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局長很強勢”簡直是一部電視連續劇:
6月12日,廣西鐘山縣冠豐慧靈學校官微發佈一篇題為《這個蘇局長很強勢,開私車闖校園,讓測體温就拆校門》的文章,稱今年2月,該縣城管執法局長拒登記和測體温,闖入校園停車。後因補辦登記時讓他等了一會兒,蘇某就召集下屬當場認定校門違建,強行拆除。
6月13日,鐘山縣網信辦通報稱,冠豐慧靈學校網帖中存在本質與事實不符的情形,該校存在違章建築事實,且一直未配合拆除,網傳視頻系“正常拆除”。
不過很快,冠豐慧靈學校於14日凌晨再次發文駁斥通報中的諸多陳述,明確表示被拆校門不屬於違建,並給出了疑似工程圖紙的證據,表明該校校門在“紅線範圍內”。
6月14日下午,鐘山縣人民政府發佈通告稱: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已成立聯合調查組對此事開展深入調查,相關調查處理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佈。
從2月到6月,從反應到回應,從通報到通告,從網信辦到聯合調查組,事情顯然還沒有畫上句號,而且越來越複雜,介入的級別越來越高。
很難想象,鐘山縣的疫情已經“清零”很久了,但這個“城管局長強拆校門”的事件,一直輿情不減。
涉事學校和當地的城管部門等,已經展開了幾個回合的“信息發佈”和“輿情回應”,這既是一次嘴上過招,客觀上也是各自對該事件進行信息補充。
這種以信息和證據為“兵器”的相互較量,我覺得其實是挺好的應對輿論狀態。
雙方沒有強行的干預和出格的言行,而是各自以披露信息“對攻”,這種方式,文明、平等而有效。
只是,雙方在“信息披露”上,存在明顯的事實差異。比如,冠豐慧靈學校依據視頻,給出了三個非常“致命”的論據:
1. 視頻中第3分55秒,蘇某指向帝景豪園方向,説他是去檢查復工復產情況;
2. 視頻中第5分26秒,蘇某打電話給下屬,反覆解釋強拆地點,説明下屬事先並不知道強拆地點;
3. 視頻中第8分43秒,蘇某叫來的執法隊員,在其授意下現場填寫《違規違章警告通知書》。
就好比是在法庭,當雙方陳述出入太大,這個時候,就需要第三方來主持這場“辯論”,而且必須是擁有調查權力、具有調查能力,不受其他權力干涉和利益相關的第三方。
現在,鐘山縣已經成立了聯合調查組,希望能夠實事求是,一碗水端平,用實實在在的證據、真真切切的細節,還原整個事件的全貌,理清因果關係和各自責任,最後再給公眾一個詳實而權威的回應。
在此事上,如果涉事城管局長“挾私報復”被坐實,那麼當地當初做出的“黨內警告處分”就實在説不過去了。
總之,讓本該到來的全部來到,是聯合調查組的基本責任。讓人遺憾的是,以上種種也讓我們看到,如果當地一開始就足夠重視、認真調查、嚴肅處理,就不會有長達三個多月的“戰線”,就不會這麼一波三折。
無論如何,這起“這個局長很強勢”相關事件,需要用不偏不倚的公正處理,去回應輿論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