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社會時事欄目第一時間為您提供全國各地社會新聞,讓您足不出户就能瞭解各地熱點綜合資訊。
新京報訊10月17日是中國第四個扶貧日,也是第25個國際消除貧困日。昨日,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表示,十八大以來,我國每年減貧1300萬人以上,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成績。
中央明確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脱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目標任務,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脱貧的基本方略,出台一系列超常規政策舉措和保障措施。
“十八大以來,我們前四年已經累計減少貧困人口5564萬人,年均1391萬人,今年至少減少1000萬人”,劉永富表示,五年平均下來,每年減貧的人數也在1300萬人以上。
數據顯示,中國自1986年開展大規模扶貧以來,到2000年十幾年的時間裏,每年平均減少貧困人口是639萬。從2001年到2010年十年裏,每年減少673萬。
劉永富表示,今年井岡山、蘭考縣率先脱貧,今年還將有一批貧困縣要宣佈脱貧,這樣的話,貧困縣實現了歷史上第一次數量上的減少,這也是一個新的成績。
“雖然我們的脱貧攻堅取得了明顯的成績,但是我們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對這些困難我們不能低估,對問題不能迴避”,劉永富説,當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就是深度貧困地區的脱貧任務還十分艱鉅,因病致貧的問題十分突出,解決這些地區和羣體的貧困問題成本更高,難度更大。
【焦點1】
5省份貧困發生率超10%
雖然我國脱貧攻堅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困難和挑戰依然存在。
數據顯示,全國還有6省份貧困人口在300萬以上,有5省份貧困發生率在10%以上,有近200個縣和近3萬個村貧困發生率在20%以上。特別是西藏、四省藏區、南疆四地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生存環境惡劣,致貧原因複雜,基礎條件薄弱,貧困程度很深。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表示,首先,中央把這些深度貧困地區作為支持重點,加大資金政策和工作投入力度。二是中央各個部門都要圍繞深度地區完成脱貧攻堅任務加大支持力度,包括交通部門要修路,水利部門要解決飲水,相關部門要指導產業發展,做好易地搬遷這些具體工作。
他介紹,各省負總責解決轄區內深度貧困問題。除了上述的深度貧困地區之外,每一個省還有相對深度貧困的地方。實行省負總責的責任機制,就是由省裏確定自己的貧困縣、貧困鄉鎮、貧困村。確定這些深度貧困地區,省裏必須出台新的政策和措施,加大支持力度。
劉永富表示,目前中央確定的深度貧困地區,包括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四省藏區和甘肅臨夏、雲南怒江、四川涼山等地正在制定深度貧困地區脱貧攻堅專項規劃,其他的政策措施也正在研究。
【焦點2】
因病致貧返貧佔比在提高
脱貧工作的一個主要的挑戰則是因病致貧返貧的問題。數據顯示,貧困人口中因病致貧比例從2014年的42%上升到2016年的44%,醫療支出負擔重,解決這些人的貧困問題,成本更高而難度更大。
這一數據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國務院扶貧辦綜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蘇國霞解釋,隨着農村經濟的發展,脱貧攻堅力度的加大,一些家庭通過努力擺脱了貧困,因此這部分人的比例在下降。相反,因病致貧返貧的人口比例就上升了。
劉永富介紹,國家衞計委和國務院扶貧辦已經啓動了“三個一批”行動計劃,就是“大病救治一批、慢病簽約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目前這項工作正在全國實施。
蘇國霞表示,國務院扶貧辦和國家衞計委等部門聯合開展健康扶貧工程,從基本制度層面建立了基本醫療、大病保險、醫療救助這樣的三項制度,同時補充一些商業保險,解決基本問題。如今針對農村貧困人口的醫療保障制度是基本健全的。
她介紹,目前兒童先心病、白血病等已經納入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範圍。像藏區比較集中發病的先心病,除了在國家政策上、制度上幫助他們解決以外,也在動員社會力量。由於小病種涉及的人不是很多,又比較容易瞄準對象,更需要像非政府組織等社會力量參與幫扶。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