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日本卡車的老底:在中國求合作,在歐洲抱大腿

日本這個漂浮在太平洋西北部的島上國家,給大家帶來了太多的印象。日本什麼最出名?是富士山、東京塔這樣的旅遊打卡聖地?是令人垂涎欲滴的日本料理?還是各種讓人難以忘懷的二次元文化?又或者是日產GTR、豐田AE86等日系高性能神車?

扒一扒日本卡車的老底:在中國求合作,在歐洲抱大腿

是,但又不全是。因為在日本獨特的汽車生態系統中,除了令人歎為觀止的戰神級日系跑車和小巧玲瓏大走萌物風格的K-CAR,以及以各種張牙舞爪的改裝風格作為代表的“暴走族”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卡車。

本期節目我們就來聊一聊那些年我們知道和不知道的的日本卡車。

一、日本汽車工業的發展與中國的技術合作

扒一扒日本卡車的老底:在中國求合作,在歐洲抱大腿

1.日本卡車品牌陣營與歷史發展

目前的日本卡車共計四大主流品牌,分別是純日本自主品牌的日野和五十鈴,沃爾沃集團旗下的UD卡車(原名日產柴,2010年更名),以及“戴家王朝”的三菱扶桑。

這四家卡車製造商表面上互不相連,但實際上像鐵哥們一樣親,至於怎麼親,就不是本集討論的話題了。

扒一扒日本卡車的老底:在中國求合作,在歐洲抱大腿

日本汽車工業的發展要追溯到一戰之後,當時的日本幾乎不存在汽車工業,到了1917年,東京瓦斯電氣工業株式會社搗鼓出了日本第一輛自主品牌卡車,為日後日本汽車工業開了一個好頭。

1937年8月,豐田喜一郎先生把豐田自動織機公司的汽車製造部門進行獨立,成立豐田汽車工業公司。

最開始的豐田汽車只生產AA型家用轎車一款車型,後來,開始生產基於AA型轎車改型的卡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迎合日本軍方對軍用車輛的需求,豐田汽車開始大批量生產軍用卡車。

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前一晚,豐田汽車部分工廠遭受轟炸,損失慘重。日本汽車工業就此畫上了休止符。

扒一扒日本卡車的老底:在中國求合作,在歐洲抱大腿

2.日本汽車工業高速發展時期與泡沫消失的時期

戰後,隨着日本社會的重建和經濟的飛速發展,日本汽車工業正式迎來了自己的夏天。

60年代開始,日本汽車工業湧現出幾個極具代表性的車型,日野汽車工業公司製造的RANGER系列中型卡車以及其他品種的各種商用汽車是當時日本商用汽車市場的主導車型。

70年代,受震驚世界的石油危機影響,日本製造的小排量汽車開始成為主流車型,也就是那時開始,日本汽車製造商開始在海外大規模的建立經銷商和製造工廠。

扒一扒日本卡車的老底:在中國求合作,在歐洲抱大腿

80年代可謂日本汽車工業的黃金十年,此時日本經濟正處於金字塔頂尖位置,各種款型的汽車出現在了大街小巷,商用車的品牌和品種也越來越多。此時,沃爾沃卡車與五十鈴合作將當時先進的F系列卡車引入日本市場,並取得初步成就。

與此同時,日本卡車開始向大排量和多氣缸化發展。當時的主流重型卡車所使用的發動機動不動就20升左右排量,有的還會裝上渦輪增壓器,讓車輛的動力更強,扭矩更大。這一趨勢一直持續到21世紀初的兩到三年。

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日本經濟的泡沫被無情地捅破,各大汽車製造商開始兼併重組。1999年,日野汽車工業公司與日野汽車貿易公司合併成為新的“日野自動車株式會社”,並於2000年成為豐田汽車集團的成員企業。

2007年,沃爾沃集團正式收購日產柴油汽車工業公司(簡稱“日產柴”);2010年,戴姆勒控股了三菱扶桑的絕大部分股權,成為戴姆勒商用車的一個成員。至此,日本卡車兩大勢力的格局正式形成。

扒一扒日本卡車的老底:在中國求合作,在歐洲抱大腿

3.日本卡車在中國的發展

日本卡車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被進口到國內,隨着70年代末改革開放的開始和汽車對外合資合作生產政策的確定,日本汽車製造商開始對中國拋出橄欖枝。

1985年,五十鈴汽車公司與重慶汽車製造廠進行合資經營,成立中國內地第一家商用汽車合資企業:慶鈴汽車公司,生產五十鈴第四代ELF輕卡。五十鈴還將第四代ELF的技術轉讓給了江西汽車製造廠,生產“江西五十鈴”系列輕卡。

80年代後期,第二汽車製造廠從日產柴購買了幾套第二代CONDOR系列平頭卡車駕駛室的散件,並進行平頭卡車的生產;1992年,第二汽車製造廠首批東風EQ153系列平頭卡車投放市場,採用的CNODOR駕駛室直到前幾年還能在東風品牌的各種卡車上見到。

扒一扒日本卡車的老底:在中國求合作,在歐洲抱大腿

90年代,第一汽車製造廠與當時的青島汽車製造廠聯合引進三菱T850系列平頭駕駛室的製造技術,並將其用到新車型上。

經過十餘年的戰略規劃,1995年,解放三代車型CA150PL2型平頭卡車投放市場,結束瞭解放卡車缺少平頭駕駛室型的歷史。1997年,使用同款駕駛室的解放第四代重型車推出,成為未來數年解放卡車的標準駕駛式造型。

扒一扒日本卡車的老底:在中國求合作,在歐洲抱大腿

在推出了著名的EQ153系列平頭卡車後,1996年5月,由東風汽車公司與日產柴合資設立的重型卡車合資公司東風日產柴汽車有限公司在浙江杭州成立。

1998年,第一批量產車型“大實力”系列投放市場,作為當年為數不多的國產高端卡車,也是為數不多的合資品牌重型卡車,“大實力”系列為東風日產柴開了一個好頭。

2001年,東風日產柴引入了當時日本在售的Big Thumb系列重型卡車,並取名為“大拇指”系列,之後又分別推出了基於該系列的衍生車系“金/銀拇指”系列車型。

扒一扒日本卡車的老底:在中國求合作,在歐洲抱大腿

2003年,以專用汽車製造業務為主的星馬汽車與日本三菱扶桑公司進行十年期限的技術合作,引進了當時三菱扶桑在日本投放的先進重型卡車SUPER GREAT系列車型整車製造技術,併成立了安徽華菱汽車。

2004年,第一批華菱重卡系列車型正式下線,並開始生產全品系重卡。

2005年,由華菱重卡系列車型改裝的專用車整車正式出口到國外,上市僅僅一年就開始對外出口,這在當時都是難以想象的。

隨後,2006年9月,華菱重卡系列車型代表中國商用汽車工業首次採用獨立展位的形式參與漢諾威國際商用車展,意味着華菱星馬的整車產品也能與國際知名車型同台演出。

扒一扒日本卡車的老底:在中國求合作,在歐洲抱大腿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71 字。

轉載請註明: 扒一扒日本卡車的老底:在中國求合作,在歐洲抱大腿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