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完整版直10亮相,綜合性能已達中型武直極限,呼喚我們的重型武直

由 務高林 發佈於 綜合

    近日,陸軍航空兵裝備的直10的最新改進型正式公開亮相。區別於之前亮相的多款直10版本,這次公開亮相的直10集成了之前版本的所有優點,達到了最完美的作戰狀態,堪稱是終極版的武直10。

終極版直10 ,注意尾噴口方向

直10設計特點探尋

    作為我國第一款專用武裝直升機,直10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就已進行預研,1998年正式立項。第一架原型機於2003年4月成功試飛,比原計劃提前了2個月。

直10原型機,注意機炮

    隨後,針對直10原型機的超重問題,通過一年的攻堅解決了直10的減重問題。值得一提的是,直10的減重主要通過優化機體結構和加大複合材料的使用比例(據悉比例達到了80%),以及將機炮由原本的30毫米換成23毫米來實現(注意上圖和下圖區別)。而不是通過削減機身裝甲來實現。其實也是因為無法削減,畢竟量產版直10主要靠機體結構和材料本身的防彈特性來進行防護。

量產型直10 ,注意機炮

    另外直10雖然進行了減重,其抗墜毀能力也沒有因此而降低。直10的抗墜毀標準參考了美國的MIL- STD- 1290軍標,按此標準, 直升機在垂直下落速度不大於12.8m/s 時,飛行員的倖存率要達到95%;在垂直撞地速度不大於7.9m/s時,飛行員生存概率為85%。

    直10通過三個步驟順利達到了這個指標。

    第一步就是小幅提高渦軸9的最大功率。保證墜落時有足夠的功率保持旋翼自轉,通過螺旋槳與地面的碰撞來降低直升機墜落所受到的衝擊力。

    PS:從這裏我們就能看出渦軸9發動機的改進正是一步一步完成的。

渦軸9

    第二步就是進一步優化和加強機體結構。這樣可以保證墜落時通過部分結構變形和破壞吸收或轉化大部分撞擊能量,減輕乘員所受衝擊。並保證不會有活動部件進入座艙,同時保證了座艙儘可能完整,容積的減小量不大於15%。

    在2014年3月,一架直10因為機械故障墜落,得益於本身強悍的抗墜毀能力,該機墜地後機體保持了大致完整,也沒有出現漏油和起火,2名機組乘員均無大礙。

    第三步就是對油箱和裝有其它可燃液體(比如液壓油)的設備進行密封處理。油箱將具備自封功能,再加上阻燃材料的加入。墜落時就不會因為破裂滲漏而發生火災。

    事實上,至少在抗墜毀能力上,直10達到了阿帕奇這樣的重型武裝直升機的水準,並強於俄羅斯的米28和卡52。

墜落並起火的卡52

    此外,減重之後有個流傳很廣的梗,就是直10減重是因為加拿大的PT6C-67C發動機被禁運而不得不為之,而且因為動力問題,直10沒有達到設計標準,很長時間就是殘次品。

    這個説法巧妙作用了九真一假的套路,非常具有迷惑性,導致很多人深信不疑。“減重”“發動機禁運”兩件事情自然都是真的,但合在一起就變成了假的。真實的情況是,直10一開始就是以渦軸9為動力設計的。畢竟像直10這樣的重點項目,國家是不會使用隨時都有可能被卡脖子的西方發動機的。

    裝備PT6C-67C發動機的那一小批直10的身份其實叫潛力驗證機更合適。因為直10的設計方案據傳是請俄羅斯設計的,考慮到後續改進,需要驗證直10在使用更大功率發動機的前提下所能達到的最大潛能。

裝備PT6C-67C發動機的那一小批直10

    這批驗證機在發動機被禁運後,便很快降級為使用渦軸9的量產機型。不過量產版的直10受制於發動機,導致在防護性能,生存能力,航電設備等方面與同樣是中型機的歐洲虎式武裝直升機有相當的差距。因此在批量生產解決我軍沒有專用武直的同時,對直10的改進便緊鑼密鼓地開始了。

直10防護力的進化

    第一階段的改進主要是解決飛行員位置防護力不足的問題,直10座艙的防彈玻璃能防禦7.62毫米穿甲彈攻擊,這與阿帕奇是一致的,但是由於發動機功率限制,並沒有安裝和阿帕奇一樣的伸縮式防彈板。這次改進在飛行員座椅旁邊加裝了陶瓷裝甲板,可以抵禦12.7毫米穿甲彈的攻擊。

清晰可見座椅附近的陶瓷裝甲板

    不過受限於渦軸9發動機功率,直10不能大面積安裝附加裝甲,防護面積偏小,另外機體重要部位並沒有安裝附加裝甲,因此整體防護性能並沒有大的提升。

可以看見除了座椅處的防彈板,機體並沒有任何附加裝甲

    不久之後,隨着渦軸9功率提升取得重大成果。第二階段裝甲增強型直10開始服役。這階段的直10在保留了飛行員座椅旁邊的陶瓷裝甲板之後。在發動機艙等重點部位加裝了複合材料的附加裝甲。強化了對小口徑高炮或便攜式防空導彈的破片防護能力。

第二階段的強化裝甲型武直10,注意尾噴口

    終極版直10在防護力上相比第二階段並沒有變化,主要提升了現代化戰場條件下的生存能力。採用的措施包括將發動機排氣口改為朝上以便利用旋翼的氣流降低熱輻射。

    其次就是加裝了新款紫外導彈逼近告警裝置和紅外干擾裝置,強化了對抗新一代紅外製導防空導彈的能力。終極版直10在防護力和生存能力上達到歐洲虎式武裝直升機的水準。

    該型號同樣以直10ME的型號在2018年珠海航展展出,並參加過巴基斯坦的武裝直升機的競標。

直10動力系統的進化

    最早的直10使用的是渦軸9,這是我國一款自主研製的三代渦軸發動機,最大功率為957千瓦,油耗比為0.311千克/千瓦時。雖然技術水準非常不錯,但是在最大功率這個硬性指標上與先進水平相去甚遠。通過不斷改進,終極版直10用上了功率增強的渦軸9C。相比基礎版,其最大功率增加了25%,達到1200千瓦,並使用了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整體性能指標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1200KW的渦軸9C

    此外,終極版直10的發動機進氣裝置進行了相應改進,不僅加大了進氣口以應對發動機功率的大幅提升,還安裝了沙塵離心過濾裝置,可以過濾各種沙塵碎石,提升發動機在惡劣環境下的可靠性。

出口的直10ME的沙塵離心過濾裝置

    裝備了渦軸9C的直10動力有多強,我們與最新的AH-64E“阿帕奇”做個比較。

    直10戰鬥全重我們以7噸計算,渦軸9C的持續輸出功率為1200千瓦,功率載荷為0.342千瓦/公斤。

    AH-64E“阿帕奇”最大起飛重量為10.5噸,配套發動機功率T-700-GE701D渦軸發動機,最大持續輸出功率1500千瓦,功率載荷為0.285千瓦/公斤。

    顯然,終極版直10的功率大於阿帕奇,比阿帕奇更適應高原作戰環境。

直10比阿帕奇更適應高原作戰環境

    事實上,即使是使用渦軸9的直10同樣具備高原作戰能力(高原作戰本身就是直10設計時的硬性指標,當初減重也主要是因為這個),並已經在高原進行了相應的訓練和部署。

飛行訓練的直10

直10已達性能,呼喚我們的重型武裝直升機

    終極版的直10被稱為世界最強中型武裝直升機並不為過。但這也意味着直10的改進潛力基本已經被耗盡。

    與重型武裝直升機相比存在難以逾越的先天鴻溝。比如在防護力上,雖然阿帕奇的功率載荷低於直10,但是其防護能力就是比直10強,駕駛艙的側面和底面可以承受蘇制23mm高射炮彈的攻擊,即傳動系統被23毫米高炮命中一發仍然能繼續飛行半小時。此外,螺旋槳也能承受多發12.7毫米高射機槍彈的攻擊。

阿帕奇這樣的重型武直防禦力遠強於中型武直

    而即使是終極版直10,其重點部位也只能承受12.7毫米穿甲彈的攻擊,座艙非陶瓷裝甲板覆蓋位置僅能承受7.62毫米穿甲彈攻擊。

    另外就是在載彈量方面,重型的阿帕奇載彈量達到了直10的一倍。在確保一定的機動性和必要的航程的前提下,直10只能攜帶八倍反坦克導彈,一般情況下也就夠用。

直10的正常掛載能力

    而當新一代的AKD—21重型空對地導彈服役後,這種射程超過20千米,採用毫米波雷達制導,速度約1.3馬赫的多用途空對地導彈,重量要遠大於我軍使用的AKD-10和AKD-9。

    再加上噸位的限制,直10沒辦法像AH-64E“長弓阿帕奇”那樣在旋翼頂部安裝毫米波雷達。直10在攜帶AKD—21時必須佔用兩個寶貴的外掛點攜帶兩枚制導吊艙,這就導致直10一次最多隻能攜帶4枚AKD—21。火力持續打擊能力被大幅削弱。

    顯然,要想繼續提升陸航的戰鬥力,需要研製屬於我們的重型武裝直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