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第一的女孩決定去死”:現實中有多少父母,養出了“空心”的孩子

“全校第一的女孩決定去死”:現實中有多少父母,養出了“空心”的孩子
“全校第一的女孩決定去死”:現實中有多少父母,養出了“空心”的孩子
  孩子本是獨立的個體,應該有自己的選擇和人生。

  你以為的“為你好”的愛,不過是在一點一點消磨孩子的靈魂。

  ——鹿媽

  ◆◆ ◆

  作者 | 七七晴歌

  來源 | 女兒派原創

“全校第一的女孩決定去死”:現實中有多少父母,養出了“空心”的孩子
  最近看了台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其中《茉莉的最後一天》裏媽媽和女兒茉莉間的相處模式,讓人覺得無比扎心。

  茉莉懂事乖巧,成績優異,一直是父母和周圍人的驕傲;

  媽媽温柔優雅,曾經是留美碩士,有了孩子後,選擇成為家庭主婦。

  表面上完美的一家人,可平靜的表象下,卻暗藏洶湧。

  一天晚上,茉莉平靜地走向陽台,跳下去了。

  妹妹可莉正在聽歌、看雜誌

  完全沒注意姐姐茉莉在幹什麼

  原來,媽媽是一個控制慾特別強的母親。

  生活裏,她偷偷在家裏的各個角落裝了攝像頭,孩子的一舉一動都在她的注視下。

“全校第一的女孩決定去死”:現實中有多少父母,養出了“空心”的孩子
  媽媽一邊在卧室疊衣服

  一邊通過攝像頭觀察客廳的女兒

  學習上,她更是從小要求茉莉出人頭地,不然就是“廢物”、“沒出息”,禁止女兒參與一切與學習無關的活動,認為文學是“不正經的東西”。

  甚至是茉莉自殺後,媽媽還是沒有停止對女兒的控制。

  她去翻茉莉放在學校的東西,找茉莉生前的心理醫生,還授權了一位研究員抽取茉莉的腦細胞重組女兒生前的記憶。

  直到媽媽看見女兒眼裏的自己:

“全校第一的女孩決定去死”:現實中有多少父母,養出了“空心”的孩子
  她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如果我沒有生你的話,我現在早就是教授了。”

“全校第一的女孩決定去死”:現實中有多少父母,養出了“空心”的孩子
  滿滿都是沉重和壓抑。

  難道茉莉的媽媽不愛女兒嗎?

  當然不是。

  她多年來盡職盡責照顧着女兒。

  女兒送她髮夾,她一邊埋怨女兒亂花錢,一邊喜滋滋地戴上就再也沒摘下過。

  可問題是,當媽媽把所有的愛和期待都放在女兒身上,這份愛也太讓人窒息了。

  沒有一個孩子,能承受得起“我都是為了你”這句話。

  當付出成了一種“道德綁架”,當控制披上了“為了你”的外衣,這樣的愛和給予,成了一種病。

“全校第一的女孩決定去死”:現實中有多少父母,養出了“空心”的孩子
  控制慾,是父母投射到孩子身上的“理想自我”

  美國心理學家埃文斯曾講過一個故事。

  賣冰激凌的窗口前,站着一位媽媽和她的女兒。

  媽媽問女兒:“你要哪種口味的?”

  女兒説:“我想要香草的。”

  “我覺得巧克力的好一點。”

  “不,我就要香草的。”

  “你不應該要香草的,我知道你喜歡巧克力的東西。”

  “我現在就想吃香草的。”

  最後,媽媽無奈地嘆了一口氣:這孩子怎麼這麼倔。

  當埃文斯問媽媽“為什麼一定要讓女兒選巧克力味”時,媽媽卻説:

  “我覺得好吃,所以想給女兒吃。我太愛她了,我只想給她最好的。”

  其實,是媽媽自己的心裏住着一個喜歡吃巧克力冰激凌的小孩。

  所以她把自己的心理需求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兩年前,一位名叫孫安佐的18歲少年聲稱要去學校射擊,隨後被美國警方搜出一把手槍和1608枚子彈。

  這一事件,引起了大眾的討論。

  討論的焦點之一,就是孫安佐媽媽的教育方式。

  他的媽媽,是台灣女星狄鶯。

  狄鶯曾在節目裏透露,從小到大,她都嚴格控制兒子的飯量,甚至每天花七個小時盯兒子吃飯。

“全校第一的女孩決定去死”:現實中有多少父母,養出了“空心”的孩子
  小學畢業前,從來不讓兒子單獨出過門,哪怕是門口的便利店都不行。

  對兒子的學業更是高標準、嚴要求。

“全校第一的女孩決定去死”:現實中有多少父母,養出了“空心”的孩子
  還動不動向孩子訴苦:媽媽為你犧牲了一切,改變了作息、沒了朋友,還天天照顧你,你怎麼對得起我。

  表面上,狄鶯為了兒子付出一切。

  但實際上,她不過是想把孩子改造成自己想成為,卻沒能成為的樣子。

  狄鶯小小年紀出道,小學還沒畢業就出來唱歌謀生活,還經常被人欺負,被迫長成了潑辣的性格。

  可她心底卻希望自己可以有學問、有地位,還有人保護。

  於是,她一直是按照自己的理想型培養孩子。

  像狄鶯這樣的父母,往往看不見孩子的真實存在,也不在意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他們只能看見自己投射到孩子身上的“理想自我”。

  而被迫揹負着父母理想的孩子,就像被剪斷翅膀的小鳥,一生都飛不出愛的牢籠。

“全校第一的女孩決定去死”:現實中有多少父母,養出了“空心”的孩子
  控制慾,讓孩子患上了“空心病”

  央視曾經花費十年時間,打磨出了一部紀錄片《鏡子》。

  裏面有一個“問題少年”家明。

“全校第一的女孩決定去死”:現實中有多少父母,養出了“空心”的孩子
  家明爸爸是一家企業的管理層,從小家境不好,通過自己的奮鬥有了今天的成就,所以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兒子可以出人頭地。

  兒子買了寵物,一回家,就被他丟掉;

  兒子想騎自行車去遠一點的地方,話還沒説完,他就堅決反對;

  兒子想當流浪歌手、揹包客,想學畫畫,他都説不行,學習才是唯一的出路......

  十幾年來,家明爸爸日復一日拼命讓孩子讀書,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

  可結果,卻把兒子變成了仇人。

  家明一心只想“自由”,最後高中都沒有念,整天窩在家裏上網、玩遊戲,甚至還會時不時自殘。

  被送去訓練營的第一天,家明就因為不願鋪牀,和教官廝打在一起。

  也許父母的本意是保護孩子,讓他們少走彎路,卻不知這樣的愛,也讓孩子失去了自由和自我。

  有一位網友分享過自己的故事。

  上中學的時候,她有一個很好的朋友,給了她很多幫助。但是因為朋友成績不好,媽媽説什麼也不讓她們繼續來往。

  媽媽還動不動就偷看她的日記,並説:

  “你就是整天想這些亂七八糟的,成績才會這麼差。”

  不讓留長髮,不讓穿吊帶裙,也不讓週末出去玩。

  總之,一切與學習無關的都是妖魔鬼怪。

  結果等她上了大學以後才發現,自己根本沒有任何社交技能,戀愛的時候也不知道如何與另一半相處。

  做事情唯唯諾諾,敏感又多心,經常把事情搞得一團糟。

  其實,無論是叛逆的家明還是隱忍的網友,他們都丟失了一個人最寶貴的東西:

  獨立的靈魂。

  心理學家李雪説:

  “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被控制的孩子,從小到大都是靠父母推着走,早已失去了前行的動力。

  最終,只能成為一個缺乏價值感和意義感的空心人。

“全校第一的女孩決定去死”:現實中有多少父母,養出了“空心”的孩子
  看見和接納,是唯一的解藥

  茉莉自殺後,媽媽試圖把小女兒可莉變成另一個茉莉。

  一次,可莉拒絕了媽媽要老師給自己補習的想法,媽媽生氣得指責她,又一次提到:

  “要是沒生你們,我現在也是一個教授。”

“全校第一的女孩決定去死”:現實中有多少父母,養出了“空心”的孩子
  可莉哭着反問她:

“全校第一的女孩決定去死”:現實中有多少父母,養出了“空心”的孩子
  很多時候,不聽話、愛衝動、做事磨蹭、不愛學習......

  這些父母眼裏孩子的缺點,到底是影響了孩子的成長?

  還是違背了父母的期待?

  作為父母,我們最應該做的是強大自己,成為一顆枝繁葉茂的樹,默默引領孩子。

  而不是要求孩子成為自己理想的模樣。

  就像紀伯倫的那首詩: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因為愛,就是讓孩子成為自己。

  *本文系女兒派原創。我家有女兒,有女萬事足。百萬父母關注的育兒平台。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親愛的,如果我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就把我們“設為星標”★吧!這樣就不會錯過每天推送啦!

“全校第一的女孩決定去死”:現實中有多少父母,養出了“空心”的孩子
  育兒先育己,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關注女兒派

  每晚八點陪你一起成長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13 字。

轉載請註明: “全校第一的女孩決定去死”:現實中有多少父母,養出了“空心”的孩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