰鬥機充當“救護車”的事件發生在2016年4月中旬。
當時在挪威北部的博德市,一名危重病人急需體外膜肺氧合設備配合搶救。這種設備體積並不大,大概可塞進中等大小的旅行箱,但當地偏偏沒有。最近的那台位於450千米以外的挪威南部城市特隆赫姆。由於情況危急,只能使用比直升機更快的手段運輸。一架恰巧在特隆赫姆執行任務的挪威空軍F-16戰鬥機臨危受命,把這套設備運到了博德。汽車需十個小時的路程,F-16只用了25分鐘,整個運輸加上轉運,40分鐘就搞定了。
此事在人口不多的當地引發了熱烈反響,有人甚至提出應建立長效機制,讓戰鬥機充當“救護車”。
用F-16快速運輸特種物資確實是一招“妙棋”。因為固定翼飛機比起直升機有更高的飛行速度和航程,在該領域它確有一點點“優勢”。
這套醫療設備其實是放在戰鬥機常見的貨櫃組件裏運來的。這個組件有大有小,通常是副油箱的一部分,也有的在起落架艙附近。它在平常的職責一般是攜帶戰鬥機飛行員的個人行李。
事實上,軍用飛機在執行聯絡任務時,一般也都不把貴重物資掛載機翼掛架上,而是由乘員隨身攜帶。這是因為運輸的重要貨物(如保密文件)經不起從飛機上掉落的風險。
那麼究竟固定翼作戰飛機,能不能在掛架下運人呢?
答案是能。“掛架運人”在航空摸索時代就有不具實用性的例子,但有據可查的實際案例可以追溯到二戰時代。德國曾經嘗試在JU87轟炸機和BF109戰鬥機的機翼上翼面加裝人員艙,但這並不算真正的“掛架運人”。美國曾經在二戰後期開發過在P-38戰鬥機翼下掛載的載人吊艙,並留下了照片,這也許算是最早的“掛架運人”記錄。
在“掛架運人”領域,“走得最大膽”的還是英國。鷂式戰鬥機的人員吊艙方案可謂家喻户曉,這個東西生產出了實物,但沒有得到廣泛使用。
人不同於導彈,在掛架上運輸必須為其安排生命維持設備。另外運輸未經飛行訓練的人或是傷員,無論他是在掛在掛架下面、還是坐在座艙裏,飛行員操控時都得“手下留情”,因為高速飛行的對人身體的應力變化十分劇烈。一般人大多受不了,更別説傷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