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高票通過!香港選舉制度無需仰望西方,只需考慮這三點

由 南宮丹紅 發佈於 綜合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白雲怡 趙覺珵 陳青青】據新華社報道,3月11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以高票表決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授權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決定修改香港基本法附件一《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和附件二《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的產生辦法和表決程序》。

香港政界和分析人士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此次選改是對1997年至今二十餘年間香港情況的一次“檢視”,也是在奠定未來25年甚至50年特區發展的方向。國家過去大多以“維持現狀、達成妥協”的方式處理香港存在的諸多問題,以實現“和平迴歸、繁榮穩定”的目標,但隨着內外情況的變化,未來香港問題將不再能以此種方式處理。

他們同時指出,西方對香港“民主倒退”的指責是對民主的誤讀。民主的本質是選賢任能,代表人民的根本意願和長遠利益。通過重新構建香港選舉委員會,擴大選委會在各階層的代表,可使真實的民意穩定地灌注於選舉中,同時避免香港作為中國一個地方區域出現民粹化趨勢。“香港政制設計無需仰視西方選舉制度,只需認真考慮其對國家、香港和‘一國兩制’的實際後果,任何不利於這三點的選舉制度都不是好制度。”

“雙保險”:選委會擴容擴權,增設資格審查委員會

《決定》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設立一個具有廣泛代表性、符合香港特別行政區實際情況、體現社會整體利益的選舉委員會。選舉委員會負責選舉行政長官候任人、立法會部分議員,以及提名行政長官候選人、立法會議員候選人等事宜。

根據《決定》,選舉委員會將由現在的1200人增至1500人,並由現在的四大界別擴充至五大界別。而立法會則由每屆70人擴充到90人,通過選舉委員會選舉、功能團體選舉、分區直接選舉三種方式分別選舉產生。同時,《決定》規定,將設立一個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負責審查並確認選舉委員會委員候選人、特首候選人和立法會議員候選人的資格。

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香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對《環球時報》表示,新的選舉制度設計將有助於防止政治“攬炒派”進入特區管治架構,同時也能從愛國者羣體中吸納更多專業人士,擴充特區管治團隊。相信未來無論是選舉委員會還是立法會,都不會有代表某個別領域的力量影響力過大的情況出現,香港的政治生態將會更健康。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田北辰11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稱,他“百分之一百”支持全國人大對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決定。他認為,選委會提名和資格委員會審查將分別以“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的方式形成“雙保險”,確保只有愛國者才能“入閘”,同時也可促使參選人去了解各方不同訴求,而非僅僅關注自己的傳統票倉,這也將提升特區執政者的素質與能力。

作為香港立法會議員,他指出,香港立法會長期存在的一個問題是隻有功能組別和地區直選。從基層地區直選產生的立法會議員通常比較短視,而功能組別則代表了業界的利益分配,導致立法會中缺少從長遠眼光看待香港發展的人,“過去香港很多矛盾都源於這兩方的鬥爭而無法解決。”此次在立法會中增加來自選委會的新界別,可以讓一些擁有大局意識、長遠眼光,又有家國情懷的人士加入。

根據《決定》規定,選舉委員會將由工商金融界,專業界,基層、勞工和宗教等界,立法會議員、地區組織代表等界,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政協委員和有關全國性團體香港成員的代表界組成。

香港“民主倒退”?專家:“民主化”應是達成更首要目標的工具

在此次香港選改醖釀期間,外界有聲音認為,這一決定將使香港陷入“民主倒退”的境地,並“破壞香港的基本自由、政治多元化和民主原則”。

對於這些説法,香港前立法會主席範徐麗泰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在追求民主的過程中,香港曾走過一段很長的路,大家都曾以為能走到那個預定的目標。但未曾想到,這座城市逐漸就像一列偏離軌道的火車,離“一國兩制” 的初衷漸行漸遠。“我們當初的目標,即基本法立法的原意,是要保障香港的繁榮穩定,可現在我們選出的一些議員卻是在破壞香港的繁榮穩定。”

她又反問稱,“到底什麼是民主?民主就是如果意見不同,大家可以討論。甚至你聽了我的意見,不喜歡可以調頭就走。但你不能打我,不能燒我。”範徐麗泰表示,然而2019年綿延半年之久的暴亂不僅明顯違背這一價值,更讓香港一度處在社會秩序瀕臨崩潰的邊緣。

而多名香港政界人士也指出,不認為選改會使香港喪失政治多元性,或令立法會成為“橡皮圖章”。田北辰告訴記者,反對派中有反中亂港分子,亦有較温和的成員,並未參與過危害國家安全的活動。相信選舉改革的目的並非是要後者出局,而是要觀察參選者的行為再做決定。

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曾表示,“愛國者治港”不是要搞“清一色”,一部分市民對國家和內地瞭解不多,甚至對國家和內地存在各種成見和偏見。對這些人的取態,中央是理解和包容的,也堅信他們會與反中亂港分子劃清界限,積極參與香港治理。

在香港是否將面臨“民主倒退”的問題上,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認為,之所以中央要完善香港現行的選舉制度,恰恰是因為香港現行的民主進程沒有取得良好效果,反為香港帶來無休止的政治鬥爭和管治失效,而內外勢力更意圖把香港變成一個顛覆和滲透基地。

他對《環球時報》記者指出,自1997年至今,香港採取過一系列“循序漸進”發展“民主”的舉措,譬如取消由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選出的立法會議員、取消區議會委任議席、增加立法會地區直選議席、在功能團體選舉中加入五個“超級區議會”議席、增加區議會議員代表在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中的人數比例等。但這些“循序漸進”的步驟卻是在沒有充分考慮香港實際情況下,為部分迎合香港反對勢力而做出的舉措。

“而過去幾年的事實已經證明,這些措施並未帶來持續的民主進步,也沒有鞏固香港民主的根基,反而使香港的民主‘循序漸退’,倘若繼續沿此軌跡走下去,香港的民主會走向自我毀滅,‘一國兩制’無以為繼,香港也會遭到嚴重傷害。”劉兆佳表示,因此,在中央主導下完善香港的選舉制度,讓香港民主在新的基礎上健康和持續發展,才是負責任的舉措。

劉兆佳又指,香港內外部分人士經常把“民主化”作為“一國兩制”最高目標,把“政制改革”當作中央對港政策和香港特區施政的首要工作,殊不知香港選舉制度的民主化實是一種工具,意在達成“促進國家統一”“維護國家主權與安全”“捍衞領土完整”“ 保存香港原來的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良好的中央與特區的關係”“良好的行政立法關係”等更首要的目標。

這名前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對《環球時報》記者強調,在香港政制設計中,無需仰視西方選舉制度。任何社會的選舉制度都是其內在政治力量博弈的一種外在體現,在設計“有香港特色的新民主選舉制度”時,真正應慎重和認真考慮的是該制度對“一國兩制”、對國家、對香港帶來的後果,任何不利於這三點的選舉制度都不是好制度。

香港“50年不變”進程過半,有必要對治港方式進行“中期檢討”

11日下午,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聲明稱,將和特區政府將全面配合有關修訂工作,並依照經修改的附件一和附件二全力推動修改本地相關選舉法律的工作,及有效地依法組織和規管相關的選舉活動,落實符合香港實際情況的新選舉制度。

香港立法會主席梁君彥也發表聲明對人大決定表示尊重與致辭。他表示,完善選舉制度是要確保由愛國人士治理香港,防止危害國家安全和主權、破壞香港繁榮穩定的事情發生。香港是多元共融的城市,社會以至議會有不同的聲音是自然不過的。在理順憲制秩序後,議會仍會有不同政治理念的人士或政黨繼續反映香港的整體利益,履行監察政府的憲制職能,為香港市民謀求福祉。

如何從在更長遠的視角下看待此次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決定?梁美芬對《環球時報》稱,在過去幾年中,香港不僅未能解決自身多重的深層次問題,更在多個方面變得更糟:一是香港經濟成功的精髓——法治精神遭到嚴重破壞;二是香港曾令人羨慕的行政效率幾近癱瘓;三是香港引以為豪的社會文明在對內地同胞的敵視中黯然失色。

她表示,因此當今天“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走到半程時,有必要對過去“維持現狀、達成妥協”治港方式進行一次“中期檢討”, 併為未來25年甚至50年特區發展定下基調。而此次選改正是對特區政制進行的一箇中期“外科手術”,以使“一國兩制”能更好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