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楓橋經驗”秦皇台實踐,找出基層社會治理“最優解”

大眾網記者 盧志強 張鵬 通訊員 張志剛 濱州報道

“連續5年市級以上零上訪,這個鄉是怎麼做到的?”濱城區秦皇台鄉的基層社會治理成效,讓其他地方好奇又羨慕。

零上訪背後的法寶是什麼?“堅持黨建統領鄉村治理的創新探索,以‘楓橋經驗’為基層社會治理賦能。”在鄉黨委書記張碩看來,就是要讓鄉鎮成為矛盾問題的“終點站”,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

探索“楓橋經驗”秦皇台實踐,找出基層社會治理“最優解”

宋大學村某村民因工傷與用人單位產生糾紛,經過“言和驛站”調解圓滿解決,避免了漫長的訴訟;任馬村村民之間因為灌溉發生矛盾,得益於“警調對接”創新工作法,解開了“死扣兒”;在段李村民主議政日活動中,有村民反映在村主要路口安裝減速帶,村“兩委”走訪瞭解後立即落實,這是實施“51414”村級議事協商機制的縮影……

近年來,秦皇台鄉不斷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按照“黨建引領、五治融合、治理有效”的工作思路,在實踐中豐富發展基層社會治理理念和方法,不斷探索治理新機制,夯實基層社會治理“底盤”,守護百姓“穩穩的幸福”。

搭平台,有地方説事

在農村,鄰里之間少不了家長裏短,也難免有磕磕碰碰。看起來不算什麼的小事,日積月累或許就會變成不可調和的大矛盾,這就需要一個順暢的溝通渠道。

為了暢通和規範羣眾訴求表達和利益協調,努力將矛盾化解在基層,秦皇台鄉結合基層實際,為百姓搭建“訴説”的平台——“言和驛站。”

來到“言和驛站”,到底能為羣眾解決什麼問題?

探索“楓橋經驗”秦皇台實踐,找出基層社會治理“最優解”

“村裏的大事小情,小到家長裏短、鄰里矛盾,大到房屋拆遷、土地糾紛,凡是與百姓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矛盾糾紛,都可以來説道説道。”秦皇台鄉調委會負責人李新軍笑着説。

這不,2023年8月份的一起鄰里糾紛在“言和驛站”握手言和。

轄區某村村民王某來到“言和驛站”訴説他的“煩心事”,“後鄰的兩棵白蠟樹把自己房檐上的瓦都損壞了,每到雨天,雨水把牆面都浸濕了。”為此,鄰里之間互不相讓,各説各理。

在初步瞭解原委後,鄉調委會來到現場實地查看、走訪調查,找準雙方的訴求和矛盾焦點,從“莊鄉”和“法理”兩方面入手,擺事實、講道理,最終“紛爭事了、心事雙解”。

社會矛盾的“源頭”在基層,化解矛盾的“閥門”也在基層。羣眾最怕“辦事無門”,為拓寬源頭治理視角,秦皇台鄉把言和驛站延伸到各黨羣服務中心,把調解工作做到村民身邊。同時,進一步整合各自然村調委會、“一村一法律顧問”和網格員,讓包村幹部、職能站所和派出所參與其中,實現了整體協同調解,織密了基層社會治理網絡,真正實現了“糾紛有人調、意見有人聽、訴求有人幫、矛盾不激化”。

除此之外,“言和驛站”還是社情民意收集點,及時瞭解羣眾訴求,為服務改善民生和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提供依據和參考。“在這裏,可以為羣眾提供法律諮詢、法律援助、普法宣傳,引導羣眾樹立社會文明風尚,自覺抵制不良社會風氣。”張碩表示。

建機制,有制度理事

“以前,村裏大小事都是村幹部和黨員商量着辦,現在是與羣眾坐在一起商量着辦,讓羣眾作主。”村民發現每個人都有了“話語權”。

探索“楓橋經驗”秦皇台實踐,找出基層社會治理“最優解”

李愛民是秦皇台鄉朝陽新村段李家支部委員,有時間他就來到村南側的同心亭,在這裏收集“情報”。“小到家長裏短、鄰里矛盾,大到土地糾紛、村子的發展,與百姓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各類問題,都能在大家的閒聊中反映出來。”李愛民笑着説。

“在村民的‘閒聊’中能瞭解民意,能解答的現場解答,對羣眾反映的一些提議,在民主議政日會議上集中進行討論。”朝陽新村黨總支書記李明説。這是秦皇台鄉創新推行的“51414”村級議事協商機制。

據瞭解,該機制是結合基層社會治理實際,突出過程黨建,深化“黨建+自治”模式,推動基層黨建與基層自治有機融合,逐步探索出的一套以村民為主體的鄉村善治治理新機制。

據介紹,“51414”中的“5”是指引導幹部羣眾對村級事務常提、常議、常辦、常評、常督;“1”是指制定1張議事協商清單目錄;“4”是指統籌村“兩委”、村務監督委員會、黨員及村民代表、農村合作社4類組織作為議事協商主體;第二個“1”是指創新1種議事形式,把議事協商地點從辦公室搬到街頭巷尾,暢通民意表達渠道;第二個“4”是指規範提出議題、徵求意見、組織實施、接受監督4步議事決議程序。

“‘51414’治理機制的最大特點是充分體現村民意願、議事形式不受限制,體現了羣眾當家作主的鄉村治理本質,真正實現村裏的事村民自己説了算。”秦皇台鄉黨委副書記、鄉長趙國亮説。

在協商議事中,秦皇台鄉把“村民想要的”和“村裏想幹的”有機結合,提升了村民的凝聚力和歸屬感,轉變了村民的思想觀念,走出了一條自我參與、自我管理、自我受益的鄉村治理良性循環之路。“以前是為民做主,現在是以民為主。”利民新村北賈村黨支部書記張秀萍笑着説,“村裏的大小事情商量着辦,已經成了大家的習慣。”

現如今,在秦皇台鄉各村,村民們自覺遵守村規民約,積極倡樹勤勞節儉新風尚,大力推進移風易俗,愛護環境、講究衞生的意識顯著增強,良好家風、淳樸民風逐漸形成,村民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優方式,有辦法了事

在農村,有困難打110已成為老百姓的“習慣”。

探索“楓橋經驗”秦皇台實踐,找出基層社會治理“最優解”

據秦皇台派出所所長張秉義介紹,農村矛盾糾紛以鄰里糾紛、夫妻矛盾、財產爭執等居多,雙方有着較強的解決矛盾糾紛的需求。出於對公安機關的信任,村民有時會找派出所求助,然而很多糾紛不在派出所的職責範圍之內。

據瞭解,在派出所接警案件中,各類“非警務”糾紛約佔接警總量的三分之一,接警後民警往往陷入兩難境地——不受理,羣眾會認為“不作為”;受理,則可能越權“亂作為”。很多情況下,派出所比較“尷尬”。

如何在有效化解矛盾糾紛的同時,全面提升羣眾安全感和滿意度?

為此,秦皇台鄉探索實施“1+1+N”的警調對接機制,由派出所、司法所牽頭,“攜手”人民調解員、網格員、村委會、律師等共同打造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充分發揮職能疊加優勢,統籌整合各部門資源,健全完善矛盾糾紛受理接待、協同指揮、調處化解、跟蹤督辦、評估反饋等工作機制,形成上下聯動、左右協同的矛盾糾紛多元調處化解工作格局。

在“警調對接”實踐中,秦皇台鄉逐步建立完善了案件移交、程序銜接、聯調聯動機制。派出所接警後,先依法判斷案件的性質,將發生在轄區內的民事糾紛、輕微刑事附帶民事案件和可調解的案件納入“警調對接”調處範圍。除現場能即時處理的外,在第一時間將案件及各種證據、文書材料移交給調解室處理。

“一些矛盾在激化到一定程度後,有可能變成刑事案件,但是通過這種銜接轉移,將矛盾由剛性變為柔性,最大限度化解社會矛盾,從而防止和減少了‘民轉刑’案件的發生。”秦皇台鄉黨委副書記、政法委員張志羣表示。

“調解成功的,調解室將調解結果反饋給派出所,同時進行‘人民調解+司法確認’,保障調解協議法律效力和協議履行的執行力。”司法所所長李新軍介紹,調解不成功的,調解室將相關材料退還派出所,由派出所進行處理,或建議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避免事件惡化、矛盾升級。

值得一提的是,藉助“警調對接”的工作優勢,秦皇台鄉司法所還打出了法治宣傳、糾紛排查的“組合拳”,調解員在調解矛盾糾紛時,會見縫插針地進行法治宣傳,引導公民遵紀守法,預防糾紛發生。

“下一步,我們將在實踐中不斷豐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持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理念和方法,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體系,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走出黨羣共建、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鄉村治理新路子,把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品牌越擦越亮。”張碩表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29 字。

轉載請註明: 探索“楓橋經驗”秦皇台實踐,找出基層社會治理“最優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