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失敗的伏擊戰告訴我們什麼

一次失敗的伏擊戰告訴我們什麼

越南戰爭中的美軍炮兵陣地

一次失敗的伏擊戰告訴我們什麼

北越人民軍在越南戰爭中進行了艱苦的鬥爭

釜底抽薪是我國古代“三十六計”中的一條經典謀略,“不敵其力,而消其勢,兑下乾上之象也”。該謀略意指無法打敗強大的敵人,就要設法消除其所憑藉的力量,這就是以柔克剛的道理。

軍隊作戰離不開兵員、糧彈和油料等諸多保障。拿破崙曾説,“整個戰爭藝術的奧秘,就是使你自己成為交通線的主人”。劉伯承元帥論述得更為直白,“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避強擊弱、斷敵補給、毀敵輜重,歷來是戰爭中克敵制勝的重要途徑。然而,越南戰爭中,北越人民軍組織了一次伏擊美軍運輸隊的作戰行動,想要對美軍釜底抽薪,結果卻誤入美軍圈套,慘遭失敗。

1966年,北越人民軍第272團得到情報:7月9日,美軍一支運輸隊將由安綜出發,前往明盛,護運兵力很少。機會難得,北越軍決心打一場伏擊,第272團全部出動,力求速戰速決。

當日11時,美軍運輸車隊緩緩駛進北越軍伏擊圈。車上的美軍士兵斜挎着槍,有的嚼着口香糖,有的在吹口哨,還不時發出肆無忌憚的大笑。散漫悠閒的美軍令北越軍更加自信,敵人驕橫無備,必敗無疑。伏擊戰鬥按計劃打響,出乎意料的是,遭到伏擊的美軍運輸隊非但沒有驚慌失措,反而像經過演練一樣沉着應戰,戰鬥技能嫺熟,相互配合默契,而且兵力越打越多,10分鐘後,已經有一個步兵連和兩個裝甲騎兵連投入戰鬥。接着,不知從何處飛來顯然是經過事先精確測定的炮彈,地面美軍還得到戰機近距離空中支援。北越軍到嘴的“肥肉”,轉眼就變成啃不動的“硬骨頭”,令其大惑不解。

苦戰兩個小時後,北越軍決定撤出戰鬥,卻猛然發現,周邊道路都被美軍航空兵和炮兵的火力嚴密封鎖,而且美軍迅速空運來3個步兵營在外圍完成反包圍。北越軍無路可退,只好就地死守,戰至次日黃昏,倖存北越軍才藉助霧氣掩護,鑽密林、繞山溝,僥倖逃出生天。

事實上,這是一場美軍有預謀的反伏擊戰。戰前,美軍發現越軍第272團活動積極,嚴重威脅己方補給線,於是以運輸車隊為誘餌,精心策劃了代號為“埃爾帕素”的欺騙計劃,故意泄露車隊行動時間、路線,在沿途5個可能設伏的地點部署兵力、火力,設下圈套。越軍殲敵心切,貿然出動落入陷阱,損失慘重。

自孫子提出“兵者詭道”的思想以來,2500多年來,戰場上充滿詭詐,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紛繁複雜。列寧説,“沒有不用軍事計謀的戰爭”。對抗雙方都追求以小的代價換取大的勝利,因而都會人為製造許多假象,示形動敵、矇蔽對手。真實的企圖與暴露的行動往往存在很大差異,甚至可能截然相反。弱軍對抗強敵,應汲取類似北越軍此次伏擊失敗的教訓,既要千方百計避免不利態勢下的決戰,也要敢於和善於捕捉戰機戰勝敵人。釜底抽薪、避實擊虛,是以弱勝強的破敵之道,但首先要通過可靠的情報、周密的偵察和嚴謹的分析,準確判斷敵人的企圖和強弱,否則就成了一廂情願,有可能設伏反中伏,主動變被動,落入敵人精心佈下的圈套。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13 字。

轉載請註明: 一次失敗的伏擊戰告訴我們什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