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公佈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按照“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等原則,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這些原則分別指的是什麼?接下來到底怎麼改?記者專訪了人社部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金維剛。
【小步調整——每年延遲幾個月或每幾個月延遲1個月】
金維剛:小步調整簡單理解就是延遲退休改革不會“一步到位”,而是採取漸進式改革,用較小的幅度逐步實施到位,每年延遲幾個月或每幾個月延遲1個月,節奏總體平緩。
也就是説,政策實施後,退休年齡線會往後慢慢推。比如説,原本滿50歲退休的女性,政策實施後,第一年,變成50歲1個月或幾個月退休。不同年齡段的人,退休年齡不同。以此類推,經過若干年過渡期完成改革。
可以確定的是,改革前期,臨近退休的人,只會延遲1個月或幾個月,不會出現一下子晚退休幾年的情況。
對年輕人來説,延長的退休年齡幅度會大一些,但未來有很長的過渡期和適應期。
2月2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遊鈞(右二)在會上透露,人社部正在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延遲退休具體的改革方案。 新華社記者殷剛攝
【彈性實施——個人會有自主選擇提前退休的空間】
金維剛:延遲退休不會搞“一刀切”,不是規定每個人必須達到延遲後的法定退休年齡才能退休,而是要體現一定的彈性,增加個人自主選擇提前退休的空間。
這是延遲退休改革最大、最重要的特徵。
客觀地講,不論是從不同職業羣體、不同崗位的就業穩定性和工作強度看,還是從個人身體狀況、家庭需求和價值追求看,都存在較大的差異,由此產生的訴求各不相同,有的人希望多工作,有的人希望早退休。
延遲退休改革,應該充分考慮這些多元化需求。在統一實施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現實國情、文化傳統以及歷史沿革等情況,增加彈性因素,允許個人根據自身情況和條件,選擇提前退休的具體時間,充分體現改革的靈活性和包容性。
【分類推進——不同羣體、不同性別將繼續保持退休年齡差異】
金維剛:延遲退休不是“齊步走”,而是要與現行退休政策平穩銜接。
我國現行法定退休年齡男職工60週歲、女幹部55週歲、女工人50週歲,政策有所不同。實施延遲退休改革將區分不同羣體,採取適當的節奏,穩步推進,逐步到位。
對於現有不同職業、地區、崗位存在的一些政策差異,改革後也會保持政策延續性,確保政策調整前後有序銜接,平穩過渡。
【統籌兼顧——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需協同推進】
金維剛:延遲退休不能“單兵突進”。延遲退休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與之相關的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非常多,需要統籌謀劃、協同推進。
一方面,過去一些與退休年齡相關的政策,要隨着延遲退休進行相應調整;另一方面,延遲退休改革也會帶來一些新問題和新挑戰,需要有相應的配套措施及時跟進。
比如如何通過更有針對性的措施促進大齡勞動者就業創業?如何更大力度對就業困難人員、特別是靈活就業人員給予社保補貼,幫助其再就業?如何進一步加大對大齡失業人員的保障力度,開發適合大齡勞動者的崗位?還有修訂相關法律法規等等。
只有統籌兼顧,配套措施到位,才能確保延遲退休改革平穩落地、順利實施。
延伸閲讀
要把延遲退休利弊向公眾解釋好
人社部副部長遊鈞日前表示,人社部正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延遲退休的具體改革方案。接受記者採訪時,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原院長吳江説,退休年齡偏低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漸進式延遲退休能夠緩解就業和人口老齡化兩方面的現實矛盾。數字經濟和智能製造創造了大量新型就業崗位,延遲退休實際上不會對年輕人就業造成影響。
經過多年醖釀之後,延遲退休這隻靴子終於要落地了。細數公眾對延遲退休的焦慮,可能對年輕人就業產生擠出效應,無疑是排名靠前的擔憂之一。此前,有許多專家都與吳江一樣,認為影響不大,甚至毫無影響。專家的理由主要有:我國勞動力總量自2012年開始逐年下降,延遲退休正好補上這個缺口;老年人工作崗位和年輕人工作崗位存在較大差異,不會直接擠壓年輕人;我國每年退休員工數只有百萬名,相對7億多勞動人口,總量不算大;等等。
錯位就業、並行不悖確實是一個比較有説服力的理由,年輕人可以編程序、搞高科技,可以開網店、送外賣,老年人可幹不了這些。但要説延遲退休對年輕人就業絲毫沒有影響,恐怕也有待觀察。從宏觀角度審視,我國每年退休員工數百萬名,全部延遲的話,不會在短期內對就業市場產生一定衝擊?從微觀角度觀察,延遲退休會不會對某些領域造成影響?比如體制內單位,一個蘿蔔一個坑,老人沒有退出,新人根本沒有“坑”,單位也不可能隨意擴編。或巨大或細微、或整體或局部、或長期或短期,延遲退休對年輕人就業的影響應該還是存在的,還宜正視並予以科學消化。
延遲退休除了向國際社會通行做法看齊,充分發揮老年人“餘熱”外,還將緩解養老壓力。隨着社會老齡化程度不斷加劇,新一代年輕人生育率降低,人口紅利減少,社會養老壓力巨大。資料顯示,2019年,我國養老保險撫養比(在職人數/退休人數)為2.65:1,將近3個人養1個人;如果不實施延遲退休政策,到2050年養老保險撫養比將下降到1.03:1,幾乎是1個人養1個人,年輕人尤其是在崗職工的負擔壓力可想而知。可見,延遲退休是不得已的選擇,更是到了等不得、拖不起的時候。
延遲退休是不是百利而無一弊呢?“針無兩頭尖,蔗無兩頭甜”,延遲退休也不例外。它固然有着巨大必然性,同時也會對社會產生一系列深遠的影響,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因此,有關部門、專家學者在解釋延遲退休政策時,要把利與弊都説清楚,讓公眾對於這個重大而艱難的決策有一個客觀的、全面的認識,並形成合理的心理預期。過於悲觀固然不好,無視風險、盲目樂觀恐怕也不利於政策的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