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7月22日訊 出門打個網約車,喝酒叫個代駕,這已成為城市出行的重要方式。可是,你有認真核對過里程和費用嗎?你是不是默認平台計費一定是準確的呢?
杭州市民羅先生使用e代駕打車,就遇到了里程上的疑惑:同一段代駕路,有時顯示17公里,有時19公里。最近叫的一次更是離譜,平台顯示23.9公里。“這行程里程也不知道怎麼算的?哪裏多出來這六七公里路?”
羅先生的遭遇估計也會讓很多人也有這樣的擔憂:是不是自己打車的時候,其實也會被多計里程多收費,只是自己一直不知道而已?
最多119元,最少85元
同一路段叫代駕,里程、費用卻各不同
羅先生註冊e代駕有6年多,多的時候一年有數千元的代駕費用,是名副其實的老用户了。他説自己平時哪怕喝上一口酒也會叫代駕服務,由於工作原因,通常找代駕走的是同一段回家路。
7月8日晚8點58分,與朋友聚餐飲酒後,羅先生像往常一樣預約了e代駕要從德勝路翔園賓館返回五常街道聯勝路的家中,平台顯示預估費用85元。
可到了目的地,羅先生傻了眼,需要支付訂單是115元,行駛里程23.9公里。羅先生當時就向司機提出質疑,為何同一段路程,同一個時間段,平時行駛都是17-18公里,今天多走了六七公里?司機倒也實誠,推測説可能是系統問題。
心存懷疑的羅先生當時並沒馬上付錢。第二天,他就撥打了e代駕400客服。據羅先生説,對方態度很差,還推脱是代駕司機的手機網絡延遲。
“我後來仔細翻了一下我的訂單,發現好幾次都多收了錢,只不過平時多一二公里,不易察覺。而且如果不是同一段路反覆行駛,我根本發現不了。”羅先生向錢報記者展示了手機裏的e代駕訂單。他的訂單數量極多,向下翻了好幾屏,才追溯到2018年的信息。從翔園賓館附近到回家的幾筆訂單中,有兩次顯示85元,行程分別為17.3公里、17.4公里;有一次顯示90元,行程18.6公里;還有一次95元,行程19.2公里。
羅先生又向記者展示了2015年11月27日的一條e代駕投訴記錄,同一段路程被收費119元。“那一次,在我的投訴之下,e代駕把多收的費用退還給了我。沒想到同樣的情況再次發生。”羅先生越想越生氣,他説,“e代駕的里程計數是不是存在貓膩?有多少人是像我一樣被莫名其妙多收了費,又被e代駕矇混過關的?”
里程偏差卻要消費者買單
5年前就出現的問題,為何遲遲沒有整改
同一段路,為何計算的路程和費用不一樣?為此,錢報記者特地下載了e代駕,並體驗了一趟他的回家路。
週一下午4點半,記者在德勝路翔園賓館預約了e代駕服務。幾分鐘後,代駕司機胡師傅就到了預約地。他驅車往德勝路至紹興路掉頭,上德勝路高架穿過文一路隧道,一直到荊長大道左轉,再到宋家灣路右轉,到達江南水鄉。那時晚高峯剛剛來臨,上塘高架上還有一段短短的擁堵路程,到達目的地顯示,行程17.5公里,收費85元,扣除首單8元代金券後,實際收費77元。
途中,司機胡師傅告訴記者,e代駕是按照里程收費,擁堵不會多收費,早上7點到晚上10點起步價7公里內30元,晚上10點以後,起步價7公里50元。而記者所體驗的與羅先生的代駕時間應當屬於同一時間段,即晚上10點前。
為什麼在夜間行車更為通暢的情況下,羅先生的代駕會憑空多跑出六七公里,多收30元錢?這着實讓人納悶。
錢報記者致電了e代駕的400客服,工作人員解釋説,這種現象是由於行駛路程通過一段隧道,隧道信號不好,導致司機的手機導航出現了定位偏差,偏到了比較遠的地方。
e代駕方面表示,羅先生的遭遇不是個案。e代駕使用的是第三方地圖軟件,在隧道、山谷、地下停車場都可能因為信號或地圖原因出現里程偏差,只能根據實際使用中出現的情形一點點做道路“標記”,還沒有辦法徹底解決。他們表示,平台已經給羅先生退回了多收的30元錢,並承諾“一管到底”。
對於e代駕的回覆,羅先生並不滿意。羅先生認為,這並不是30元錢的事。“如果説是軟件問題,那5年前就已存在,e代駕為何遲遲沒有整改。”羅先生反問道,難道只能等消費者發現了來投訴才能解決?要是發現不了呢?有多少消費者吃了“啞巴虧”?
打網約車、叫代駕,你是不是也遇到類似問題
律師觀點:多次里程不準可申請鑑定
業內人士陳先生告訴記者,導致地圖定位出現偏移的原因很多,比如手機周邊網絡信號覆蓋不好,周邊環境封閉,地圖標準差異等等。其實不止代駕,網約車、外賣、物流軟件等平台上都可能出現相關偏差。“一般平台不會通過故意繞路賺錢,國內的地圖服務商也在力求解決類似情況。”不過,陳先生也承認,定位偏移導致收費變多的也是有可能存在的。只是,有的平台更正“打補丁”的速度,會快一些。發現問題,馬上會進行補救。
浙江浙聯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杭州市律師協會侵權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朱覺明律師認為,同一路段多次發生里程數不準,且經投訴但未被糾正,消費者可以請求消保委委託第三方檢測機構來針對企業的計量設備進行檢驗和鑑定,若經鑑定不合格且有證據多次發生因計量不準確被投訴但涉事企業仍拒絕糾正,那麼就涉嫌欺詐,按消法應當三倍賠償。
羅先生説,要不是經常走同一段路,普通消費者確實很難發現是不是被多收了錢了。平台因為所謂的系統問題多收了其他消費者的錢,又該如何處理?
在此,我們也提醒大家,在使用網約車、代駕等平台時及時關注自己的里程數,如發現有誤差及時反饋,一定要及時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