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1949:兩黨都爭取杜月笙,他為何既不留滬也不逃台,而是赴港

由 湯生 發佈於 綜合

1949:雙方都在爭取杜月笙,他為何既不留滬也不逃台而選擇赴港?上海解放前夕,兩黨都在爭取杜月笙,他為何既不留滬也不逃台?杜月笙長年雄居上海灘,晚年為何自稱是別人的“夜壺”?


1949年初的上海,已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身在其中的某些人都面臨着是去是留的艱難抉擇。那時的青幫大佬杜月笙,也生活在重重糾結的煎熬中,雖然兩黨都在爭取他,深思熟慮後,年已61歲的杜月笙於當年4月作出了最終抉擇:既不留滬,也不逃台,而是選擇遠走香港。

杜月笙離滬不久的1949年5月12日,上海戰役打響,至5月27日上海完全解放,歷時僅僅16天。杜月笙這一去,就再也沒能回到故士,而是於兩年後的1951年8月16日病逝於香港,曾經詫叱風雲的“上海灘皇帝”最終落得埋骨異鄉的結局。


在兩黨都在爭取杜月笙的特殊時期,他為何既不留滬,也不逃台,而是選擇遠走香港呢?這與他的經歷與處世有關。

作為浦東鄉下的農家子弟,杜月笙之所以能一步步攀上青幫大佬的高位,是與他的精明處世分不開的。人常説,“流氓不可怕,最怕流氓有文化”。杜月笙雖然沒有讀過多少書,但是,在社會這所大學裏,他卻獲益匪淺,一出口就成“金句”。如今的網絡上,還能搜到許多杜月笙的經典語錄,諸如:“不要怕被別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證明你還有用。”“人可以不識字,但不能不識人。”“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也沒有十全十美的人,關鍵是清楚你到底想要什麼,得到想要的,肯定會失去一部分,如果什麼都想要,只會什麼也得不到。”


能有如此見地的人,當然可以算作文化人了,所以,杜月笙絕不只是個只會刀頭耍橫的淺薄之徒。當時的上海灘,能稱上大亨的流氓有三位:黃金榮、張嘯林與杜月笙。三人之中,黃金榮以貪財聞名,張嘯林以能打著稱,而人們給予杜月笙的評價,則是最會做人。結果是:能打的張嘯林,由於要投靠日偽,於1940年8月14日,就被自己的貼身保鏢林懷部擊斃。貪財戀家的黃金榮,年逾八旬了還被安排掃大街。1953年6月20日,曾在上海灘顯赫一時的黃金榮,貧病而逝,時年85歲。會做人的杜月笙,晚年寓居香港,算是得個善終。

1949年3月下旬,老蔣曾單獨召見杜月笙,希望他能和自己一同赴台。而我黨也通過秘密渠道會見杜月笙,希望杜月笙能留在上海。杜月笙最後決定,既不逃台,也不留滬,而是選擇前往香港。


杜月笙不逃台,是因為看透了老蔣的為人。杜月笙曾這樣評價過他與老蔣們之間的關係:“他們是在拿我當作夜壺,用過之後,就要火速地藏到牀底下去。”確實,夜壺這種東西,見不得人,上不了枱面,但是,它很管用。你尿急的時候拿出來用一用,覺得很舒服很好,但是你用過了之後,就覺得它又臭又髒,很快就把它藏到最陰暗的角落。

杜月笙雖為幫會人物,但是,在民族大義面前,他還是有所擔當的,尤其是抗日戰爭期間,杜月笙還直接參與了部分軍事行動。八一三抗戰爆發後不久,戴笠奉蔣之命與杜月笙合作,利用杜月笙掌握的幫會,組織蘇浙行動委員會。在蘇浙行動委員別動隊的5個支隊中,第一、二、三支隊的司令均是杜月笙的門生。


上海淪陷後,老蔣為了阻止日本海軍大規模溯江西侵提出了封鎖長江的計劃。杜月笙率先指令自己的船公司開出幾艘輪船行駛至江面鑿沉。而後,其他輪船公司也紛起響應,鑿船沉江,阻塞了長江航道,遲滯了日軍的進攻。抗戰中,他曾多年擔任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致力於有益的慈善事業。

抗戰勝利後,杜月笙自以為勞苦功高,想趁老蔣論功行賞的機會,撈個有影響的職位過過官癮,他把目光定格在上海市市長,起碼當個副市長。但是,上海的正、副市長都已有人捷足先登,迎接杜月笙的,卻是“杜月笙是黑勢力的代表”、“打倒杜月笙”等標語。杜月笙在上海西站下車時,竟沒有一個要員迎接。


另外,1946年夏,老蔣為了體現“民主”,下令“民選”上海市參議會議員。杜月笙信以為真,以中的慾望又被激活,全身心投入競選議長。令杜月笙再次尷尬的是,就在他勝券在握時,卻到老蔣派人捎來的口信:“議長一席,希望由潘公展擔任。”潘公展是老蔣的親信,杜月笙自知胳膊擰不過大腿,在“民選”為選議長後,立馬宣佈辭去議長之職。緊接着,又開始了第二次投票,結果與蔣所願,潘公展順利“當選”議長。


老蔣的這些“卸磨殺驢”之舉,讓杜月笙真切地認識到了自己在蔣心中的位置——自己就是一把蔣某人的夜壺,有利用價值時,會極力迎逢,利用完了,就棄如敝履。所以,面對老蔣的再次“親切召喚”,杜月笙徹底清醒了——玩不起,咱躲得起。

杜月笙既不逃,還堅持離滬,也是心有苦衷的。原來,杜月笙受蔣的利用太久,做了20多年的反動派,壞事做得太多。比如,“四一二”時,就殺害了包括上海總工會委員長汪壽華在內的眾多進步人士。對於進步人士而言,杜月笙可謂血債累累,如果選擇留下,後果難以預料。


所以,他不得不走,也不敢不走。當“黃金榮掃大街”的新聞不脛而走時,身在香港的杜月笙,暗自慶幸自己沒有留在上海,躲過一劫。只是,當時的杜月笙已是疾病纏身,躲到香港後不久,就因病逝世,結束了他罪惡、複雜而又充滿傳奇的一生。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