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運收官,彰顯“流動中國”的新活力

為期62天的2020年鐵路暑運結束。暑運期間(7月1日至8月31日)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4.56億人次,其中,8月份發送旅客2.49億人次,較7月份增加4250.2萬人次,客流不斷回暖。

鐵路部門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力落實“六保”任務,統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暑期鐵路運輸工作,助力恢復經濟社會秩序,取得了良好成效。

精準施策,為“流動中國”加動力。今年暑運,正值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戰略性成果、經濟社會發展秩序加快恢復時期,鐵路暑運面臨做好站車常態化疫情防控、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和戰高温防汛救災確保鐵路運輸安全暢通等多重考驗。鐵路部門根據暑運客流變化,鐵路部門充分發揮京滬、京廣、徐蘭等高鐵的客運能力,實施“一日一圖”,通過加開列車、動車組重聯、普速列車加掛車輛等措施,實現有流開車、應開盡開……堅持以客運需求為導向,優化客運運輸服務,釋放出更多更優質的暑期出行福利,讓出行的腳步更從容。

旅遊消費,為“流動中國”增活力。消費作為經濟循環的重要一環,對於供需形成良性互動,以升級消費帶動高質量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7月14日,文化和旅遊部印發通知,恢復跨省區市團隊旅遊。鐵路部門根據最新政策,直通客流主要集中在京廣、隴海、焦柳和京廣、京滬、徐蘭、西成高鐵等主要幹線,集中發往上海、北京、杭州、成都、青島等旅遊城市,比如鄭州鐵路部門通過開行“中原快車——古都夜八點”號高鐵專列等方式,有效活躍旅遊市場經濟,把被抑制的消費釋放出來,帶動其它關聯經濟復甦,為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帶來活力。南來北往、人暢其行,為助力區域內旅遊業有序復甦,推動經濟社會秩序加快恢復作出了貢獻。

科技服務,為“流動中國”添魅力。“科技改善民生,智能締造幸福”,隨着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智能科技”的多種應用也已成為推動鐵路服務質量大幅提升的重要舉措。比如,電子客票在全國普速鐵路實施應用,全國已有2700個車站實現電子客票“一證通行”,覆蓋99%以上鐵路出行人羣;長三角推出“空鐵聯運”新服務、提高客運組織效率等方面發揮了積極效用,給廣大旅客出行帶來了良好的體驗。

一切為民者,則民嚮往之。優質的服務是民眾滿意的基礎。未來,鐵路部門將持續為廣大民眾提供更高品質的出行體驗,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王勇)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44 字。

轉載請註明: 暑運收官,彰顯“流動中國”的新活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