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人性與逆人性是個偽命題

順人性與逆人性是個偽命題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者|景成芳 來源|長青視野(ID:changqingshiye)

導言

什麼是人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角度給出不一樣的理解。對人性的探究不是要在組織中玩厚黑學,而是要儘可能地去激發人性中光明和善意的一面,抑制人性中陰暗和惡意的一面,讓人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最終讓讓工作富有成效,讓員工有成就感,讓企業有前途。

優秀的企業家都是人性大師。華為的任正非、聯想的柳傳志、阿里巴巴的馬雲、海底撈的張勇等莫不如此。什麼是人性大師?就是對人性深刻而有温度的洞察,能夠讀懂身邊人的需求,充分把握他們的優勢和不足,把他們每個人的才華發揮到極致,讓人沒有理由不追隨他。通俗地説,就是説人話,辦人事,把人當人看。

任正非:知識改變命運

上世紀80、90年代,腦體倒掛現象嚴重,社會上流傳着“造導彈不如賣茶葉蛋的”、“拿手術刀不如拿剃頭刀的”這樣的順口溜。中科院一名科研人員一個月的工資還不如中科院門口賣茶葉蛋的阿姨一個月賺的錢多。許多老科學家、老院士,甚至都到了申請生活困難補貼的程度。妻子、兒子、房子、票子、車子,如何解決這五子登科成了老大難的問題。經濟上貧困潦倒,在家裏和社會上沒有個人尊嚴,但又自視清高、不願捨棄心愛的專業和理想,“臭老九”們心理苦悶極了。當時,憑藉着“三分天下,必有華為”的發展願景,以及“不讓雷鋒穿破襪子、不讓焦裕祿得肝炎”的人才管理理念,華為深深地戳中了這些知識分子們的痛點,成為了知識分子們“依靠知識改變個人命運”的理想舞台。千千萬萬的60後、70後在為公司創造價值的同時擺脱了“一貧如洗”的生活窘境,過上體面生活,甚至成為家庭與家族的經濟頂樑柱,獲得了家人、朋友、同學的羨慕與尊敬。深諳知識分子品性的任正非,以事業夢想牽引着衝鋒,用發展鞏固信心,以豐厚的回報強化責任,給這些“負翁”們加滿了油,讓他們始終充滿希望與幹勁,在成就公司的同時,又成就了個人。

張勇:雙手改變命運

一個城市的有效運轉離不開大量的農民工兄弟。可是,當這樣一羣沒錢、沒背景、沒學歷,又不認命的農民工來到城市打拼的時候,人們給予他們肯定和認可的同時,更多的是白眼、歧視,甚至根本不把他們當人看。他們要獲得最起碼的尊重都很難。這個時候,張勇站出來,做了海底撈,不看背景、不看學歷、不看經歷,就看你幹出什麼活來,就給你相應的位置,做到店長一年幾十萬,做到區域經理一年一二百萬,給你配司機,配保姆,讓你“倍有面子”。你城裏人瞧不起我?你過得還不如我呢!在海底撈,這些沒尊嚴的“三無人員”用雙手改變了命運,找回了做人的自尊。正是張勇發自內心對這些農民工兄弟姐妹的理解、尊重和愛,才有了這些人發自內心的微笑,才有了這些人真誠的服務,這些人才會死心塌地跟着他。張勇曾經講他早年的一個故事,他剛從四川簡陽出來創業,第一個城市是西安,在二樓開了一家火鍋店,一樓也有一家餐廳。然後有一次他上樓,看見一樓那個老闆拿開水潑他的員工。張勇實在氣不過,就找了一個茬,帶着他的員工一起,把那個老闆打了一頓。你從這個不怎麼光彩的小故事中,可以看出張勇內心深處對待他這些兄弟姐妹的態度。

什麼是人性?自有人類以來,人類就開始認識自己。國內外對人性的研究不少,但都沒有達成一致的結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角度給出不一樣的理解。

大家最熟悉的是簡單的一元論。國內,以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學説為主,孟子説:“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説:“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國外,主要是人性化管理大師道格拉斯·麥格雷戈提出的X假設和Y假設。X假設人是天生是懶惰的,需要監督和激勵,把工作看成為了掙錢而不得不做的必要之惡。Y假設人是自我實現的人,工作是人們的一種需要,通過工作才能實現自我的價值。

第二種觀點是正反説(也可稱為:順逆説)。這種觀點沒有直接回答人性是什麼,只是強調了對待人性的基本態度。管理學者肖知興屬於典型的反人性説,他認為管理是反人性的,因為管理者天生喜歡看別人的缺點和表現自己。而阿里巴巴的張勇特別強調尊重人性,不要挑戰人性,一定要順着人性去激發人性,用好人性當中正能量的這面、美好的這面,這樣才是一個美好的團隊。

第三種觀點是多維度説。這種觀點認為人性是多對反義詞的集合體,有天使的一面,也有魔鬼的一面。人性中既要善、又有惡;既有榮譽感、又有恥辱心;既有真實、又有虛偽;既有趨利避害、又有大度無私;既有仁愛、又有仇恨;既有勇敢、又有懦弱……

一説人性深似海,關於人性有這麼多的説法,本身就説明了人性的複雜性。在人性的問題上,無論是善惡説,還是順逆説,簡單的一元論都無法描述人性的多面性和動態性,嚴重低估了人性的複雜性。從認識論的角度觀察,這種看問題的角度本身就是錯誤的。與一元論相比,多維度説有一定的進步性,它企圖展示人性的豐滿和變幻莫測,但終究掛一漏萬,沒有揭示出人性的本質。那麼,究竟如何看待人性呢?從組織管理的角度,我們如何把握人性呢?我們在這裏提出三個觀點,供大家參考。

人性是不變的。美國保守主義之父拉塞爾·柯克提出了人類社會的“永恆六原則”。這些原則在人類歷史上是不會變化的,它們永遠都在支配着人類社會的歷史和社會秩序。在這六條原則中,有一條是關於人本身的、被柯克經常強調的原則:人性是不變的,人是不完美的,人是有缺陷的。自古至今,儘管人類社會的一切內涵(包括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諸如生產力、生產關係、階級、民族、國家、思想、宗教、意識形態、社會制度、道德、風俗等,一直在發生變化,但唯有人性不變。讀史之所以可以明鑑,知古之所以可以鑑今,其背後的道理就在於:在不同的社會條件和歷史情境下,人性的表現差異巨大,但人的本質並沒有改變。北宋時期的蘇東坡雖然離世已近千年,但為什麼至今在海內外仍擁有眾多的粉絲?林語堂先生説:“我若一説到蘇東坡,在中國總會引起人親切敬佩的微笑,也許這話最能概括蘇東坡的一切了。”其原因在於蘇東坡具有崇高的人格。他人性中的真實可愛、温暖寬厚和達觀進取徹底征服了人們的心,讓人們欲罷不能。這些人性的光輝能夠穿透歷史的迷霧,正説明古今人性的相通和一致。歷史上如此,地理上也一樣。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主席、奧斯卡主席霍克·考奇曾説,風靡全球的電影的成功秘訣必須具備描畫“人性”的功力,人性的故事是一張全球通行證,因為人性是共通的,容易產生共鳴。

人性的本質是改變,但改變的過程是非常痛苦和艱難的。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過的路》一書中指出,人性最根本的特徵就是改變。人與其他生物最大的區別是,我們沒有太多預先設置並遺傳下來的行為模式。大家看動物世界,一隻小角馬在出生10分鐘之內就能站立、行走。而人一出生啥也不會,3個月翻身,6個月會坐,1歲左右才能走路。人必須要靠後天的學習,才能逐步掌握生存和工作的技能。上帝給了人永遠保留改變的本能,讓人類擁有了超乎尋常的自由和隨意性。隨着年齡的增長,人的身體雖然不斷衰老,但人的心靈卻可以終身成長,甚至變得更加年輕和開放,對新鮮事物充滿興趣和激情。但不幸的是,終身成長的機會永遠都存在,但能抓住這個機會的人永遠都是少數。過了四五十歲後,大多數人看待事物的角度開始僵化,對新事物缺乏興趣,越來越固守自己的經驗和觀點,發生改變的難度越來越大。人有不斷選擇和改變的自由,但改變的過程是十分痛苦的,年齡越大,改變越難。人的改變,主要取決於個人的價值追求以及組織營造的環境和氛圍。一個組織和個體的價值觀越匹配,對人性認知越深刻、越豐滿,和人的連接越立體,越容易改變人。一句温暖的話語,一個微不足道的舉止,都可能成為人改變的重要契機。

對人性的洞察本質上是你對人性的假設。人性本身的複雜性和動態性,決定了誰也無法完全看透人性。落入茫茫大海,你不能無所作為,你最重要的不是探求大海的奧妙,而是快速找到求生之路。人性的洞察本質上就是你對人性的一種假設。你需要對組織中這一羣人的特徵和需求主動建立一種共性假設,並在管理實踐中持續完成驗證和迭代升級。人性的假設很重要,因為這也是別人看待你的方式,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有點像量子力學中的“薛定諤的貓”,它的生死,取決於外部的“測量”,而在測量之前,貓的生死未定。

對人性的探究不是要在組織中玩厚黑學,而是要儘可能地去激發人性中光明和善意的一面,抑制人性中陰暗和惡意的一面,讓人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最終讓讓工作富有成效,讓員工有成就感,讓企業有前途。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長青視野(ID:changqingshiye),作者:景成芳,深圳市基業長青諮詢服務有限公司資深合夥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689 字。

轉載請註明: 順人性與逆人性是個偽命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