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韓聯社報道稱,美國再次呼籲韓國加入針對中國的“經濟安全行動”。報道稱,在當天美韓進行的戰略經濟對話(SED)中,美國要求韓國加入其“清潔網絡”計劃。
對此,韓聯社援引一名韓國外交部官的話説,“美方解釋了對此事的立場,我們也向他們解釋了我們的立場。” 該官員還説:“我們明確表示,私營電信公司是否使用特定企業的設備,將由該公司自行決定。”對於美方提到的所謂5G技術帶來的安全風險,該外交官説:“我們同意與美方在技術問題上進行合作。”
報道稱,美國一直呼籲仍在使用華為設備的韓國電信運營商停止使用華為設備。但首爾方面堅持認為,企業使用什麼技術由企業自己決定,政府不能干預私營企業的決策過程。
事實上,美國在推廣所謂“清潔網絡”的問題上,碰到的“釘子”已不止韓國一個。此前,美國彭博社的報道就提到“默克爾拒絕全面禁止華為,讓德國成為局外人”。彭博的報道稱,默克爾拒絕在她的核心立場上妥協,即德國不以針對性的禁令禁止華為。消息人士表示,雖然相關規定仍有可能發生變化,但德國的措施不太可能出現,由於安全要求過於苛刻,而形成在事實上禁用華為的情況。
報道稱,在歐洲英國對華為實行了全面禁令,法國則制定了規則,沒有完全禁止華為,但規定讓運營商在使用相關設備時會面臨更大的風險。而德國的規定可能更加“寬鬆”。儘管美國總統特朗普不斷向歐盟各國施壓,但默克爾一直對中國保持和緩的態度。
此外,還值得一提的是,儘管美國在世界各地不斷髮聲鼓譟,但自己的形象卻在不斷降低。皮尤研究中心此前就曾發文稱,自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以來,美國在全球許多地區的形象都受到了影響。其一項涉及13國的調查顯示,過去一年,美國在許多關鍵盟友和合作夥伴中的聲譽進一步下降。在一些國家中,民眾對美國的好感度是該中心近20年前開始對這一調查以來的最低點。
例如,在英國,只有41%的人對美國表示好感;在法國,只有31%的人對美國持正面評價。這一數據與2003年3月美法因伊拉克戰爭而關係緊張時的調查相差無幾。同時,德國人在調查中給美國的分數也特別低,僅有26%的人對美國的評價是好的。
<結束語>我們有一種天生的惰性,總想着能夠吃最少的苦,走最短的彎路,獲得最大的收益。有些事情,別人可以替你做,但無法替你感受,缺少了這一段心路歷程,你即使再成功,精神的田地裏依然是一片荒蕪。成功的快樂,收穫的滿足,不在奮鬥的終點,而在拼搏的過程,所以,該你走的路,要自己去走,別人無法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