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匣和彈夾區別我覺得不用多扯,這兩太好分辨了。雖然在日常電影遊戲網文中總會有作者將其混淆,但我覺得這只是用詞上面的問題,而不是真分不清彈匣和彈夾。就如同散彈槍和霰彈槍一樣,叫法什麼的...寬容點。
但光是彈夾它也是分類的,而且由於類型的不同,在實戰當中也會有不同的優劣,所以這篇狗子以二戰那些主流步槍為例,和大家聊聊彈夾的那些細枝末節。
彈夾大致分成兩類,漏夾和橋夾,而這兩種還會更有一些具體的細分。
意大利二戰時的主力步槍,卡爾卡諾用的是非常典型的漏夾。
這是彈夾最早的形態,它在1885年應用於曼利夏M1885步槍上。就當時而言,這是個革命性的創舉,因為那年代大多步槍沒有彈倉,只能塞一發打一發。撐死了就是管式彈倉(槓桿步槍那種),然而管式彈倉在當時有三硬傷:
一是裝填慢,畢竟得一發一發從倉底塞;
二是隨着彈數的減少,槍的前段重心以及槍管振動頻率會改變,對精度不利;
三是縱向排列的子彈容易懟前面子彈的底火,即便是圓頭彈那點小尖尖同樣容易出問題。畢竟步槍發射時的後坐衝量很大,會加劇管倉內子彈的互懟。
而曼利夏的整體式漏夾就解決了這個問題,裝填迅速,重心不變,也從根本上解決了懟底火的毛病。
上圖第一個就是曼利夏1885的彈夾,當時他還是整體式的。而後,包括曼利夏1890、1895以及其他諸如1888委員會、勒貝爾1893等等步槍都採用的是半包絡式漏夾,可以説這種夾子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非常流行。(圖中下左1是M1888的,漢陽造因為是仿它,所以也是這種漏夾)
不過它同樣有問題,最突出就是漏夾得整個塞進步槍的彈倉裏,但打完之後它得從彈倉下方“漏”出來,否則的話下一發夾子沒空間裝。
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槍的彈倉底部不能封閉,這就很容易導致灰塵泥漿進入彈倉,導致可靠性出幺蛾子。
所以到了1889年,毛瑟兄弟開發了一款被稱之為橋夾的新式彈夾,並用在毛瑟1889上(比利時毛瑟)
橋夾的好處在於它就只有一個薄薄的鐵片,生產成本非常低。而且它通過壓彈槽將子彈壓入艙內之後,一推栓就能直接把橋夾給懟飛。它一方面避免了漏夾的倉底開槽的密封問題,二方面裝填的速度也更快的。
到二戰時期,包括98K在內的所有毛瑟系步槍都是這種橋夾,比如三八大蓋、春田M1903、中正式等等。
這兒又得説個事兒,這種簡單的橋夾只適用於無底緣或者半凸緣的子彈。毛瑟7.92、春田.30-06、友坂6.5mm都是屬於這類,但二戰時期英國的.303和蘇聯的7.62x54R屬於凸緣彈
它彈底有圈突出的底緣,如果用漏夾到沒問題。但前邊已經説了漏夾的毛病,而用毛瑟那種簡單的鐵片的話固定不牢,也容易在加載彈藥時出現卡緣故障。所以他們使用的是一種半包絡橋夾
除了結構上比普通橋夾更復雜之外,凸緣彈的子彈擺放還比較講究順序,否則的容易出現底緣互卡的情況(就是所謂的卡緣Rimjam)
另外,莫辛納甘的橋夾就不像98K那樣直接一推槍機就能飛出去,得用手把他拔掉。
不過也有一種非常酷炫的裝填方式,玩戰地的小夥伴應該看到過這種裝填手法。將最上面那一發子彈翹起,然後再推彈入倉,這時候因為力矩的原因,半包絡橋夾會被彈飛。這種手法是真實存在的,不得不説戰地系列的細節做得不錯。
最後是加蘭德,這傢伙彈夾彈出的“叮”一聲特別有辨識度。雖然加蘭德發射的.30-06屬於無緣彈,但考慮到半自動步槍彈容量的需求,它肯定不能只有5發,而又出於攜帶可靠性,它做成了雙排設計(10發的SKS彈夾屬於橋夾,但真不如加蘭德的便攜),而雙排設計就只能用漏夾,不然包不住。
而它雖然是漏夾,但和19世紀那羣從倉底漏出來的渣渣不一樣,它打空之後會被一根槓桿從掛起的空倉上方彈出,算是解決了漏夾密封不好的問題。
不過...那又如何,二戰打完之後,已經進入了彈匣時代,彈夾這種伴隨着栓動出生的老傢伙也差不多功成身退,現代多隻用於快速裝填彈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