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幸福路搬遷開啓新生活

貴州日報

“以前為了生活,一年到頭都在外地務工,現在扶貧政策這麼好,不僅把家搬到了城裏頭,還在附近的製衣廠找到了工作,這日子是越過越有盼頭咯。”在貴州新絲南服飾製造有限公司的扶貧車間,符連花一邊趕縫紉,一邊與記者交流。

2018年,符連花一家五口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入住思南縣雙塘街道麗景社區,過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在符連花居住的小區,還有2015户來自思南縣28個鄉鎮的易地扶貧搬遷户。為確保搬遷羣眾穩得住、逐步能致富,思南縣對已搬遷入住的羣眾分批次、分類別、分技能進行就業培訓,符連花和安置區其他會縫紉的婦女在參加正規培訓後,順利進入了貴州新絲南服飾製造有限公司的扶貧車間務工。

搬遷是路徑,脱貧才是目的。易地扶貧搬遷不僅是挪窮窩、搬新居,更是創新業、換新貌。思南縣堅持黨建引領、多方治理原則,以“新市民·追夢橋”為載體,積極鼓勵和引導工、青、婦等羣團組織參與,加快建設“五個體系”,聚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安置點建到哪裏,黨的工作就開展到哪裏。思南縣堅持把黨的全面領導覆蓋到各個安置點,按程序配齊了社區管理幹部,選派政治素質過硬、熟悉政策業務、善做羣眾工作的幹部到社區開展服務。同時聯合團委、婦聯、工會、殘聯、關工委和社區集體經濟組織等機構,形成“黨支部 樓棟小組 樓長 搬遷羣眾”四級網格管理體系,完善機制、強化功能,推動全縣15個安置點基層黨組織成為堅強的戰鬥堡壘。

“思南縣以實實在在的工作舉措保障‘五個體系’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已實現從搬遷為主到後續扶持和社會管理的轉變,從‘搬得出’向‘快融入、逐步能致富’轉變,切實提升了搬遷羣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思南縣副縣長楊慧説。(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鄭潔)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14 字。

轉載請註明: 黨建引領幸福路搬遷開啓新生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