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庸為人,懂分寸,知進退

由 段幹方 發佈於 綜合

有人説,人生的智慧不過六個字:“懂分寸,知進退”。

人貴有自知之明,審時度勢,分寸把握得當,進退有度,才是真正的人生智慧。

01

俗話説:“做菜講究火候,做人注意分寸”。

做菜時,如果對火候的把握不好,很可能會把菜炒糊了或炒的不熟。為人處世,如果把握不好分寸,就很容易得罪人,給自己帶來很多麻煩。

而在古代兵法中也有所謂“一言不慎身敗名裂,一語不慎毀全軍覆沒”的警世諫言。

佛家也認為,當人在起心動念之際,同時會種下因果。一個人如果動了邪念,也就埋下了禍源,不僅會給自己留下後患,還會影響到子孫後代。

因此,為人處世把握不好處世分寸,口無遮攔,百無禁忌,輕則惹人厭煩,重則引火燒身。

南朝時,齊高帝蕭道成曾與當時的書法家王僧虔一起學習書法。一天,高帝突然問王僧虔:“你和我的字,誰更好?”

王僧虔猶豫了一下,如果説高帝的字比我的好,是違心之言,有溜鬚之嫌;如果説高帝的字不比我的好,就會讓高帝的面子掛不住,弄不好還會給自己的未來帶來隱患。

王僧虔想了一會兒,巧妙地説:“我的字臣中最好,您的字君中最好。”高帝聽了這話後,明白了王僧虔的話中之意,笑了起來,此後不再提此事。

王僧虔巧妙的回答,不僅使他免於直答的尷尬,而且也不違背自己的原則,使大家都能心領神會,未因“一言不慎”而傷和氣,可謂極其巧妙。

縱觀歷史,不難發現,那些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夠在人生的道路上順風順水,其原因不僅是因為他們的智慧、勤奮,更不是因為他們有多少方法和手段,而是因為他們對人性的洞察,他們知道什麼是恰如其分,什麼是不偏不倚,什麼是見好就收,總之,他們善於把握分寸。

02

做事有分寸的人,通常都是深諳中庸之道的人。當他們與人交談時,他們知道該説什麼,不該説什麼,他們懂得説話的輕與重、多與少。

而在處世中,他們懂得如何表達自己,又不讓人感到厭惡,總是能夠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現給別人,從容地周旋於來來往往之中。

在與人辦事時,他們懂得因人而異,懂得如何輕鬆達到預期的目的,達到實際的效果,並給人留下很強的處事能力的印象;在處理問題時,他們既有原則性又有靈活性,知道什麼需要冷處理,什麼需要熱處理,什麼時候應該清醒一些,什麼時候應該糊塗一些。

他們有着良好的處世心態,能以高標準處世做人,既厚道又精明,得意時不張狂,沮喪時不氣餒,可以平靜地面對生活之中的得與失。正是因為他們能夠掌握這些分寸,他們才能最終成功,或者比其他人更接近成功。

簡而言之,凡事都離不開“分寸”二字。人生在世,分寸無處不在、無處不有。人際關係需要把握分寸,推進工作需要把握分寸,成就事業更需要把握分寸。

人生的成敗興衰、濃淡緩急,不不在把握分寸中見分曉。做人有分寸,還要知進退,才是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

《左傳》中説:“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軍之善政也”。

其實,知所進退,何止是“軍之善政”。在官場、商場、職場、情場……幾乎所有的社會生活之中,我們都需要知道知所進退。

劉邦進咸陽約法三章,赴鴻門宴不辭而別,知進又知退,最終成就大業。

項羽沽名釣譽放劉邦跑路、敗走烏江有船不渡寧可自刎,不知進也不知退,千古之下,僅供人一聲嘆息。

韓信因功求封侯、擁兵不謀反,先不知退後不知進,最終被呂后害死。范蠡功成名就,攜美人泛舟五湖,知進知退,樂享天年。

許多事情的成與敗,都取決於能否把握好進退留轉之間的“度”。

在《論語》中,孔子説:“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這裏所謂的“中行”就是中庸。這是一種調和折中、不偏不倚的態度,其它的兩端便是“狂”和“狷”。

“狂”和“狷”都有好的和壞的兩個方面。也就是説,狂者易過之,過之則容易冒進,膽大妄為;狷者易不及,不及則會退縮,無所作為。

只有審時度勢,量力而行,才能做到進退自如,而進退自如者則可趨利避害,事業可成。

進退間,處處彰顯着人生智慧。怎樣進退是一種手段,什麼時候進退是一種分寸。做人有分寸,知進退,才能在人生中有所成就。

追夢路上,讓靈魂發光,寫接地氣有温度的文字,願給更多的人帶來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