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終於等到您,還好我沒放棄!您終於來了!這裏有您最想知道的!這裏有您最想不到的!這裏有您在別的地方看不到的!總之,您來對地方了~那麼下面就讓我帶您一起看看下面的文章!
當孩子不聽話時,不少家長喜歡在訓斥孩子的時候大聲吼叫,以便顯示出自己的權威,讓孩子能夠受到自己的震懾。
我們常常會發現,在孩子發生哭鬧的情況時,家長對孩子吼叫的越厲害,孩子的哭泣聲就越大,似乎代表着雙方正在較勁的情況。
鄰居睿睿媽就是這樣,睿睿今年7歲。每當睿睿犯錯誤的時候,睿睿媽都會使用怒吼的方式來對睿睿進行教育。在媽媽的吼叫聲中,睿睿常常被媽媽的怒吼聲嚇的大哭起來。每次雙方對峙的聲音,即使是隔着一堵牆,依然刺耳,聽得非常清楚。
每次雙方都要鬧上好一陣才能夠終止戰爭,原因常常是一方精疲力盡的緣故。
雖然睿睿媽經常性的吼叫,但是睿睿依然沒有聽話,等到下次還是會犯同樣的錯誤。
可見,大聲吼叫並不是解決孩子聽話問題的良策,甚至使用不好,還會給孩子造成不利影響。
家長大聲吼叫對孩子會產生3種不利影響
1. 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James Dobson博士説:\'\'有千百種方法可以讓孩子失去自尊心,但重塑自尊卻是一個緩慢而困難的過程。\'\'
我們家長在吼叫孩子的時候,造成的一個非常嚴重的後果,就是導致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這樣的話,孩子的自尊心是非常不容易恢復的。
同事二諾的家裏有一個9歲大的男孩齊齊,上次去二諾家裏做客的時候,齊齊一看到我們來他家做客,就出現了\'\'人來瘋\'\'的表現。在沙發上和牀上亂跳,結果不小心踩到了我身上,恰巧被二諾看見了。
二諾看到之後,就對孩子進行吼叫:\'\'跟我滾下來,老老實實的做好。\'\'結果齊齊聽到了媽媽的吼叫聲後,就直接坐在地上大哭了起來,怎麼勸都不起來。
齊齊的這種行為出現的原因,正是由於媽媽當着外人的面來對他進行大聲吼叫,他就對媽媽的大聲吼叫聲出現了非常嚴重的反應。主要原因是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打擊,才出現孩子情緒崩潰的表現。
2. 會造成孩子的反抗
心理學中存在着一個著名的效應叫做\'\'超限效應\'\'。指的就是一個人在長期接受比較多和比較強以及時間過長的刺激時,心裏就會產生不耐煩與逆反的情緒。
我們剛開始對孩子進行大聲吼叫時,孩子的內心會感到非常的害怕。
(1)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會及時的去改正。
(2) 受到吼叫時,也會產生愧疚之情。
但是,家長長時間的去對孩子進行吼叫,孩子就會慢慢的習慣家長吼叫他們的行為,看起來孩子已經認識到了錯誤,實際上孩子根本就不會在意到家長們到底説了些什麼。
時間一久,孩子也會慢慢的發現,家長也只有靠吼叫的方式,來威懾自己。慢慢的孩子也就會對家長出現反抗的行為,開始和家長髮生頂嘴、對着幹。
3. 會造成孩子出現逃避行為
家長對孩子的大聲吼叫,會導致孩子出現逃避的行為。當家長在訓斥孩子的時候,孩子的腦海中,就會不自覺地開啓緊急逃生裝置。他們會將自己的精神強烈的繃緊,時刻準備着逃避家長的怒吼。
通常孩子的腦海裏面會出現這樣的情形:
(1) 又對我進行吼叫,我要想辦法趕緊離開。
(2) 什麼時候才能吼完,煩死了。
當腦海裏面下達了逃離的指令之後,孩子就會趕緊的跑進自己的房裏,把房間門鎖起來。
孩子的這種行為就屬於逃避行為。逃避行為對孩子來説是沒有好處的,孩子慢慢形成了這種行為,他們就會變得沒有責任感,沒有擔當,對孩子的發展是沒有利的。
\'\'低聲效應\'\'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從家長的大聲怒吼所造成的不利影響來看,大聲怒吼並不能夠解決孩子的問題,還容易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傷害。既然這種方法行不通,那麼我們不妨就試試另一種方法\'\'低聲效應\'\'。
1. \'\'低聲效應\'\'是什麼?
美國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霍布蘭德曾經就對\'\'與談話者講述某一事項時的最佳談話方式\'\'上面做過一次研究,他發現和雄辯型、演説型的講課方式相比,沉穩型的講課方式更能夠讓學生對講義的理解更加清楚,這一現象在心理學就被稱為\'\'低聲效應\'\'。
\'\'低聲效應\'\'指的是在對方犯錯時,不要將情緒所外放出來,而是要適當的進行收斂,使用相對於温和的方式來和對方交流,將自己的語調也應該放低,這樣就很容易讓對方去接受你的訓斥。
2. \'\'低聲效應\'\'在孩子身上的表現
\'\'低聲效應\'\'同時也可以在我們的孩子身上具有明顯體現。當孩子犯錯誤時,拒絕使用大聲吼叫,而使用比較低的聲音來教育孩子往往效果會更好。
孩子亂跑碰碎了魚缸,按照我們之前的慣性,面對這樣的情況,都要對着孩子去劈頭蓋臉的進行着一陣怒吼。這樣就會導致問題不能有效解決,還容易傷到孩子。
而現在我們使用\'\'低聲效應\'\'放低姿態和語氣面對孩子這樣説:\'\'孩子,媽媽知道你不是故意碰碎家裏魚缸的,因為你也不想讓媽媽生氣,對嘛。\'\'
當我們這樣説完後,孩子下次就不會再出現亂跑的行為了,因為家長的這種方式,讓孩子更容易接受,他們也會為自己的行為感到懺悔,而去改正。
家長應當如何使用\'\'低聲效應\'\'來讓孩子聽話
1. 拒絕吼叫,語氣平和
我們在與孩子交流的時候,一定要拒絕吼叫,語氣平和。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感受到一種親和力,更易於去接受我們所給他講的談話內容。
(1) \'\'寶貝,你這件事情確實做的不對,你要引起重視,來及時改正。\'\'
(2) \'\'寶貝,你要體諒一下媽媽,剛拖好的地就被你不小心的踩髒了。\'\'
當我們語氣平和之後,孩子就能放下警惕性心理,讓雙方的情緒都能受到有效的控制,孩子就非常願意聽從我們的話了。
2. 調整情緒
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將自己的情緒放緩,不能顯露出來。不然,容易在非常暴躁的情緒之上,説出傷害孩子的言論,讓孩子更加的排斥我們。
我們可以這樣做:當孩子做錯了事情,不聽話,弄得我們非常生氣時。我們對孩子説:\'\'寶貝,你知不知道你做出這樣的事情,會讓我感覺到非常的生氣,我怕產生的不良情緒會波及到你,因此,我現在先回到房間去冷靜一下,咱們再來討論這件事情,好嗎?\'\'
這樣的話,孩子看到我們比較尊重他,也就更能夠聽得進我們的教育了。
大聲吼叫的方法還是很不可取的,我們家長還是要利用好\'\'低聲效應\'\'才能讓孩子輕鬆聽我們的話。
感謝您在百忙之中閲讀這篇文章,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言、點贊、分享,謝謝!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