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松江養豬場“晉級”: 不只生豬養得康復, 豬糞還得全副變成“寶”

  經對比發現,近年來,持續施以有機肥的農田,每年每畝可實現糧食增產約50公斤;同時,每年每畝化肥用量減少了約50公斤,因而,這樣的做法很受糧食家庭農場主歡迎。

  在松江葉榭鎮興達村,有一座大型苗豬繁育基地。這裏常年養殖有2500頭母豬,年上市苗豬6萬餘頭,每天產生豬糞尿近10噸。自今年3月起,基地將廢棄物轉化為沼氣進行發電,這家老廠每月節省了電費萬餘元。

  生成沼氣發電之後,豬糞尿還可以“二次利用”,發酵加工成有機肥還田,廢棄物被充分循環利用,吃幹榨盡,變廢為寶。

  這並不是個案。目前,松江區正在“種養結合”家庭農場中推廣,探索豬糞污的規模化利用,在更廣範圍內實現農業廢棄物的循環利用。

  先變沼氣,再變肥料

  豬糞尿“離開”了豬舍間的蓄糞池,經固液分離機處理裝置,流入一座大型沼氣池。

  在薛家豬場,這座沼氣池約有2800平方米,經過發酵,每天約生成新鮮沼氣2000立方米,而沼氣池的總儲氣量約8000立方米。

  沼氣池被一層薄膜覆蓋,由於內部沼氣存量充足,薄膜被頂成了“山坡狀”,垂直距離約有3米多高。沼氣經過設備脱硫脱水,由新配置的兩台發電機組輪番作業,如此,糞污完成了它們的一部分“旅程”,單日發電為400千瓦時。

  將電力投入養殖業生產,按每千瓦時0.75元費用測算,1個月下來可節省電費近萬元。

  而被沼氣分離後的糞污,仍可繼續還田。5年前,松江區最大規模的生豬養殖加工龍頭企業——松林工貿有限公司就與鄰近興達村、東石村簽訂了合作協議。每年兩次,在家庭農場施肥期,將發酵好的糞肥通過管道裝置就近灌溉還田。

  經測算,整個薛家豬場的糞肥,可供給約3000畝農田進行有機灌溉。經對比發現,近年來,持續施以有機肥的農田,每年每畝可實現糧食增產約50公斤;同時,每年每畝化肥用量減少了約50公斤,因而,這樣的做法很受糧食家庭農場主歡迎。

  據介紹,相比從前,經過了“二次分離”後糞肥還田效果更好。

  “

  吃幹榨盡”,不再是個案試驗

  畜禽糞污是寶,但倘若處理不好,可能會造成農業面源污染。如何作為資源進行有效利用?近年來,這仍然是國內多地不斷實踐的問題。

  事實上,早在1997年,松林公司就着手進行了相應嘗試。此前,一方面,公司經過小範圍處理,轉化出生物天然氣,供應場內員工餐食、淋浴等基本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在松江區農委支持下,隨着松江種養結合家庭農場發展,通過豬尿糞還田肥沃土壤,實現單個家庭農場廢棄物利用的自循環。

  土壤肥力增強,耕作層變厚,農藥、化肥使用量減少。多年實踐,收到了良好效果。

  推進畜禽糞污規模化利用,實現畜牧養殖綠色發展,松林公司“能源+肥料”多級利用方式,相比從前又進了一步。

  “小試牛刀”後,松林公司嚐到了甜頭。“目前,還有大量沼氣沒有被消耗。”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沼氣純度不同,理論上每立方米沼氣可轉化電量1.5至2千瓦時,據保守估計,現有的沼氣存儲量可保證單日持續發電約4000千瓦時。目前由於是初試,發電機效能還很有限,沼氣量僅被利用了約十分之一。

  據介紹,由於發電效果良好,接下來,該公司正在籌備引進更先進的核心發電組,實現沼氣更充分利用。初步測算,倘若將現有沼氣用“足”,每月可省去近10萬元電費開支,不足兩年時間便可收回成本。目前,這樣的做法正在松江其他豬場相繼推廣。

  圖片攝影:蔡斌 圖片編輯:項建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83 字。

轉載請註明: 今日話題:松江養豬場“晉級”: 不只生豬養得康復, 豬糞還得全副變成“寶”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