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和人相處時,我們講究“禮尚往來”。你對我怎樣,我便對你怎樣。你對我好我會還,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你對我狠我記着,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但在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中,這種“禮尚往來”完全是錯亂的。
現實中很多例子表明,最受寵的孩子長大往往不怎麼孝順父母,即便孝順,也不如其他孩子那麼上心;而不受待見的孩子呢,按理説父母不疼愛,自己也心寒,但現實是,反而最孝順父母的是他們。這可真奇怪。
受寵的孩子不孝順,討嫌的反而更孝順,為什麼會是這樣?其實答案只有一句話:被寵愛的人都有恃無恐,求而不得的人總有執念。
最寵的孩子不孝順,是因為他們習慣了不勞而獲,不知道“付出”是什麼
溺愛易出不孝子,這話是真理。孩子被父母無條件地寵溺着,錯了也不糾正,提什麼要求都滿足,很容易讓孩子形成一種“理所當然”的感覺。孩子習慣了父母的付出,會不自覺地有什麼需求就對父母講,有什麼要求就對父母提,直到自己長大成人。因為他們一直活在“接受者”的角色裏,想要他們對父母掏心掏肺地付出,對不起,他們沒這習慣。
鄰居一家子就是這種典型的例子。鄰居早年重男輕女,把小兒子寵得不像話,女兒早早輟學打工接濟家裏,兒子供到高中,成績實在太差才不上學。父母早早放話,要女兒管着弟弟的婚禮和房子。
兒子成親後以買車和做生意為名,將父母的錢搜刮一空貢獻給了賭場。欠下鉅債之後父母拆東牆補西牆地替他還,還要求女兒也要承擔。前段時間回老家,看到兒子醉醺醺地踢着門,嘴裏罵着不乾不淨的話喊老兩口開門拿錢。這樣的兒子,説不孝都是輕的。
不受待見的孩子更孝順,是因為自己“求而不得”,一生都在尋求父母的認同
生活中我們往往看到,最孝順的孩子往往是父母不受待見的。難道這些孩子有“受虐”傾向嗎?那倒不是,從心理學上講,他們是用自己的行動在尋找父母的認同。
一個朋友説她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哥哥。作為第二個孩子,她的父母從來沒有給過她一個好臉色。與姐夫的不羈相比,她是家裏最聽話的人,婚後父母想孝順的時候總是責罵。後來,母親病得很重,只有她一個人在病牀前為她服務,但母親仍在談論大女兒和小兒子,臨終時把家裏的財產給了他們,沒有她的份。我問她為什麼要這樣不公平地對待她。她只回復我我問心無愧就行。它使人們憤怒和可憐。
不受父母待見的孩子,從小自卑感就重,會通過種種努力來求得父母的認同。對父母的孝順自然是她尋求認同的一個表現。可“被寵愛的人都有恃無恐”,父母得了他們的好,卻依然對他們看不上眼,導致他們一輩子自卑自憐,心裏的那個空缺永遠也填不滿。
受寵的孩子不孝順,孝順的反討父母嫌,你身邊有這樣的例子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