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福的這40條商業思考,解釋了為什麼他能成為"中國汽車第一人"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礪石商業評論,作者田姍姍,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王傳福終於實現了20年前造車時的心願。
4月3日,比亞迪汽車正式宣佈,自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車的整車生產,成為全球首個正式宣佈停產燃油汽車的傳統車企。這不僅展示了比亞迪壯士斷腕般的決心,也體現了其專注於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等新能源汽車,為人類可持續發展不斷探索的使命。
“只生產新能源汽車”是王傳福2003年跨界造車時的心願和初衷。但當時新能源汽車市場尚未發展起來,“零基礎”造車的比亞迪,為求生存,只能選擇同時生產燃油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
一個初創車企,一輛燃油車都沒有生產過,一開始造車就想挑戰技術難度更高的電動汽車,當時外界和投資者普遍不看好,認為王傳福自不量力,太狂妄了。
但王傳福並不以為意,他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不斷放出“大話”,“一輛上百萬的車,在我看來其實也就是一堆鋼鐵”,“2025年計劃銷售突破1000萬輛,超越豐田成為全球第一”,“家庭消費一旦啓動,比亞迪‘分分鐘’就可以造出特斯拉”……他也因此有了“汽車狂人”的稱號。
但時間是最好的試金石。王傳福説過的“大話”,很多正在變成現實。如今,比亞迪已經是全球領先的新能源車企,不僅入選了《時代週刊》“2022最有影響力的100家企業”(榜單上唯一的中國車企),還被視為中國唯一可以和特斯拉相抗衡的新能源車企。
比亞迪和特斯拉是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中最強勢的兩家企業,不過兩者的市場定位路線不同,特斯拉瞄準的是高價位、豪華的智能電動汽車市場,比亞迪是兩條腿走路,主打插混新能源和純電動的平價市場。目前兩者的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都已經突破百萬輛,而且還在以極快的加速度增長。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特斯拉以93萬多的銷量位居全球第一,比亞迪以近60萬的銷量位居全球第二。
雖然特斯拉銷量高於比亞迪,但在中國市場,比亞迪連續9年位列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而據乘聯會統計,2022年1至2月,比亞迪在華銷量約18萬輛,遠超同期特斯拉在華的銷量(約4.3萬輛)。最新的3月數據顯示,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更是突破10萬輛。
從資本市場看,特斯拉的市值漲幅非常迅猛,過去兩年裏從數百億美金市值上漲至接近萬億美元市值,一騎絕塵,遠超所有車企品牌。比亞迪在國內是市值第一的車企,最高時市值突破9000億元。雖然從去年底開始股價有所回落,但如今市值依舊達7000多億元,是市值第二名車企長城汽車的2倍多。
比亞迪還有一個競爭優勢,它在電動車領域建立了完整的產業鏈:不僅造新能源汽車,還能造動力電池、電機、電控和車載芯片等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2021年,隨着比亞迪的DM-i超級混動、e平台3.0、刀片電池等核心技術開始投入市場,比亞迪從一個新能源汽車製造商升級為新能源汽車技術平台,也因此可鏈接更多新能源產業的上下游企業,構建一個龐大的新能源汽車生態。有觀點認為,這代表比亞迪的持續盈利能力會不斷增強,市值破萬億元甚至更高可能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比亞迪的成功離不開“狂人”王傳福。他在1995年創立比亞迪,經過了三次轉型,每一次都格外大膽:
• 1995年,王傳福辭去北京有色金屬研究所的主任職位,在深圳創立比亞迪,進入手機電池領域。僅僅8年之後的2003年,在全部三個充電電池技術領域(鋰離子電池、鎳鎘和鎳氫電池),比亞迪就已經成為中國最大、全球第二大的電池製造商之一,另外其手機代工業務也做得非常成功,客户包括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索尼與愛立信等品牌。
• 2003年,比亞迪跨界進入汽車業,零起步開始研發、生產電動車和燃油車;2008年,比亞迪推出全球首款量產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並開始佈局新能源領域,發展太陽能、儲能等產品;2008年後,比亞迪陸續推出了純電動公交車、純電動出租車、純電動叉車等新能源商用車產品,並且打入了歐美等海外市場。
• 2014年,比亞迪全面向新能源汽車轉型,並涉足新能源軌道領域;2016年,比亞迪推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能源城市軌道交通解決方案“雲軌”和“雲巴”,並在此後落地銀川、重慶、巴西聖保羅、薩爾瓦多等海內外城市;2021年,比亞迪成為全球新能源車企兩強之一,並且在電動車領域建立了完整的產業鏈優勢,做到了從鑄件、模具、動力系統、汽車電子、動力電池、車載芯片等零部件的自主供應,另外在電動化軌道交通方向,比亞迪也是行業的領先者。
3次成功轉型,讓王傳福被貼上了3個鮮明的標籤:技術痴、顛覆者、汽車狂人。投資人查理·芒格讚譽他是“愛迪生和韋爾奇的混合體”,既可以像愛迪生那樣解決技術問題,又可以像韋爾奇那樣解決企業管理上的問題。
在業務戰略方面,王傳福也有精準的把控能力。比如,他判斷電動化汽車首先從公共交通領域開啓,再向出租車、物流車等商用車領域推進,最後是在私家車領域達到電動汽車的高潮。比亞迪就是這麼發展電動汽車業務的。2011年,比亞迪先在深圳推出電動公交大巴,取得了環保、就業和改善民生方面的多贏效果。這之後,比亞迪的電動公交車開始走向全國,後來又成功進入到英美日等發達國家。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比亞迪能在電動車領域建立起完整的產業鏈,一個現實原因是它的新能源業務範圍最廣,需要研發的技術應用場景多。
上述種種,其實都指向了王傳福的一個核心特質:真正的企業家精神。
具體到創業方向和策略上,王傳福的選擇是:不考慮利潤最高、回報率最高的方向,而是首先進入一個解決社會問題的大市場,然後利用技術和成本優勢,成為新產業的參與者、領先者和創新者。他説,“企業家要善於在解決社會問題中發展自己,讓自己和社會雙贏。”
可惜,最初投資者和同行並不能理解王傳福的這一特質,尤其是他的創業方向和策略。在比亞迪發展的關鍵期,他的決策遭到了投資者的巨大反對。2003年,他跨界造車時,外界普遍不看好,股價大跌40%,甚至有香港投資者在電話會上威脅要“拋售比亞迪股票,拋到死為止”。但他力排眾議,決策“鐵腕”,果斷執行。
在王傳福的領導下,比亞迪建立了自己的風格:崇尚技術,以問題為導向,通過創新解決問題,以及堅持。
如今,創業28年、造車近20年後,王傳福終於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時代,成為新能源汽車的領導者。
本文梳理了王傳福在帶領比亞迪發展的過程中,對技術研發、自主創新、業務戰略、企業管理、社會責任等方面的一些思考。
一、技術壁壘是“紙老虎”1.技術壁壘都是給後來者營造的一種恐懼,是逼你放棄的“紙老虎”。我對電動汽車有200%的信心,比亞迪要成為國內最大的電動汽車企業。
2.只有掌握核心技術,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脱穎而出;只有戰略先人一步,跨入高門檻行業,才能贏得發展優勢。
3.別人做多元化,90%都以失敗而告終,為什麼比亞迪幹一個成一個?因為我們高度地重視技術,反而覺得技術是很容易的事。
4.比亞迪有技術“魚池”,裏面有各種各樣的技術,芯片、電動車、軌道交通等都是“魚池”裏的“大魚”。市場需要時,我們就撈一條出來。
5.汽車業就是一個做了100多年的傳統產業。傳統產業是一個低科技產業,手機裏面的零部件才是高科技,LPC、攝像頭、LCD、精密塑料,哪個不比汽車的製造難度要大?在這個有難度的行業裏面我們都可以叱吒風雲,更何況汽車行業呢?
6.要有很強的技術,才能看得遠、看得深。我們有1.5萬名工程師,夜以繼日地研究中國或者世界所需要的技術,研究各種技術方向,比如新能源技術、太陽能技術。
7.一些不懂技術的企業家以為我們在豪賭,一些不懂市場又不懂技術的投資家也認為我們在豪賭,其實我膽子很小,我根本不會去豪賭。
8.技術決定戰略。在一個激烈競爭的環境裏,企業家對方向的把握至關重要。比亞迪作為一個技術型公司,更喜歡做一些非常複雜、不是簡單能判斷方向的產業。
二、關於為什麼20年前堅持造電動車9.中國有72%的石油依靠進口,而且70%進口石油要通過南海運輸。中國石油裏,一年有70%用於交通,汽車消耗了中國石油的70%。從這三個70%可以看到,中國發展電動車比任何一個國家都有緊迫性,我們有責任通過技術來解決這個問題。
10.企業家要善於在解決社會問題中發展自己,讓自己和社會雙贏。
11.新能源車就是一條“大魚”。10年前,沒人相信電動車時,我們就開始“養”,遇到了很多困難,比如股東説你“燒”了這麼多錢,分紅少了,有爭議。這就是困難,但我們堅持、不放棄,因為我們認為中國有石油安全、空氣清潔、氣候變暖這三大問題必須直面。
12.我們知道有一天國家一定會提出碳中和目標,因為人類必須要可持續發展,不能把子孫後代的化石能源用光,帶來氣候變化,帶來温度上升。這份堅持讓比亞迪克服重重困難。
13.大自然沒有給我們石油,但給了我們沙漠,太陽在沙漠的日照時間,每年可以達到三、四千小時。未來,如果中國沙漠1%的面積鋪上太陽能電池板的話,中國的電全夠了,火電全部關掉就可以了。
14.當資本、技術與市場碰到一起,什麼都有可能發生。技術上,比亞迪有1.5萬名工程師;資金上,比亞迪市值現在(2016年)是1500億元;再加上中國市場乃至全球市場,當這三者作用在一起,什麼都有可能發生。
三、關於自主創新15.只要是人造的,不是神造出來的,別人能搞出來,我們也可以。
16.想和別人競爭還要走別人走過的路,那就是自尋死路,你和別人一模一樣的打法,你憑什麼打贏?所以,必須“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17.創新的原動力,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而是為了生存而創新,因為競爭和過剩,我必須要創新。競爭壓力就是推動創新的動力。
18.我本來在一家研究院工作,1995年離開北京,下海在深圳創建了比亞迪。深圳為什麼有創新?因為有市場壓力持久推動企業進行創新。深圳有那麼多原創的東西、創新的企業,有相對好的創新土壤和環境,根本原因是改革開放和市場化。
19.市場化程度高的國家,往往會孕育出很多大的創新。像美國就孕育了很多創新型企業,從英特爾到微軟,再到谷歌、蘋果,下一個是誰不知道。每一個企業家都如履薄冰,必須不斷推出新東西。上世紀90年代,“大哥大”一個產品可能賣3年。今天,一款手機產品可能就賣6個月。沒有新產品就會失去競爭力。
20.企業作為自主創新的主體,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創新應該經歷一個過程,首先要具備自主研發和生產的能力,然後是自主認證的能力,目標是培育自主創新的品牌,只有走完這一系列過程才算是完成了自主創新。
21.拿來(的技術)也不是不可以,但絕不能受制於人。
22.創新的主體是人,但更大因素是市場環境,最根本還是靠市場經濟。市場上天天倒掉很多企業,這種動力會逼迫企業去創新。如果在一個市場化程度不高的地方,創新動力可能就不會那麼足。所以要有一定的環境,才能形成創新動力。
23.要學會站在巨人的肩上。我們確實參照了一些國外公司的優秀品牌,我們使用它的非專利技術,把專利技術剔除掉。我們大量使用非專利技術,非專利技術的組合集成就是我們的創新。
四、關於新能源汽車的策略24.中國有三分之二的家庭無車,讓這些無車家庭第一次就購買純電動汽車很難。所以,比亞迪的戰略是純電動要走,插電式混動更要走。
25.出行上半場是電動化,下半場是智能化。上半場正在進行,圍繞上半場的產業鏈,比亞迪功率半導體和電池材料也佈局很深,相信三到五年裏的戰鬥中能活下來。下半場,芯片+5G,比亞迪的核心技術一個都不能少。
26.公交電動化是比亞迪先提出來的,靠產品戰略,再加上技術的反覆融合,才慢慢形成了現在的市場。在日本,比亞迪純電動大巴實現了零的突破;中國傳統汽車很難進美國,但比亞迪電動大巴長驅直入,甚至還建立了生產工廠。
27.比亞迪的紅色電動雙層大巴進入英國。因為英國沒有這種電動車,我們有,就填補了它的空白。我們不是搶人飯碗、搶市場,而是沒有競爭者,到今天都沒有。
28.我們需要他們(造車新勢力企業)進來,利用做手機的流量、做手機的粉絲,還有一些平台商利用它的流量和生態進來,説服大家不要買燃油車,都來買電動汽車。這個蛋糕不就變大了嗎?大了以後該切多少就看誰的技術(好)。
29.很多互聯網巨頭進入汽車領域,互聯網技術可以提升效率,這些需要傳統汽車企業學習,但是汽車製造有它的複雜性,比手機複雜,傳統車企和互聯網企業會有一個逐步融合的過程。
30.新事物發展速度從來不是等比例的,行業格局調整速度比想象的還要快。預計到2030年,新能源車在中國市場佔比有望達到70%。
五、關於企業管理(2017年,王傳福啓動比亞迪內部的“改革”與對外的“開放”。對外,比亞迪開放智能汽車技術平台,開放動力電池、電機等核心部件進入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對內,比亞迪打造“事業羣+事業部”的組織架構,讓各團隊發揮協同發展和專業專攻的優勢,提升比亞迪的組織運作效率和市場反應速度。)
31.這些子公司(零部件公司)只賺比亞迪的錢,那不叫本事,拆出去賺市場的錢那才叫本事,才意味着產品有競爭力。我們有了市場化1.0的戰略,即零部件業務拆分。電機、電池、動力總成等業務以事業部的形式殺出去,去和同行競爭,把產品賣出去。
32.子公司市場化2.0戰略是要上市,讓資本市場認可估值。比亞迪半導體已經在上市的路上,未來還有更多的事業部會上市,電池、電機驅動都有可能。比亞迪會把子公司10%的股權分給管理團隊,上市後市值越高,收益越大。這樣能進一步調動各事業部積極性。
33.如果我本人算是取得了一點成就的話,我們的目的是讓每一個子公司都成為一個“小王傳福”。當然,這並不容易,需要零部件公司不斷把競爭力提升起來,要做好掉三層皮的打算。
34.人才資產才是最重要的。假如我要投資公司,固定資產像房子、機器等都不是最重要的,我會更看重它有多少工程師。只要這些工程師還在,即使所有財產包括土地、廠房、專利、股票全部消失,隨時可以東山再起。
35.市場如戰場,競爭像打仗,將軍很重要,這就需要企業家起到帶頭作用,要埋頭苦幹、多幹少説;有敢為人先的創新意識,鍥而不捨的毅力,要堅持,不放棄。
六、產業報國,解決社會問題
36.我們是一家中國企業,所以想用中國朝代命名這些汽車。還有一個細節,比亞迪車上所有的按鍵都用漢字。中國人要有骨氣和信心:中華民族一個顯著特徵就是漢字,為什麼不能用?車賣到國外,有些人可能覺得中文按鍵不洋氣,可能影響銷量。沒事,出了錯我承擔,我捨得這點銷量。
37.作為一個企業家,錢已經不是大問題了,更多想到的是通過產業來報國。中國面臨石油的安全和空氣質量的改善這兩大緊迫性的問題,我們怎麼去改變?因此我們的目標就要發展零排放的電動車,推動電動車的進步,進而取代燃油車,改善我們空氣的質量,減少對石油的依賴。
38.比亞迪另一個堅持是堅持製造業、堅持實業,從沒被什麼誘惑。比亞迪除汽車、軌道交通外,還有電子、代工,我們始終在堅守。強大的製造業是國家工業的根基,雖然毛利不高,但能帶來大量就業,讓中國工業體系變得更緻密、更齊全。
39.堅持很重要,十多年來,我們一路堅持走來。比亞迪因為造電動車,當年股價掉了40%,但我們沒有放棄。做太陽能投了很多錢,市場環境不好,但我們還在堅持。企業家要有社會責任。
40.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綠色的夢想,説大了是為了地球,説小了是為了國家的環境,為了我們的下一代,為了我們孩子的健康。
參考資料:
[1]造車20年,比亞迪王傳福終於迎來屬於自己的時代, 象視汽車
[2]王傳福:決戰智能化下半場, 中國企業家雜誌
[3]福布斯中國專訪比亞迪王傳福:“市場如戰場,競爭像打仗”,福布斯官方微信號
[4]王傳福:我膽子很小,根本不會去豪賭,新華視點
[5]無為英雄!比亞迪王傳福榮登《財富》年度封面, 客車信息網
[6]王傳福和比亞迪“造富神話”, 中國汽車三十人智庫
[7]王傳福和比亞迪籠子裏的五隻獨角獸 | 財約你,稜鏡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