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北京的一個煎餅攤大媽因一句“我月入3萬怎麼會少你一個雞蛋!”火了。然而,刺激到眾人心的大媽與青島這位“饅頭大爺”比起來,還差一個煎餅大媽。畢竟,大爺光賣饅頭一年就掙70萬……(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半島都市報 ID:bandaobao)
前段時間,
北京黃金地段的一個煎餅攤大媽火了!
一位顧客拿到煎餅果子後,
認為大媽少給自己打了一個雞蛋,
大媽忍不住懟了一句:
我月入3萬怎麼會少你一個雞蛋!
講真,
刺激到眾多人心的煎餅大媽,
跟青島這位“饅頭大爺”比起來,
那差距就是再來一個煎餅大媽,
畢竟,
大爺光賣饅頭一年就掙70萬!
今年68歲的隋大爺,
在王哥莊二龍山景區附近
開了一家農家宴,
還開着一個饅頭店。
隋大爺説,
他這買賣從2011年開始的,
到現在6年了,
這幾年旅遊的人多了,
這買賣就好乾了。
國慶假期,
來嶗山旅遊的遊客人數暴增,
農家宴的生意火爆是有目共睹的。
隋大爺的農家宴到底能掙多少錢
記者沒問出來,
但饅頭店能掙多少倒是給撬出來了!
隋大爺自豪地説,
每年光靠賣饅頭他就能掙
70萬!
70萬!
70萬!
小編算算昂,
一年70萬,
四捨五入一個月就是6萬!
6萬吶!
朋友們!
這頂兩個掙3萬的煎餅大媽啊!
來來來,
看看大爺“自曝猛料”的視頻
▼
説起來,
青島王哥莊大饅頭那可是鼎鼎有名!
連黃渤舒淇王寶強都點贊!
黃渤把自己頭像和名字印上青島大饅頭包裝袋
送粉絲和圈內好友
在得知賣煎餅月入3萬
賣饅頭月入6萬後
頓時眾網友疾呼:
受刺激了!
在評論區網友的回憶裏,
湧現出了好多類似煎餅大媽的牛人
甚至有網友表示,
還工作什麼呀,
不如去學習一下攤煎餅吧!
現在饅頭大爺一出現
很多網友都驚呼:
原來賣饅頭比賣煎餅果子更掙錢啊……
▼
▼
好氣啊!
之前你們騙我去賣煎餅
現在又要騙我去賣饅頭了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か當前明月$”:賣竹鼠咯,三塊錢一隻,又大又肥的竹鼠
網友“有意義ツ”:又不是所有買饅頭的都一年賺70萬 是他們做的精明地理位置也不錯 是他們自己的努力 賺多少都是應該的
網友“管坤”:隨便街邊小吃攤都秒殺辦公室的,真的,你必須有關係才行,我可以説,用的全是假假假料。最好的煎餅果子成本也低到1元以內。你千萬別以為誰都能幹街邊攤。都狠黑的那類人。
網友“小龍.女”:饅頭在北方就好賣,如果在南方賣饅頭就一個月也不夠交水電費。費解?饅頭一點也不成吃
網友“QNJIA”:又想騙我去賣饅頭,買竹鼠的的本錢都還沒撈回來呢
網友“惠州用户15xxxx556”:大家算算帳一個饅頭純利潤是多少,算一個純利潤四毛,一個月六萬,那一天要賣五千個,一天能賣那麼多嗎?沒的話就只兩個原因了,一小編在吹牛逼,牛快吹死了,第二,那就是那大爺黑心,幾毛錢的買幾塊
網友“畫圈圈”:竹鼠了,一個三塊,兩個五塊,三個十塊了,
網友“悶騷的<( ̄︶ ̄)>”:不是每個餅都少雞蛋,怎能月入三萬
網友“洛列萊”:人老乾媽不就賣個麻辣醬,年賺上億,人説啥了。人CEO説到底不就是個打工仔麼,年賺幾千萬的。人要飯的也有千萬富翁。哪個行業都有做到極致的
網友“い釋ツ然ヘ”:當所有人都覺得這賺錢的時候,那麼這個就不賺錢了!但不論靠什麼賺錢,誠信經營,對得起良心最重要,現在的社會有些信念太扭曲了!
昨天早上
就在昨天放入早上
醒來打開手機發現月入2萬的賣饅頭夫妻又登上了頭條
要是沒記錯
前兩個月才被我們勤勞的饅頭小哥水平
這不又來了一劑鼓勵強心針
小成本餐飲創業,成功隨時都在發生
不要覺得小,像月入2萬的小餐飲老闆大有人在
山東90後夫妻饅頭店,1元不到的饅頭月入2萬最遠還賣到北京
這就是昨天全國十幾億手機用户共同見證的成功,山東90後夫妻,創業賣饅頭,月入2萬不是問題。90後,慢慢的再成長,當社會的舞台慢慢以他們為重心之後,他們的崛起更加不可阻擋,來自山東的夫妻汪偉、張伊,在2017年春節之後,不像其他的年輕人一樣,依舊外出打工,還是兩人自己在家裏開始了創業。
他們在臨縣開了自己的饅頭生意,由於90後接觸新奇的東西比較多,他們把傳統的饅頭增加了更多的樣式和口味,深得附近消費者的喜歡,從開店經營到現在,夫妻倆的收入每月已經超過2萬,雖然從早忙到晚,但是通過小吃創業,他們改變了自己的人生,在未來,她們一定不一樣。
85後小哥,每天8000個饅頭月入2萬賺的都是實實在在的錢
在90後的夫妻之前,刷屏的還有一位小哥,那就是那位每天要賣8000個饅頭的85後小哥,也是來自山東威海,在每一個家長都要求自己子女學習的時候,這位小哥跟着師傅已經開始學習了手藝,在別的小孩剛從大學畢業尋找工作的時候,這個做了六年饅頭生意的消費,已經做到了天售8000饅頭,月入兩萬的成績。
讀書不一定成才,不讀書也不一定就一生失敗,小成本餐飲,門檻低,做的就是勤奮生意,賺的就是踏踏實實的錢,當每天看着門頭三米多高的籠屜,回想當初的選擇,他一定是最幸運的。
深夜食堂勵志版,山西老漢29年擺攤賣面如今儼然是一個百萬富翁
中國版《深夜食堂》裏亂入的方便嗎被吐槽到不行的時候,山西老漢的方便麪在夜宵市場發光發彩!在山西太原一個小巷子,一個山西老漢,經營着一個方便麪的夜宵攤,這個攤不要看着簡陋,可是經營了29年多啊,這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方便麪攤,加上燒烤等每晚收入,讓這個老漢年入百萬,一天生意不好能賣出200袋方便嗎,多的時候能賣300多袋。
有人説,新時代到來,像這樣的夜宵攤不會好起來,但是始終堅持餐飲本質的傳統才是現在餐飲行業所缺的,才是大眾消費者所需的。
小成本,你不入法眼的東西到處都是成功案例
餐飲行業,很多人都覺得不起眼,一碗麪10塊錢左右,要做多少才能做到上萬,可是他們看不到,一碗一碗積累下來,那可是不菲的財富。餐飲行業,雖然都是小本小利,但是作為永遠有市場的一個行業,小本能賺大錢,小利積累起來那就是龐大。
騰訊新聞、新浪微博等各大平台先後報道小吃創業,大眾創業小成本餐飲成趨勢所向
大眾創業,小成本更適合普通大眾。騰訊新聞、新浪微博全網刷屏式的報道,這表面並不是為了報道小哥有多會賺錢,意義則是想大眾表示,餐飲行業存在的無限可能。
餐飲行業,所謂的朝陽行業字蓬勃發展的一行,以目前的發展速度,其未來市場更大!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的提升,外出就餐不再是一件沒有必要的事情,很多消費者現在的心裏就是,一個星期總是需要出去吃的一頓美食。
“民以食為天”,一日三餐必不可少;同時隨着我國改革開發的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商務活動的開展,高層次消費的增加,飲食與社交相互結合的正餐消費仍然具有很大的市場,現在,未來,餐飲的發展模式在逐漸的增多,未來的機會也會更加的多,作為一個發展迅速並且“勤行”的一個行業,對於廣大的創業有識之士來説,前景和機會都非常可觀!
(2017-08-17)
紫禁城,是清朝時期皇家重地,皇帝辦公、就寢等都在此地,所以紫禁城一般都戒備森嚴,一般除了皇家和朝中大臣可以出入,普通老百姓終其一生是無法進入其中的。不過,凡事總有例外,歷史上不僅有老百姓進了紫禁城,還把生意做到了紫禁城。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王庫兒小時候隨父母離開家鄉來到京城。王家那時雖然家境不好,但好在家中還有一套蒸饅頭手藝,自家又是實在人,用料足,手藝精,也不至於餓死。可惜店面位置偏僻,雖然一家人起早貪黑,但也只能勉強維持生計。
年少的王庫兒深知父母不易,便主動挑起了賣饅頭的擔子。他早起便挑着蒸好的饅頭出門,找人多的地方去叫賣,這樣雖然生意好了一些,但生意也一直不温不火。有一天早上無意間撿到了一塊腰牌。王庫兒覺得好玩,便將腰牌掛在腰間,開始了一天的買賣。
上午的時候,有一位老先生來到王庫兒這買饅頭,他發現王庫兒腰上彆着一塊腰牌,便對他説,這腰牌是紫禁城的門禁牌,平民百姓是不能擁有的,讓王庫兒儘快送回去,説不定還能討個賞。
等賣完饅頭,王庫兒走到紫禁城宮門前,將腰牌取了下來決定交給護衞。沒想到腰牌剛一遞出,便被人一把拽進了紫禁城。王庫兒正要説明緣由,卻見一匹駿馬狂奔而出,王庫兒只能進到紫禁城裏。
這紫禁城可謂是金碧輝煌,宮中雕樑玉柱與奇花異草美不勝收,王庫兒帶着腰牌一路前進,看見車馬就躲在一邊,倒也沒人對他盤問,王庫兒也就走馬光花的把宮中的美景欣賞了一遍。他見此處人王公貴族出入頻繁,宮女太監也絡繹不絕,突發奇想要把自己的饅頭搬到此地來賣。
説幹就幹,半個月後,王庫兒扮作一個內務府的普通雜役,挑着兩大籠饅頭風風火火的進了紫禁城,他見膳房附近有不少庭院,出入人口眾多,便在此處的一個小涼亭裏賣開了饅頭。吃慣了大魚大肉的王公貴族,還有早早上朝餓肚子的大臣,甚至一些皇宮裏的侍衞都到這兒買饅頭,一時整個皇宮裏都知道涼亭裏有個賣饅頭的小哥。
後來,饅頭攤生意越做越好,宮女傳嬪妃,嬪妃傳皇后,皇帝這才知道紫禁城有個賣饅頭的王庫兒,便下令審查此事。後來才明白,王庫兒拿的腰牌是護衞不小心丟失的腰牌。東窗事發,王庫兒依大清律法被杖責一百,皇后念及王庫兒年幼特意囑咐下手輕點,王庫兒這才逃過一劫。
(2017-09-15)
眾所周知,饅頭是由麪粉發酵蒸熟而成的,而小麥是北方的主糧,所以饅頭早在幾千年前就成了北方人,尤其是山東人的主食。如果要説哪裏的饅頭最正宗,山東絕對有優先權。
上世紀90年代,有個正宗的山東人,他千里迢迢來福建泉州郵電局食堂上班時,發現了一個説大不大、説小不小的問題:這食堂不是青菜就是蘿蔔,菜色是不是太少了呀?他琢磨着:能不能弄點別的什麼花樣?由於他是山東人,食堂條件又很有限,於是就做起自己得心應手的饅頭來。
誰知這饅頭甫一推出,便大受全局上下幾千名職工和家屬的歡迎。不僅如此,他們還滿心歡喜地推薦給了自己的熟人。一時之間,弄得食堂擁擠不下。於是,郵局便在取包裹的地方開了一個專賣饅頭的窗口,還聲明只賣給職工和家屬。然並卵,廣大羣眾根本不管這一套,來的人一多,誰分得出誰是誰?於是只好作罷。
這是1998年以前的事。當時,中國的郵局和電信還是一家。這一年過後,一家終於分成了兩家。這一分,郵局就慘了。比如泉州郵局,它分到的員工佔了91%,業務份額卻只剩下不到10%。莫説如何去發展新業務,如何跟物流快遞競爭,光是如何讓這一大家人吃飽肚子,都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還好,起碼它有既便宜又好吃的饅頭。誰也沒想到,這竟成了它當時最堅挺、最繁忙的業務。據説,它每天都要賣出2000多個饅頭,用掉300斤麪粉。這意味着什麼呢?意味着食堂所有人都得半夜起牀開始忙,以保證至少早上七點半就有饅頭賣。即便這樣,往往一到中午12點就得斷貨。如果不是大夥已經累得沒有力氣,賣24小時都沒問題。
而這還是十幾年前的數據,如今,它每天要用掉的麪粉已經增加到了八九百斤,賣掉的饅頭(包括包子)已經增加到了七八千個。如果按每個1塊錢計算,那麼每天的進賬就是七八千,扣去週末及節假日,每年的純利少説也得上百萬。
你可能要不信了:這饅頭味道真那麼好?難道有什麼秘訣不成?據説很簡單,原料都是用老面,除了麪粉就是水和糖,此外再無其它。秘訣大約在於三者調配的比例。
那麼問題又來了:真這麼好賣的話,咋不開分店,搞連鎖經營呢?
你以為郵局不想?可是這活基本是手工活,還是個體力活啊。據説首先,打面至少要打個七八次,不然不夠柔韌。這一打下來就是五六個鐘頭,誰受得了?其次,卷面要力道均勻,不然厚薄不一,成型醜陋。再次,擺面、切面要保持間距一致,手法要乾淨俐落,否則饅頭會粘連在一塊。最後,每籠饅頭重達二三十斤不説,還得頂着蒸汽的高温環境,一籠籠摞上去蒸……如此種種,絕不是誰都受得了的。再説,還得熬夜呢。
其實,食堂已經夠與時俱進的了。比如揉麪,如今就都是機器代勞。
那麼問題又來了,既然是機器揉的,味道還會那麼好嗎?甭擔心,十幾年來,它的顧客一直有增無減呢。我自己也去買過。它的特點就四個字:香、甜、松、軟。能像撕麪包那樣撕成片。所以該郵局還特傲嬌,簡單地説,有6不賣:
1.早上七點半以前不賣;
2.中午十二點以後不賣;
3.週日、節假日不賣;
4.別的任何地方不賣;
5.網上不賣;
6.少於5個不賣(包子除外)。
當然,這也是它的產能決定的。寶寶心裏苦,但寶寶説不出啊。總之,莫説搞連鎖,它連個徒弟都不好帶。畢竟,吃苦耐勞的人是越來越少了。如今那個山東師傅已經退休,得到真傳的據説只有一個女職工,而且也已經50多歲了。如果她在有生之年還帶不出徒弟,也許這活就得失傳了,世間將再無“郵政饅頭”。
工匠精神與規模化生產,似乎總是一對剪不斷、理還亂的矛盾。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L”:沒地址
網友“豬小兔2011”:泉州九一路口郵政局, 還有泉州第二醫院的饅頭,這兩家的饅頭是泉州的特色!
網友“天涯游龍”:無棣小麥二次補貼和保險還沒發放。
網友“至清涼”:諸葛亮
網友“有你〆一生何求”:一塊一個,牛,
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