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生兵”到“硬核”連長
↑劉明金進行偵察兵相關課目訓練。張明志楊 攝
新華社拉薩1月24日電 題:從“學生兵”到“硬核”連長
第77集團某旅一場合成營對抗演習中,負責警戒的藍軍哨兵警惕地觀察着四周的風吹草動。為防止紅軍偷襲,藍軍特意將指揮所開設在了斷崖邊。
突然,一名上尉不知何時已順崖而上,撲向哨兵,三兩下繳了械。
在“偵察尖兵”上尉劉明金眼中,這斷崖猶如平地。
汶川抗震救災中,解放軍英勇救人的場景,在羌族少年劉明金腦海裏烙上了深刻印記。
那年高考,劉明金以北川縣應屆畢業生第一名、600多分的成績,毅然選擇了軍校。畢業分配,他申請來到作戰部隊。
“雖然新排長集訓,獲綜合第一名,但踏入連隊,我才感到相對於書本知識,我要學的才剛剛開始。”劉明金説。
劉明金每天向士官學如何帶兵,值班、站崗一樣不落,很快融入戰士。後來旅裏組建“特戰連”,全旅範圍挑選幹部骨幹。劉明金主動申請加入,經過激烈角逐,成功如願。
來到“特戰連”,劉明金首戰便參加集團軍偵察集訓。對於步兵專業的劉明金來説,專業不對口、不會組訓、缺少訓練,第一次武裝8公里越野,跌跌撞撞跑到終點,發現他墊了底。
3個月,他自己加碼“惡補”,儘管掌握了訓練課目,但是考核成績僅合格。
“同樣‘零基礎’的戰士成績卻比我好!”劉明金感到失落,但看到自己的兵,一雙雙期待的眼神,他那股拼勁又湧上了身。
手槍射擊,劉明金每天加練1個多小時,一個快速拉槍擊的動作,他每天重複千次,練斷了3根手槍扳機簧,食指和拇指磨平了指紋。
步槍應用射擊,由於靶子移動距離長,顯靶時間短,為射擊時達到快、準、穩,劉明金每天利用2個多小時,反覆練抬槍、據槍、瞄準、擊發,手臂韌帶練得拉傷了,就找來冰塊,冰敷着接着練,最終形成肌肉記憶,抬槍擊發快到令戰友歎服。
不僅如此,他還每天晚上都會把白天的訓練情況記錄下來,總結經驗,足足記了5個筆記本,憑着這股鑽勁,劉明金不僅各個課目優秀,還精通多種偵察儀器操作。即便是當了偵察連連長,他帶領的官兵個個底子好、有絕活,連隊多次被評優。
劉明金身上有股狠勁,訓練中最能體現。單位剛剛移防至高原那年,連隊官兵面對高海拔、低氣温諸多不適應,訓練成績有下滑。作為“領頭雁”,劉明金第一個站出來試訓,用訓練成績向大家證明:只要肯努力,高原練兵一樣可以練出好成績。
站在戰士中間,除了軍銜不同,劉明金和他們一樣膚色黝黑,一樣手繭粗厚。私底下,戰士喜歡叫他“老劉”。“打心眼裏佩服他,和我們練在一起,玩在一起,就像一起打拼的兄弟。”上等兵張明志楊説。
這幾年,因工作突出,劉明金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多次被各級評為“優秀基層幹部”“優秀教練員”。
現在,劉明金從偵察連長調整為步兵連長,不一樣的崗位,一樣的鑽研刻苦,他又開始了新奮鬥。(胡宏、徐聰)
↑偵察兵訓練中的劉明金。張明志楊 攝
來源:新華社