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7月16日,蘇聯突然照會中國政府,要將援華的專家和顧問全部召回,而且不等中國答覆,就在10天后通知所有專家都要在7、8月份離境。蘇聯政府還同時撕毀兩國簽訂的《中蘇國防新技術協定》,中止了343項專家合同和257項科研合同,斷絕了火箭燃料的供應。
燃料就像是炸彈中的炸藥一樣,是導彈的食糧。沒有燃料,導彈就是一個無用的空殼。當時中國還沒有掌握火箭推進劑的生產技術,失去了援助,研製工作幾乎等於前功盡棄,岌岌可危。剛剛起步的中國航天事業,還能否繼續前進?年輕的共和國面臨着一次新的考驗。
消息傳到北戴河。正在這裏辦公的毛澤東對前來彙報的國務院副總理李富春説:
赫魯曉夫不給我們尖端技術,極好。否則,這筆賬以後是很難還的!
他不僅沒有任何的沮喪,相反還強調,
蘇聯人走了,但我們的尖端技術不能放鬆,更不能下馬。
1960年,中華大地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自然災害,人民飽受飢餓的困苦。國防科技研製工作的腳步也放慢了。就在這時,我國登山健兒將五星紅旗插上珠穆朗瑪峯,給在困難中苦鬥的中國人民帶來極大振奮。周恩來總理不失時機地對科學家們説:
我們在尖端技術上,也要像攀登珠穆朗瑪峯那樣,迎難而上,不斷前進。
1960年7月和1961年8月,聶榮臻兩次向黨中央和毛澤東建議,力主在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堅持科研攻關,繼續研製導彈、原子彈。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主席接受了聶榮臻的建議。
由於中國的導彈研製一開始就以自力更生為主要方針,因此,蘇聯技術援助的中止並未造成根本性的影響。相反,蘇聯撤走專家的現實,迫使中國更快地在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上進入科研攻關的新階段。
在周恩來和聶榮臻的親自指揮下,航天戰線開始了新型號中程導彈的研製工作。周恩來鼓勵科技工作者説:
蘇聯採取掐脖子的辦法,想把我們的火箭事業扼殺在搖籃裏,那是辦不到的,中華民族是有骨氣的民族,也是有智慧的民族,沒有什麼力量能壓服我們,也沒有什麼事情能難倒我們,只要大家擰成一股繩,就一定能把火箭送上天。
聶榮臻元帥多次親臨國防部五院和酒泉發射基地,和錢學森一起與科研人員同吃同住,從基礎研究開始,一道攻關。研製工作再次步入快車道,不久後,中國自主研製生產的火箭推進劑就運抵發射基地。
1960年9月10日,在蘇聯專家撤走後的第20天,我國第一次在自己的國土上,用國產燃料成功發射了一枚P-2彈道導彈,寫下了中國導彈發展史上的第一頁。
1960年11月5日,中國自行製造的第一枚近程地地導彈東風一號發射成功,導彈飛行了550公里後,彈頭準確命中目標區,導彈技術邁出了突破性的一步。親自主持試驗的聶榮臻元帥高興地宣佈:
從此,我們有自己的導彈了。
東風一號試驗成功的喜訊傳到上海,極大地鼓舞了正在進行探空火箭研製的技術人員。
1960年,探空火箭的發射工作移師到了安徽省廣德縣誓節鎮的一處荒無人煙的山坳裏,代號“603”的探空火箭試驗基地正式建成。這年6月底,第一枚T-7探空火箭加工完成,運抵剛剛交付使用的發射場。7月1日火箭進行試射。然而,點火後發動機的管路突然發生爆裂,發射失敗了。
12月,經過近半年時間改進的T-7火箭再次進行試驗。為了鼓勵科研人員,錢學森親自來到603發射場,指揮火箭發射任務。12月28日清晨,場區的氣象條件符合發射要求,發射進入了預定程序。但當火箭完成推進劑加註後,天氣突變,風雨交加,發射只得暫停。
接下來的時間裏,氣象人員不斷測量風速,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風速雖然不斷變小,但仍大於6米/秒的允許風速。終於風速減小到了4米/秒,現場指揮決定繼續發射。可就在要下達點火口令時,風速又突然變大,考慮到錢學森已在風雨中等待了很長時間,現場指揮決定闖一次試試。結果,點火後,火箭雖然升空了,但卻過早轉向,沒有達到預定高度。
錢學森在離開現場前,對火箭飛行中可以目視的一段現象做了分析。他認為,失敗是由於切變風引起火箭飛行失穩造成的。
根據錢學森的判斷,科研人員想出了一個辦法,在T-7火箭的尾部串聯一枚固體助推器,這樣火箭飛出發射架時速度就會提高,風的影響就相對變小,發射的高度就會增加。按照這個辦法,火箭串聯了助推器後,又進行了4次試驗都獲得成功,而且飛行高度也從8公里提高到了60公里。
T-7是我國第一代氣象火箭中的率先型號,也是我國第一枚真正意義上的探空火箭。這枚火箭由固體燃料助推器和液體燃料主火箭串聯而成,主火箭採取自燃推進劑,起飛重量1138公斤,可以探測40~60公里以下的大氣温度、氣壓、風向和風速,它的研製成功對中國航天事業來説,是一次來之不易的突破,由此揭開了我國火箭探空活動的序幕。
——《天地交響》連載五
來源 | 我們的太空(ID:ourspace0424)
作者 | 蘭寧遠
編輯 | 何書雨、王豔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