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更多人該出手時能出手,會救人、敢救人,也體現首善之城的底色
近日,一乘客在北京西站地鐵站內突然倒地、意識不清,地鐵工作人員立即為其做胸外按壓,並把自動體外除顫儀(AED)連接到位。火速趕到的急救人員通過兩次使用AED,終於把這位乘客從鬼門關拉了回來。很多網友為北京地鐵點贊,感慨“AED立功了!”
資料圖 和冠欣 攝
醫學上有“黃金4分鐘”的説法,指的是一個人出現呼吸衰竭、心臟驟停等猝死症狀後,4分鐘內通過急救措施可最大程度挽救生命。一旦超過10分鐘,腦細胞大量死亡,救回來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上述乘客的經歷顯然是不幸中的萬幸。而這份幸運,得益於北京正在推進的急救設施建設。以地鐵為例,去年起,全市軌道交通車站AED設備安裝分步落地。預計到明年年底可實現全覆蓋,一線站務人員培訓取證率將達80%以上。
有設備,會使用,關鍵時刻救人命。生動案例證明了相關工作的重大意義,也倒逼我們舉一反三:城市中還有多少公共場所沒有“救命神器”?即便“神器”在手,有多少人會用敢用?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54.4萬人發生心源性猝死,平均每天約1500人。這意味着,生死瞬間並不罕見,相較於捨得投入即可普及的機器設備,一個更長遠更現實的問題在於,如何提高大眾的急救能力和出手意願。去年,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發布通知,提出將心肺復甦等急救知識納入學校教育內容。相關法律明確,“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這些無疑是良好開端,但與我國巨大的人口基數相比,目前急救知識的宣傳力度和普及程度明顯還不夠。
同時,生活中的危急狀況又何止心源性猝死一種?燒傷燙傷、異物卡喉、溺水觸電、失温中暑等等,隨時可能發生在每個人的身邊。這個意義上,大多數人都應當掌握基本的應急救護技能。在這方面,學校是重要抓手,也需要治理者繼續推動。讓更多人該出手時能出手,會救人、敢救人,切實關乎大家的安全感,也體現着首善之城的底色。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崔文佳
流程編輯:u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