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越是對孩子感到憤怒的父母,越是在逃避自己的“無能”

由 高會雲 發佈於 綜合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很多父母認為,打是親,罵是愛,但事實可能並沒有人們所想的那樣簡單。 

其實,你越是對孩子感到憤怒,就越是在逃避自己的無能。

首先,對於某些父母來説,因為他們的無能,所以他們無法用理性、巧妙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在很多時候,

 “教育”只是他們的一套説辭和藉口,更多的則是在發泄自己的憤怒。

其次,孩子繼承了父母的基因,自然就會或多或少地表現出與父母相似的一些特徵,如果這些特徵引起了父母的憤怒,那麼其實質就是一種逃避。因為父母無法原諒自己的這一特點,所以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具有這一特點。 

最後,投射效應也會影響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有時候,孩子明明不具有某些特點,但父母卻將這一特點從自身投射到孩子身上去,結果就引起了父母的憤怒。

很多人都沒能有一個快樂的童年,甚至他們的童年充滿了噩夢與恐懼,而這與他們的父母息息相關。 

最近一個視頻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視頻中一男子將自己3歲的女兒舉起來,然後狠狠地摔向沙發,並不斷地重複這一殘暴的動作。 

後來人們瞭解到,該男子系與妻子就孩子的撫養問題發生爭執,該女子可能是這個男人的小三,男人一氣之下將怒氣發泄到孩子身上。 

雖然這種家暴的方式觸目驚心,但這確實是當今社會上家庭暴力的一個縮影。

在很多家庭中,父親是家暴的主要發起者,尤其是那些年輕時接觸過大量暴力因素的男性,他們更可能對自己的孩子施暴。 

在我們身邊,家庭暴力普遍存在着,家暴的工具包括但不限於皮帶、衣架、晾衣杆、樹枝、筷子等等,或許此刻屏幕前的你就是這些“兇器”的受害者。 

這些父母以為自己是在教育孩子,卻渾然不知自己正在將孩子帶上一條施暴的不歸路。 

班杜拉認為,人們行為的產生僅僅通過觀察即可實現。

即使你正用某種行為傷害他,即使你的某種行為沒有任何意義,但只要被對方觀察到,他就可能習得這一行為。 

所以,父母們以為打是親,但實際上卻讓孩子習得了打人、罵人的技能,這對他們的發展有百害而無一利。 

對孩子教育的極端化反映了父母的無能,他們迷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卻忽略了那些棍棒下的不孝子。 

 研究表明,人格具有遺傳性。

例如A型人格和 B型人格 ,A型人格個體具有上進心、時間觀念強,B型人格隨遇而安、安於現狀。因此,如果父母具有這類人格,那麼其子女也可能具有相同的特徵。 

相比之下,親子都具有B型人格可能會導致較少的衝突。 

若是都具有A型人格,則更可能會引起家庭衝突。例如,父親爭強好勝,兒子也爭強好勝,當兩人發生矛盾時互不相讓、針鋒相對,兩人之間的衝突就很可能上升到肢體衝突。 

在這種情況下,父親對兒子產生的憤怒實質上就是對自己的無能感到憤怒。 

對於父親來説,他痛恨自己的暴脾氣,痛恨自己總是批評別人而不會表揚別人,當他發現兒子也具有這種特點時,就會感到非常難以忍受,他不希望兒子走自己的老路,尤其是看到他們的某些行為,就像看到自己的影子一樣。 

難以忍受自己的某些缺點,因此也不想看到孩子表現出這些缺點,對他們所產生的憤怒其實就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人們總是有意無意地將自身的特點投射到別人身上,例如總是猜測別人心裏的想法,並且堅信不疑,即使對方辯解也沒用,他們堅信自己對他人的判斷。 

親子之間也是如此,有些父母擅自揣度孩子的想法,無緣無故污衊他們、冤枉他們,用憤怒去脅迫他們,造成了不好的後果。 

例如,當孩子成績不如別人遭到父母批評後,孩子為自己辯解,這時父母就會説“你是不是又要説他是他、你是你,不要拿別人和你比較?” 

這類擅自的揣度通常把孩子問得啞口無言,內心憋屈,心裏的煩悶更甚。

這種對別人無端的猜測其實反映的是父母自身的想法,而不是孩子的想法,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也愛猜測別人,但很多時候並不準確,那只是人們將自己的想法投射到了別人的身上。 

因此,想要改變對孩子的教養方式,父母應該放棄家暴、寬容自己以及尊重孩子解釋的權利,唯有直面自己的無能,才能讓孩子變得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